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在能源法治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在《能源法》起草过程中广泛借鉴和合理移植国外先进和有益的立法经验已经成为共识。虽然立陶宛在能源和能源资源状况以及能源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方面与我国差异明显,但2002年立陶宛《能源法》在处理能源领域基本法与特别法关系以及若干具体制度方面仍然对我国《能源法》的起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能源立法执行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立法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日本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立法体系,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实施,包括建立统一管理体制、注重法规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制度安排内化法律目标、明确经济激励措施等。但也必须看到,日本能源法在某些领域的执行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日本能源立法及其执行的经验,对我国能源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德国已形成了以《能源经济法》为基本法,由煤炭立法、石油立法、可再生能源立法、节约能源立法、核能立法、生态税收立法等专门法为中心内容的能源立法体系。根据各能源立法,能源法律制度主要有能源管理制度、能源储备制度、可再生能源开发制度、节约能源制度、生态税收制度。德国在能源法律制度上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能源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变迁--能源生产法、能源供给法和能源利用法.虽然当今能源法在形式上具有"绿色化"的痕迹,但其财产法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仍然以短期的能源供应为目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的制订促使能源法在理念和制度上进行彻底的变革.理念上要强调能源代内、代际以及种际间的公平,制度上要实现限制化石能源消费制度的创新以及能源法律制度和环境法律制度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重构能源立法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立法体系存在基本法缺失,单行法不完善,配套法规缺位等缺陷。重构能源立法体系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立法宗旨,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绿色标识制度,强化企业的社会生态责任,从而增强与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相关法律的衔接;建立能源领域的宏观调控制度,鼓励开发清洁的新型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市场化改革,力求实现经济性、供应保障性和环境保护性这一“稳固三角”目标。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煤炭运输的疲于奔命、天然气和电力输送的利益纷争以及能源产地对能源利益高回报的追求,国内的主要能源产地几乎都选择了能源就地转化。在低碳经济的战场,能源加工转换作为一种经济技术手段也鼎力相助。与能源实践中二者各显神通的景象相反,能源加工转换颇受我国能源立法与研究宠爱,能源就地转化却被彻底遗忘。这种反差使得从能源法理论上研究二者的关系尤为重要。然而,这一问题至今不为能源法学界所关注。以《能源法》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结合能源利用实践的研究表明,二者在能源产业链中的位置、实施的条件、实施的后果和法律管制基本相同;二者的来源、实施主体、实施目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开始了一系列的能源立法并制定能源长期规划。俄罗斯的能源法既包括能源相关的基本法律,也包括能源的发展战略规划。俄罗斯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能源立法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至关重要。了解俄能源法与能源规划的现状、特点,对中国企业参与俄能源开发与输入俄能源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和借鉴德国能源立法的纠纷解决机制,比较了德国《联邦矿产法》《核能法》《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优先法》中特有的纠纷解决制度,认为德国能源立法中的相邻权纠纷解决制度、司法审查制度和能源损害赔偿责任区分制度等具有立法的先进性。借鉴德国能源法的纠纷解决机制,对中国正在进行的能源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日本能源政策与能源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国家能源政策的同时,日本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对能源产业、能源供需制度进行调节和监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能源立法体系。尽管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日本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上仍存在一定问题,说明了能源立法在执行上的特点,值得我国能源立法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前,《能源法》的修订正在紧张进行中。由于能源行业普遍具有较高环境风险,因而环境保护是《能源法》立法目的及价值定位中的应有之义。能源是经济命脉,能源企业是命脉之基石,能源企业环境责任担当是现代能源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将能源企业环境责任作为支点。在《能源法》立法中实现与《环境法》有关联、不冲突、更具体的有效衔接,完善能源法中企业环境责任规范、实现《能源法》环境保护价值,以利于《能源法》更好地发挥杠杆作用,带动能源、经济与环境"2+1E"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合理的殡葬服务制度对完善老年福利制度体系意义重大。殡葬服务具有公益性、文化性和情感性,殡葬服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殡葬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明显。从上述四维特性来看,中国殡葬服务制度存在基本服务范围狭窄与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公平性差、市场运行机制失灵、文化引导性差、具体规范和确切标准缺乏等问题。因此,应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殡葬服务筹资机制,提升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平性,优化殡葬服务管办体制,引导文明健康殡葬服务文化的形成,完善殡葬服务法律法规,实现国民“死有所葬、葬有所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论公法私法的划分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现代法秩序的基础,我国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实际,依据现行宪法的精神,承认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公法与私法在适用领域、本质、法律本位、精神及其法律关系的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区别公法与私法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现行能源法律的实施,有必要从能源行政合同入手作一探索.能源行政合同不同于民商事合同,它的运作要遵循行政合同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有自身特点.行政性、契约性、能源环境性是其特征.能源行政合同的实施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精神,现代行政既不应是单单的管理行政,也不仅仅表现为控权行政,而是要获得政府、企业与社会发展三赢的局面.能源行政合同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的实现,以对公权力加以限制来保证企业、公民自主权的同时,也得对企业、公民自主权加以约束.能源行政合同有助于缓解环境立法上的不足,能够克服相关能源法律实施上的局限性,有利于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效率以及有利于增强能源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市场化并不意味着行政权从这些领域退出,而是被分包给了经营者,并在服务契约中得以体现。因此,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应当覆盖到这种被契约化行政权。鉴于目前的监督体制和机制难以适应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要求,必须建构新的监督体制,实现对契约化的行政权力的监督,并对行政相对人提供及时的救济。  相似文献   

15.
数量众多的行业标准是中国行业治理过程中的软法, 卫生行业标准便在其中。卫生行业标准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法的形式特征, 其约束力也与严格意义上法的约束力存在本质差别。卫生行业标准是卫生技术操作的规则依据, 是卫生行政执法者进行卫生执法的重要依据, 是司法者裁判相关卫生操作行为合法性与否的重要参考。卫生行业标准之所以能够在卫生行业治理中发挥类似于法的作用, 其原因在于作为一种软法的卫生行业标准能够弥补硬法之不足, 能够顺应卫生行业公共治理的内在需要, 且能够利用其与硬法之间的关系使自身得以推行。就目前来看, 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在行业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予以矫正。卫生行业标准是行业标准的一种, 对这类标准的分析可以映射所有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前福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绩斐然,但在服务效益、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政策法规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提出应进一步理清海峡西岸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加快公共文化机构改革,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完善公共文化发展政策等以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化石能源立法与可再生能源立法无论在法律理性还是在立法进程的规划安排上,均存在较多的问题,也都具有较大的发展完善空间。为避免这两个关联性较强的立法领域在发展完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同步性困境”,有必要以对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各自物品属性的特殊性分析为基础,研究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的差异性。化石能源具有较为明显的私人物品属性,决定了化石能源立法必须将物权制度作为法律逻辑起点,并以物权与行政权有效衔接、互补为主线进行制度构建。可再生能源具有比较鲜明的公共物品特性,由此决定可再生能源立法只能将行政权作为基本的内生变量,并建立以行政权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立法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公共利益的研究忽视了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受到侵犯,尤其是受到公权力侵犯的事例屡屡发生,而各种防控措施都要么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要么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建议应以法律手段为主,而不应以政策等手段为主,应以程序法为主,而不应以实体法为主,来保护公共利益使其免受公权力的侵害;并科学理性地制订保护公共利益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