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探讨汉语划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标准的基础上, 对汉语原有可数名词的定义作了补充, 即可数名词指能与个体量词和数词“一”或“1”组合的名词; 并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划分可数与不可数名词标准中相同点的揭示, 说明了广义形态不只在汉语的语法分类中起作用, 而且具有普通语言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感知难度假设”和“S0层级假设”理论,通过句子补全形式来探究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关系从句的知识与其英语语言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学习者关系从句知识的掌握与其语言水平相关,关系从句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其英语语言水平也高。(2)学习者主语关系从句、介词宾语关系从句和主语位置关系从句知识的变化对其语言水平有影响。(3)在宾语关系从句内,当从句主语为有生命语义特征的名词时,学习者宾语关系从句的掌握情况对其语言水平不显示影响力。(4)宾语位置关系从句、关系从句外置结构的掌握情况不对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构成预测力。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中国古代的分数表达形式,杨树达在《高等国文法)中指出七种①。它们是:第一式母数+分+名词+之+子数第一式母数+名词+之+子数第三式母数+分+之+子数第四式母数+之+子数。第五式母数+分+子数第六式母数+名词+子数+名词第七式母数+子数(二)除了《高等国文法》所列举的七种古汉语分数表示法格式以外,笔者还发现一种格式,它是“分母(即母数)+分+名词+分子(即子数)”式。如:①木,晨始见,去日半次,顺,日行十一分度二,百二十二日、(《汉书·律历志》)②水,展始见,去日半次。………顺,疾,日行…  相似文献   

4.
制约是一种对语言使用产生某种限制或规约的语言运作机制。“语用制约”是指HN(名词中心词)与其前置修饰语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互动和限制。纵聚合语义信息制约要求APP(过去分词式形容词)必须能刻画出HN所指的超越典型的区分性特征和非常状态。最简结构制约要求APP+HN实现语符数最小化,同时达到所承载的语义信息量最大化。从属性上看,纵聚合语义信息制约为语义性制约;而最简结构制约则为结构性制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有字句”中“有”后面的不同的数、量、名结构作宾语的情况 ,并探讨了造成“有字句”中动词“有”后面的不同的数、量、名结构的两个因素。一是语言结构内的因素 ,动词“有”所表示的“占有”、“领属”、“存在”三个语义特征影响着不同的数、量、名组合在一起。二是语言结构外的因素 ,也就是人类的认知与经验内化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主要表现在 ,位于动词“有”前面和后面的两个名词所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制约着“有”后面不同的数量名结构投射在句法平面上  相似文献   

6.
名词表数的认知隐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Lakoff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以前 ,名词表数是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目前 ,名词表数可从一种新的角度 ,即认知隐喻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运用认知隐喻理论中Lakoff和Johnson的两域映射理论和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 ,对名词表数的隐喻性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得出结论 :名词表数与人类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语言和认知过程是并存的 ;表数名词的选择是动态的 ,但结构不变。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词义应当包括概念义和特征义两个方面,名词的特征义正是“程度副词+名词”这一非规则语法结构得以成立的语义基础。文章还认为,“程度副词+名词”是一种修辞现象,这种转类的修辞手段具有使语言更生动、活泼、幽默和简练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8,(6):37-38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时常对及物动词后宾语的补足语感到困惑,其主要原因是在句子中能作宾补的成分较多,有名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带“to”或不带“to”)、分词(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等形式。其实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能作宾补成分的主要有分词和不定式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零、引言0.1现代汉语中由动词(V)和名词(N)加“的”组成了一种很有特点的“V的N”偏正短语,然而这种短语的句法功能和表达作用至今没有得到比较详尽的分析。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材料的调查分析,对“V的N”偏正短语在句中的句法功能和它在运用中的特点作一全面考察,以使我们对它的使用规律有进一步的认识。①0.2我们主要根据变换形式的不同及其他特点将“V的N”作为如下分类:A1:微笑的工人→工人微笑(主谓,N为指人名词)A2:颤抖的声音→声音颤抖(主谓,N为非指人名词)B1:遗弃的婴儿→遗弃婴儿(述宾,…  相似文献   

10.
“吃食堂”、“吃馆子”、“吃大排档”这类短语后的名词是否就是处所宾语,表达.“在XX吃”的意思向来聚讼纷纭。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出相应的阐释。然而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地解释这类现象。文章采取语义、认知语法等多重标准对能进入“吃食堂”类短语格式的名词进行检验,认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该短语才能成活:(1)NP必须是提供服务和饮食的场所;(2)NP必须属于基本层次范畴或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熟悉度。  相似文献   

