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日益暴露的普遍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对美国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构成、政府内部环境管理的控制机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政策的过程管理、美国政府对环境政策的实施与监督机制进行系统地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政府环境管理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立足油气矿区,结合其经济发展特点及生态现状,以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指标体系设计框架,以改进后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作为评价方法,设计油气矿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模拟应用。由模拟应用得到的评价结果可知,油气矿区环境绩效走势与国家环境政策、国际油价波动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依据现有研究,通过归纳分析影响区域信用环境的因素,构建区域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2008年-2010年信用环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法和CEI指数对比方法,对评价体系进行稳健性及有效性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发展、教育水平、城镇化发展、金融发展是影响信用环境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信用环境最直接有效的影响因素;同时,陕西省信用环境状况的整体发展趋势较好;但城镇化发展及金融发展没有发挥足够大作用,应逐渐加大对此两类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信用环境评价是改善信用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信用环境内涵出发,构建了可涵盖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教育环境、信息环境的宏观外部信用环境和考虑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微观信用主体环境的7个一级指标与2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陕西省为例,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信用环境进行评价,提出改善对策,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信用陕西"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环境执法,健全环境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行政环境的变化是行政职能变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变化相对"先进"的行政环境要素是推动行政职能变迁的动力,运动相对"滞后"的行政环境要素是阻挠行政职能变迁的障碍,行政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探讨与研究中国行政职能变迁的动力与障碍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依据陕西省1985-2007年污染物排放指标和人均实际GDP指标验证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结论为:环境EKC基本存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权衡导致环境规制,环境污染与环境规制又呈现产业特征.基于此,进一步对陕西省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第一产业产值问不存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但其是第二产业产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第三产业产值变动是环境治理投资变动的Granger原因.表明陕西区域经济要取得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需从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等多方面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8.
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有序转化,对于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联动,强化环境刑事司法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犯罪的行政从属性、环境污染证据提取的专业性和及时性、环境污染证据的客观关联性,是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的学理基础.由于受行政违法与犯罪二元立法的影响,当前我国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机制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诸如部分环境行政证据转化后找不到对应的刑事证据种类、环境行政取证难以满足刑事诉讼要求、证据转化审查形式化等.通过落实应移尽移原则、分化对应证据种类、规范环境行政取证程序、强化证据转化审查力度等方式,可以破解上述问题,实现环境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的有序转化.  相似文献   

9.
矿业是高污染行业,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进行大规模、超常规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矿山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矿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环境保护可以保障矿区环境良好,矿产资源可以得以永续利用,但由于现行矿区环境立法存在体制缺陷、制度不完善、难以有效实施等问题,使得加强和完善我国矿山环境制度建设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应通过建立严格的矿区环境准入机制,建立矿山企业自身环保机制,明确行政执法主体,通过调整矿山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矿区环境立法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行政监管、调控等相关制度,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在厘定统计口径的前提下,依据公开的数据、资料,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陕西省政府行政管理支出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并增加了行政支出对GDP占比数、人均行政支出等测算维度;研究数据表明:陕西省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支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居于中等略偏下的位置,说明陕西省行政管理效率在逐步提高,行政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针对陕西省地方政府行政支出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处理对于环境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性,但我国对于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内容和性质的争议导致实践中的困惑,因而有必要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之际加以明确。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应包括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环境行政裁决是具体行政行为,该具体行政行为应接受司法审查,当事人不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在此基础上考虑构建新型的环境诉讼,将对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司法审查和解决环境纠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协定制度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保护协定制度是一种新兴的强调当事人自愿意志的环境法律制度.环境保护协定是通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的,它使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和认识得到充分的沟通,而且还具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以及因案制宜等功能.从性质上讲它不仅具有民事契约的性质,还具有行政合同的性质,因此对其救济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执行委员会处理、行政机关处理和诉讼的途径得以实现.这一制度在我国具有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萌芽.  相似文献   

13.
关停排污企业是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但被关停排污企业中有一些是获得政府行政许可的,根据信赖保护原则,这些企业的信赖利益应当得到保护。国家环境行政机关应采取程序性保护、实体性保护和财产性保护三种方式,把信赖保护原则贯彻到立法、执法和司法之中,切实保护排污企业的信赖利益。  相似文献   

14.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我国企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不仅对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对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的环境管理达到一定的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通过介绍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和意义 ,论述了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及市场营销产生的影响 ,阐述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我国企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是环境规制中的重要微观主体.在对政府环境规制路径依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路径依赖困境的影响因素,以及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进而分析了我国各级政府之间及其职能部门之间的环境行为.建议应从政府环境管理体制、行政指导和市场激励相结合的环境规制机制、绿色GDP为核心的政府考核和监管机制、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治理机制四方面来构建政府环境规制行为能力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对陕西省39家上市公司2013年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指标、披露程度以及披露方式等内容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陕西省39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政府压力、债权人压力、投资者压力、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和影响陕西省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以此探讨陕西省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特性分类的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地域辽阔 ,矿区类型较多 ,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 ,接着从两个维度对矿区进行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作出了复合分类 ,对它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它的发展道路选择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神府矿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煤炭生产基地 ,随着煤田的开发 ,矿区内县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 ,一个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贫困山区 ,在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之后 ,其产业结构的幼稚性突出显现。研究结果认为 :立足矿区内两县经济实际以及各种制约因素 ,以充分发挥既存经济优势为出发点 ,以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为中介 ,以建立能推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产业结构为目标 ,是该地区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其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是 :将原材料工业作为重点 ,通过产业链的前向延伸 ,加快原材料加工工业的高级化进程 ,启动包括农产品加工在内的加工工业 ,以此将农、工、牧、建、运、商等各业联系起来 ,从而使矿区县域经济既有重点、又有一般 ,既有增长、又有发展 ,既有总量、又有效益  相似文献   

19.
指出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稳定性被破坏、生态过程受到影响;同时分析了与景观生态特征相关景观生态类型,主要涉及矿区工业化景观、矿区沉陷地景观、矿业开发造成的"城市荒地"景观、矿区居住区景观等,并从矿区景观生态建设的角度,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矿区景观层次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恢复与建设的措施及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环境健康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将公众健康融入环境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作为预防措施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不足和基础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健康管理政策的建议:理顺我国环境健康管理体制,确立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为主的环境健康管理体制;将环境健康管理纳入环境保护工作,确立环境健康管理的风险防范原则,并对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制度和环境标准体系加以修改和完善;贯彻预防理念,加强对环境健康风险的管理;加强环境健康管理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