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宗法制度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近代国家权力的下沉,经济环境的变迁,逐渐使家族势力失去了政治话语权,但在农民的社会心理深处却始终潜伏着家族意识。当社会环境出现变化后,家族意识、血缘意识还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在各种社会行为中。在村民选举中,乡村各方力量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往往会利用农民的家族意识来聚集力量,争取民意,获得选票。面对家族力量对乡村信息传播的影响,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舆论引导力度,争取从观念上帮助农民走出家族意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家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通过对青海省M县M村村民自治状况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族势力在村委选举、村务处理等方面的影响及其原因,并就如何消除家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对于建构上层间接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国家代议民主与社会直接参与的复合民主制的中国宪政制度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然而,转型过渡时期的农村家族势力复兴并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已构成严重的危害和威胁。应进一步完善基层直接民主选举制度,运用刑事法律打击妨害村民自治的行为,以确保村民自治制度得到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4.
村民委员选举中影响村民对候选人选择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委会的选举,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的选举.随着村委会组织法得到有效实施,村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偏好对候选人进行选择.由于村民之间的利益划分往往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因此,是地域关系而不是家族关系,成为影响村民对候选人进行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村民在选择过程中,也着重考虑候选人的品德和他是否具备担任相应职务所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村民选举的法治化,应立足于中国农村非均衡发展的特点,应从内部理解乡村,选择适合地区发展需要的选举策略。其中,合理的政治引导;合理的利益激励;大学生当村官;依靠党的领导;提高村干部及乡镇领导的个人素质和加强法律规制都是可以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家族势力在农村社会体制中的渗透,造成了集体对农村实行全面调控的体制逐渐丧失其权威和能力.发展下去,农村社会的秩序必然遭到其破坏,从而难以有效地集中分散使用的社会资源,农村社会就会整个失去其全面的意义.本文对农村家族势力存在的前提条件、家族势力的形式以及家族势力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抑制家族势力对我国农村稳定影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推进村民选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村民选举的“管中窥”,发现目前村民选举存在阻碍因素。如,一是现行农村管理体制与村民自治的矛盾,目前农村的情况主要还是集权治理、还存在缺陷;二是在宗族、地域、文化、经济、乡村精英等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以及在乡、村等组织网络之中,村民自治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三是依法行为的观念淡漠,有关法律制度较粗略,权力的失范;四是转型时期不公正的分配结构,不诚信的所作所为,不少干部的以权谋私,等等。由此提出:目前推进村民选举村民自治的关键是全力塑造领导干部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农村家族与家族势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作者组织的河北省77个村庄的实际调查资料,得出了近年来农村家族观念有所强化、家族组织有所复活、家族势力有所抬头的结论,并且认为,这些问题对农村社会生活和社区管理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坚决打击家族不法势力,把这些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促进农村政权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在中国农村社会的推行,引起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变化,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发展,许多限制和制约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依法全面实现“乡政村治”的有机衔接,理顺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完善现有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是解决目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八亿多公民在农村,村民选举关系着我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村民选举是村民享有的一项政治权利,但实践中村民选举存在很多问题,有许多现实案例,不仅侵犯了我国村民这项基本的民主政治权利,而且大大阻碍了我国政治发展的进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有关村民选举的条款过于原则和抽象。为此,必须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制定《村委会选举法》,保障村民选举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八亿多公民在农村,村民选举关系着我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村民选举是村民享有的一项政治权利,但实践中村民选举存在很多问题,有许多现实案例,不仅侵犯了我国村民这项基本的民主政治权利,而且大大阻碍了我国政治发展的进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有关村民选举的条款过于原则和抽象。为此,必须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制定《村委会选举法》,保障村民选举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村民选举制度纳入风险研究范畴,把村民选举制度产生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作为切入点,对村民选举衍生的风险进行辨识。在分析农村社会风险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村民选举的实际运行情况,以村民选举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提出了规避农村社会风险的对策,以期通过村民选举制度创新规避农村社会风险,谋求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善治。  相似文献   

13.
在村委会选举中,村民群体行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应当适用现行立法加以处置,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法律程序所具有的正义性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利器,正因为如此,法律手段是法治社会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用法律手段处置群体行为的条件。因此,应当严格遵守与村委会选举有关的法律规定;对引起群体行为的违法行为,候选人贿选行为,基层机关、部门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以及群体行为中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以处置。  相似文献   

14.
在村民选举过程中,基层政府承担了民主释义、激发热情、传达政策和监测环境等传播功能.政府在选举中的信息传播模式是建立在政府传播功能的基础上的、单项的信息传播模式.在这个传播模式中,基层政府表现出强烈的政绩焦虑意识和笼络村庄精英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
各地《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村民委员会选举选民资格争议的救济途径作了变通,由此出现各省救济方式不同的局面。现有村民委员会选举选民资格纠纷解决机制在实践运行中出现三重矛盾,即立法差异与法制统一之矛盾、司法需求、司法能动与法律规范之矛盾、村民自治能力与纠纷解决之矛盾。为此,村民委员会选举选民资格争议的救济机制应在统一立法、贯彻村民自治的基础上,融合内部自决与外部司法力量。简言之,通过提升村选举委员会公信力、将争议纳入《民事诉讼法》选民资格争议并限缩适格当事人主体、设置换届选举选民临时巡回法庭的方式,向当事人提供合理、高效、公正的纠纷解决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民主政治日益完善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选举就是一场舆论和传播大战。政治传播搭建起中国农村政治精英阶层参与政治活动的平台。通过政治传播,村民们的民主热情得以激发,民主技能得以训练,民主精神得到培养,大大促进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加快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制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组织,也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否依法产生,是否为村民服务,关系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切实实现。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一个起始环节,无论从理论上、制度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并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管理民主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村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选举参与是村民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制度化渠道,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但在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村民选举参与仍然面临着选举制度安排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随意性、村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参与诉求高、村民利益期待高与参与效能低之间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选举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并将限制和弱化村民利益表达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势必会影响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然而实践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当前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有:行政干预、家族、经济利益等。本文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搞好村民选举制度建设、强化教育、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加快经济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中国民主的起点,村民自治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和罢免却存在着种种问题。“有权利必有救济”是法治之必然结果,有规则而没有完善的救济并不能够成就法治,所以本文主要从司法救济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