11.
法语作为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罗曼语言之一,最突出的特点集中表现于名词有性、数的变化,动词有丰富、严谨的语式和时态用法。从性、数、格及时(态)、体、语式几大方面对这一语言进行狭义上定义的语法范畴论述,有助于学习者对该语言语法体系的概略了解。  相似文献   

12.
指称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类指作为指称的一种,成为当今语言学、语言哲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类指的表现形式,语言学界众说纷纭,还没有达成统一。将类指成分纳入名词性成分的一个子系统,对类指成分在现代汉语及日语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对于类指的表现,中日语言在光杆名词、“的”字结构、“这”/“那”+普通名词和“コソマト”体系等方面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俄语中有一种词,是由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新词,来表达一个与这两个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意义,这就是合成命名词。学者们对合成命名词的定义分歧较大,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词;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词组;还有的学者认为它介于词和词组之间。致使同一个合成命名词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创造性地从性、数、格及词序多领域对这一特殊结构分析,试图揭示这一语言现象重要一面,以便今后遇到这一语言现象时,可以根据它特有的语法特征进行判断式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双重谓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同时用来说明主语,第一谓语通常由实义动词表示,说明主语实施的某一特定的行为过程;第二谓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或过去分词充当,说明主语处于某种状态时所具有的特征情况或身份。句法结构上,双重谓语是一种“动词+(宾语+)形容词(名词、过去分词等)”结构,它与“复合谓语”、“复合宾语”及“动状”结构的表层形式很相似。本文旨在探讨区别双重谓语与上述几种相似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名词和以名词为主的体词在汉语词汇总量中占的比重很大。基本体调性词组可分“名-名”、“形-名”、“动-名”,语义中心在后位名词居多,也有居前位的或多中心的,不论语义中心在哪边,都与语义关联有关,与表达者主体的目的和价值评判也有关系。这显然要比“语言参数原则”(X-bar)的规定要复杂得多。词组不论何种语义结构,都可作功能评价,而功能的变化始终在语义结构内部。体词性词组内部包含的分析,离不开语义逻辑和概念事理逻辑,但要说明其内部包含在语义功能上的联系又是不必要的。文章还具体分析了方位词组、“数-量-名”词组、动名词词组、D1体词性词组的语义类型和功能,并尽可能指出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考察“X的”是表自指还是表转指,首先要区别两种不同的“X的”,对“成分提取’产生的“X的”进行分析时,既要看其中动词的价数,还要考虑名词的价数,并且对动词的价数要有正确的认定。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是一种语际翻翻(interlingualtranslation),在源语言和目的语(sourclanguageandfargetlanguage)关系的处理中要求极为严格。《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定义了“善译”的标准:第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点(即对两种语言开展过比对研究);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表达出来(把握作者的观点神韵、叙述风格、写作笔调并刻意模仿);第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我国现代的翻译大师严复确立了“信、达、雅”三大原则,高度概括了好的译…  相似文献   

18.
揣测(或“猜测”)属于一种主观认知情态范畴,在人类语言中大量存在。作为现代汉语揣测范畴中最为典型的两个实义词,“可能”和“或许”有着不同的句法分布位置,语义上也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可能”“或许”与不同类动词组合造成结构能否自足的原因与动作动词和状态动词的小类有关;在疑问句和对推测的否定句中,“可能”可以名物化,“或许”不可以;“可能”具有程度等级特征,“或许”无程度等级特征;只有数量结构或有数序列特征的名词才能直接与“可能“”或许”组合。  相似文献   

19.
英语有冠词,汉语没有冠词。英汉冠词的比较,实际上是比较两种语言中名词的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在表达方面的异同。如果说英语的不定冠词A/AN与汉语的“一+量词”结构,只是在单数可数名词的有限范围内具有可替换性,那么,在英语的定冠词THE与汉语的“这”、“那”之间就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了。使用冠词是英语的一大特征,唯其特殊,在另一种语言中便很难找到一种等值的对应词语。事实上,汉语中名词的限定性与非限定性的表达手段远比英语冠词复杂。具体讲,说话人的意图,名词本身的涵义,上下文对词义的影响,谓语动词的肯定与否定,名词在句中的位置等,都能传达英语冠词所特有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错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语言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1.母语干扰我们从多年的母语学习中形成了用母语思维的习惯,这在英语学习中是一大思维障碍。下面三个例句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因受到母语干扰而常犯的典型错误:(1)Therearemanypictureonthewall.(2)Hegotoschoolbybus.(3)Thisiswhat?第一个句子中的“picture”应改为复数pictures”。“s”这个复数词尾的遗漏很可能是由于本族语的干扰造成的。因为在中文中,名词单复数的词根是完全相同的,复数变化表现在名词前面加“很多”,“几个”这样的修饰词或在其后加“们”这样的添加词。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