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的翻译强调可读性,在目标语框架下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为读者提供生动的小说场景。在场景-框架理论启示下,在小说翻译过程中,必须摆脱源语框架的干扰,在目标语框架下找寻和原文场景最佳关联的词和句式,联想目标语框架下类似人物的说话方式,模仿他们的说话口吻,将翻译放在创作的高度进行。目标语框架下用可能的修辞手法体现原文语言的生动性和美感,为读者传递生动的场景。为了娱乐通俗小说的读者,译者需要摆脱英文长句框架的影响,简化句式,缩短句子长度,增强语言的简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功不可没。葛浩文成功翻译过四十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的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葛浩文的翻译实践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语言变异,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一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才能够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3.
对认知主体而言,存在着三个世界,即客现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其中认知世界是客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中介。翻译研究与翻译涉及的互动的多重世界,主要是两种语言语篇的语言世界及其反映的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紧密相关。语篇翻译译者应深入分析原文文本的微观语言世界,主要在预测目标读者所具备的认知世界知识和解读译文时可能获得的译文识解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语言在语篇表达上的异同,坚持译文与原文在语篇微观认知世界上的最佳相似性这一语篇翻译的认知啄刚,构建译文语篇的做观语言符号世界,借此译文读者便可能获得译者所期待的对译文语篇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4.
文化图式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有效的文化图式翻译既需要遵循文化顺应原则让目标语读者顺利地摄取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内涵,又需要遵循文化传播原则向目标语读者展示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魅力。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需要对应地采取归化翻译以利于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图式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异化翻译策略以利于源语文化图式的文化内容在目标语中的传播并有助于目标语读者建立新的相关文化图式。  相似文献   

5.
语篇解读并非指文章在读者头脑中的直接内化,因为它不是一个单向过程,而是文章与读者、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情感等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探讨图式知识理论对语篇解读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图式和文体图式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图式对读者语篇解读的影响,从而使解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汉英语篇翻译连贯性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反映了各自的现实世界与认知方式,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间认知世界差异造成了可译性限度和目标读者的认知盲点。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可将翻译语篇生成过程视为把原语语篇下心智连贯转化为具有相似心智连贯的译语语篇的过程。在汉译英生成英语译文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性表征上的异同,预测分析目标英语读者解读译文时的认知世界知识,根据忠实性原则,实施相关的、一致的表征补偿,从而恰当建构基于原文连贯的译文语篇连贯性。  相似文献   

7.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取决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相互认识和平等交流。翻译是这种跨语言文 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翻译过程具有文化传承和延伸的特点,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在交流互动过 程中得到提升,最终形成文化的增殖。在茶典籍译文中保持原语的异域性可给目标语读者新 的文化体验,丰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以茶典籍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异化翻译策略何以将 茶典籍中蕴含的民族特色传达给目标语读者。  相似文献   

8.
文学语篇的语言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文学语篇的理解要求读者的语言学知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作品<儿子与情人>中人物语言变体的使用,在归纳其非标准变体的基础上,从语言的地区变体、社会变体与社会网络、语码转换、语码混合、复杂语码和局限语码等几个方面分析人物语言,从而发掘人物特点,挖掘作品技巧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预设推理是一种以读者经验争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对语篇语义的理解,既需要读者解读语言因素又需要读者的非语言因素的参与,即与语篇相关的预设推理.语篇情景组合就是作者利用先前存入的知识以及认知能力并与文本中的符号产生联系,以互明的认知情境为栽体,在话语之间建构最佳关联,以取得最大语境效果,创设情景的心理认知过程.文章拟从读者在解读语篇时所采用的预设推理方法以及作者在建构语篇时所采用的语篇情景组合模式两方面来探讨含义推导的心理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0.
唐诗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通过分析模糊语言的定义及产生的因素,发现模糊字/词和模糊表达是模糊语言讨论的重心。因此,在本文中对唐诗中模糊语英译的研究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以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启示为视角,强调意义是一种语境事件,即,"语境之外别无他物";充分展示源语和目标语的差异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本分析,提出了一些模糊语英译的策略。希望依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来展现唐诗中模糊语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反讽可以达到戏谑、嘲弄及讽刺的效果,使作品生动幽默,富有艺术感染力。反讽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使作品妙趣横生,令读者百读不厌。因此,成功的译文必须将其完全再现出来。然而,在阅读三个中文译本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反讽的欠额翻译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其原因,并给出了新的翻译建议,指出译者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源语文化和语言知识,还必须具有熟练驾驭目标语的能力,才能避免反讽的欠额翻译,达到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反应的对等。  相似文献   

12.
沙博理《水浒传》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堪称比较成功的译本,作者认为,原因之一在于其较为完美地体现了功能目的论,即在目标语境中实现原文的预期目的,目标语读者以近似于母语读者的理解方式来吸收接受中国语言及文化;此外,功能论翻译理论中的工具翻译与文献翻译的翻译策略在其人物外貌描写时也能得到有效的运用,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信息类文本英汉翻译语言层面的补偿是国内译学界较少专门探讨到的一个方面。在语言层面上,信息类文本的汉译应从词汇、句式和语篇的各个角度以灵活的策略进行补偿,达到信息类文本对信息传达的要求,确保目的语读者的正确理解和与源语读者的等效反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中西旅游资料的语言差异,阐述了旅游广告的语言特点及其分类,并基于目的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广告目的,提出了有选择地翻译公示语、使用目的语的惯用表达方式、采用符合目标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语言形式、加注释义法、省译简化法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翻译是以体验为基础的翻译,译者通过衍推品特威胁喜剧中的隐喻表达方式,试图在基本层次范畴用最经济的方式寻找原文隐喻表达的对应表达式,找到两种语言中情感隐喻的寓意对应点,从而把目标语的疾病和颜色映射到情感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使读者感到恐惧、焦虑"的审美目标,以激发中文读者的阅读想象力和阅读期盼。译者在翻译时必须研究两种语言的隐喻的源域与目标域是否对应,才能更好地译出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16.
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是分析语言迁移现象的重要依据。实证研究显示,该现象主要与学习者的性格特点、对目标语的熟练程度等有关,这些因素决定了语言迁移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言的具体表现,各类语篇体现出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与社会权力关系.读者不妨从批评语言学的视角,分析网络新闻语篇中的语言形式与发话人传递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能发现发话人通过语言实施意识形态控制和维护特定的权力关系的真相,进而提高批评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介语由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提出,用以描写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但是中介语现象具有普遍性,它产生于语言发生接触时,最典型的语言接触就是翻译。译作语言受到语言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必将与目标语产生一定的偏离,因此可视作中介语。中介语与目标语的差异是形成翻译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是每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复述另一种语言传达的内容,而语言历来被视作文化的一面镜子,所以,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会造成异质因素(foreignness)。即用源语表达的某个概念或意向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的概念,因此译者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犤1犦,这便是异化;或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认知角度,分析了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母语与目标语相互博弈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二语习得者一方面依照母语语言规则建立目标语形式下的中介系统,同时又通过不断获得的二语知识来不断修正这个中介系统,使其不断地接近目标语语言系统。中介语系统在客观世界和习得者的主观世界等各种因素和信息的影响和刺激下游离于母语和目标语系统之间。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母语和目标语信息刺激的强度比主要决定了中介语系统的走向。因此,如果外语教学能从多模态话语信息输入的角度进行改良和提高,将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