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间的论争实肇端于翻译问题.早在两大文学社团成立前,郭沫若与郑振铎在翻译问题上就已构成对垒.<创造季刊>创刊前,茅盾、郑振铎对郭沫若的译介活动的批评力度和强度远高于郭沫若的反批评.茅盾和郑振铎等宣扬的翻译经济论和系统论,对郭沫若等人的译介活动构成了压抑.话语权问题、翻译情趣的分歧及译者个性气质等差异,使茅盾和郭沫若引领的两大文学社团在翻译问题上逐渐走上了对峙,进而扩展至其他问题.拥有<创造季刊>等话语阵地后,郭沫若等创造社同人在翻译论争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为现代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2.
穆木天外国文学翻译对于认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具有重要价值。穆木天与鲁迅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是“五四”以来不同翻译观的碰撞,是左翼文学多元构成的不同翻译观之间的碰撞,这有助于穆木天20世纪30年代翻译家身份的确立,他的巴尔扎克翻译和阐释是左翼文学的重要成果。穆木天的巴尔扎克译著迅速消失在读者视野中,需要结合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传统重新认识,但也可见有着他自身素质的限制,相比之下他的诗歌翻译更具有根基性,但却更多地受到来自他自身主导意识上的压抑。  相似文献   

3.
从文学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进行了研究,指出文化意象既有着高度的文学审美价值,又有丰富的内涵文化信息,在促进文学交流和文化传播方面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翻译文化意象的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翻译论争一直以来都被简单地归类为“为人生”和“为艺术”盼分歧。本文从翻译的政治这一全新视角入手,分析了当时文坛及社会的复杂关系,考察论争根由。  相似文献   

5.
一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一百年中国的文学翻译论争可以分为十大主题,总称十大论争,即信达雅之争、直译与意译之争、异化与归化之争、转译与复译之争、"处女"、"媒婆"与"奶娘"之争、神似化境与等值等效之争、可译与不可译之争、翻译文学国别属性之争、艺术论和科学论之争以及建立"翻译学"的论争。通过对上述事项的梳理、总结和评述,我们简要归结了十大论争的基本内容,并从论争的纵向演进、论争方式、论题的"泛文学化"等方面总结了十大论争所呈现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鉴于中国翻译界对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法所发生的论争,文章从多种角度分析了异化、归化各自具有的优势,旨在说明文学翻译中应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7.
鉴于中国翻译界对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法所发生的论争,文章从多种角度分析了异化、归化各自具有的优势,旨在说明文学翻译中应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学主要指讲述真实历史、内容有史可稽的文学作品,它与纯文学作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史实和史料为依据,后者以传说和虚构故事为基础。历史文学作品兼具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双重特点,并因其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而为读者喜闻乐见。历史文学翻译不仅具有文学翻译的一般共性,还具有史学翻译的具体特性,主要表现在译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学术性两个方面。历史文学的翻译问题,也大多与此有关。本文根据历史文学作品的特点,通过内容、文体、专名和相关术语的译例分析,来说明历史文学翻译的规范问题。文章认为,只有在上述四个方面对译文加以规范,历史文学著作的翻译质量才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不同于文字翻译,它有着自身的美学特色。从美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文学翻译所遇到的问题,这已成为文学翻译的一大趋势.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因而,在剖析文学作品和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美学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比分析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指出划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为非文学翻译研究之核心,首先应当解决两个基本认识问题,即确定文本类型和描述相关特征,以作为建立非文学翻译理论体系的基石,以期为非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同时强调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归化与异化以及文学翻译的概念和特征,指出了归化译法的局限性,认为文学翻译应以异化为主,但同时也必须注意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文艺苑中文学翻译这枝鲜花开得尤为妍丽。相比之下,文学翻译批评却裹足不前,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由于缺少批评这个武器,人们对选题标准和翻译质量等问题不够重视,致使文学翻译的水平呈下降趋势。这应该引起翻译界和出版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论清末民初文学翻译观的演进与文学翻译选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文学翻译早期,由于文学意识的不自觉,文学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是为了宣教启蒙,文学翻译选材较为盲目,缺乏系统性.随着文学翻译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文学社团的蜂起,不同的文学倾向被直接反映到文学翻译思想中,我国的文学翻译观出现了为人生、为艺术的转向,文学翻译选材也随之变得有选择、有计划、有主题,从而促进了文学翻译的繁荣和发展,为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文学翻译的等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审美创造上的局限性及文化依附性的基础上,从形式、语义、语用及文体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的等值问题。提出了文学翻译应做到语义对等,还应考虑语用对等及文体对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苏珊·巴斯内特文学翻译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文学翻译、文化翻译到翻译的文化研究的嬗变,其文学翻译思想包含了文学翻译的诗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的文化研究,表现了将文学翻译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文化诗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翻译文学是文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资本"这一概念引入文化领域而得名。本文将翻译文学与文化资本相结合,从共著、翻译策略和社会意思三个方面探索以语言交换为媒介的文化象征性实践活动的产物——"翻译文学"的文化资本构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论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及其核心目的理论的源流和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特点、主要内容以及在译员培训中的应用。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文学翻译当中如何运用功能翻译理论 ,最后还提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作用、前景和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风格在文学翻译中的意义得到有关学者的注意。但是,关于风格问题也有一些含混不清的认识,如将语言风格、结构特点、文学体裁、主题思想等同于文学风格。鉴于文学翻译本身的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文艺学的角度考察风格的概念。一风格与文学翻译的性质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概念同文学创作中的风格概念是一致的,即作家、翻译家的文学风格。文学翻译是艺术。关于这一点,翻译界已取得一致。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的性质决定了文  相似文献   

19.
论文学翻译中的形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描写和规定并重的方法 ,从语言的各个层面诸如语法、语汇和语篇着手 ,对文学翻译中形似的本质作了详尽的分析论证 ,从而得出文学翻译中贯彻适当适应和灵活对应的形似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以诗歌翻译为例 ,分析了形似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形似的贯彻是延续原作艺术生命 ,实现文学翻译目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的互动性与一体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却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翻译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对翻译作品进行定位、如何看待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包括源语文学和宿语文学)的关系已成为当今文学界,尤其是比较文学界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本文联系翻译的过程尝试分析译作的实质,再进而探讨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的互动性与一体化,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翻译文学的特征、功用以及世界文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