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先锋文学是新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其因受存在主义深刻影响而具备"颠覆性"和"超越性"品格,在20世纪80年代盛极一时,却在90年代初开始衰微。然而存在主义对这些作家的影响并不限于他们在80年代的创作中,同样表现在90年代以至新世纪的创作中,前者的影响在于"虚",也即形式层面;后者的影响在于"实",也即意义层面。该文将"江南三部曲"作为后者中的典型文本,通过探讨文本中"史诗性"和"寓言化"因素来看存在主义对先锋作家的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经典化的传承过程,张爱玲小说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当代小说创作曾产生重要影响。以先锋作家苏童为例,在结合作家认同、家族与颓废、女性与人性以及具体创作手法等的前提下,苏童对于张爱玲小说的"当代接受"始终包含着较为复杂的文化内涵。而选择两代作家比较的目的在于拓展某种文学艺术精神及其价值的历史表现。  相似文献   

3.
作为自先锋文学开始就为文坛所瞩目的作家,苏童与毕飞宇虽分属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文学阶段,但两者在诸多方面的共同之处,决定了他们可以作为考察自先锋文学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代表作家。在考察两者生存空间与创作历程之后,如何介入历史叙事、展现创作技巧和写作题材,以及适应为时代而进行写作的转变,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产生了证诸文学历史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先锋作家登场的余华,因其在1990年代创作中的转变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耐人回味的印记,他后期的长篇小说创作,虽然在许多方面与其前期的中短篇小说呈现出了或大或小的变化,但在通过描写死亡来关照人性,通过虚构故事来呈现真相以及通过零度叙述来表达真情等方面,却处处体现着对其前期创作的继承和延续。1990年代的余华,留下了转身告别先锋的背影,但实际上,他并未走远。  相似文献   

5.
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创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世纪以来,中国武侠小说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变革.21世纪兴起的"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挝超越前人,达到武侠小说创作的新境界.当下中国武侠小说创作有一批很有实力的作家,但总体的创作实绩还不能说其"新",应有进一步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本土论述恶性膨胀,台语文学的创作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由于台语文学面临着语言的困境,全身投入的作家并不多,故这些刊物登载的作品艺术粗劣者居多,以至被人讥之为"有‘台语'而无‘文学'".本来,"台语文学"应包括客家文学,但鉴于鹤佬话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客家话,故客家文学只好另张新帜.至于原住民文学,已由过去被汉族作家所书写到发展为原住民自己"书写的主体".这种转变解构了汉人中心论及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文学史叙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在西方催生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给东方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家纷纷在其文本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其中最典型的是以"娜拉"的出走与叛离为代表的"娜拉现象".中国女作家丁玲和朝鲜女作家姜敬爱自觉地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个体的身世、经历体现了自主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西方文化及文学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中国的文艺界产生影响,并推动一批先锋作家写出了具有浓厚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已故知名作家王小波的作品虽然不能完全归属于"先锋文学",但其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仍是十分鲜明的。本文将对王小波作品中反映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做一简要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余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很大变化,音乐是其风格转变的重要契机。可以说,音乐扩展了他的视野,引发他对苦难主题的思考;音乐提升了他的创作技巧,为叙述找到了新的途径;音乐沉淀了他的情感,深化了表达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小说领域以马原为首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通过对余华、格非、苏童创作的分析,力求阐释中国先锋小说叙事革命的特点:开放时间、感觉的叙述方式;临界叙述;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语固有的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运用、单词拼写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体现了当代美语既保持英语传统又从传统中革新的特点。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上进一步论述美国英语由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语言由繁趋简、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6.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20.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从怀疑论所揭示的自然认识的超越之谜入思,遵循直观明见性的原则,以向原初的经验视域回溯的最终奠基观念为引导,论证了先验还原的必然性。借此,通过先验还原的具体实行,开启了先验经验的研究领域。最终,在经验的视域结构的揭示中,凸显出现象学的世界问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