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中国共产党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其内涵与特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体育文化发展的血脉传承,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体育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使命。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体育文化历经百年发展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吹响新时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冲锋号;二是新时代全方位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因子;三是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体育方案”。新时代体育文化工作的发展还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并积极进行弘扬和创新,使中国共产党体育文化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增强建设体育强国的内生动力,实现共同繁荣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战略思想历经萌芽、形成、发展与深化四个阶段,从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到中国人民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从跨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到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始终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全面比较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战略思想,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对于新时期我国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体育智库是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体育决策咨询服务的机构。建立结构体系完整、功能全面的体育智库系统,对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智库建设,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体育强国建设,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促进体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增强我国体育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古代体育的发展虽还未成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之一,但日渐显露出对人类自身及人类历史的影响;近代体育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较古代更为明显;现代体育已基本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已构成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历史愈往前发展,体育在其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愈明显。  相似文献   

5.
体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国家治理的时代进程。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提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如何通过有效的体育治理来实现体育强国战略,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体育治理目标定位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还存在偏差,体育治理组织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体育政策的执行,同时体育治理利益多元博弈对体育治理方式提出挑战。体育治理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为根本导向,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等层面进行深度改革,助力体育强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步骤和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统筹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将文化强国建设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中,不仅对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从战略上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了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总体性目标,以主流意识形态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以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一整套严密的文化强国战略体系,并不断把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设计转化为具体的实施策略,具体实践指向文化创新、培育文化主体、发展文化产业体系、提升党的文化领导能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推进文化中国建设等方面,为实现文化强国制定了具体的实践方案,推动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举办以及多年来体育湘军取得的喜人成绩,我国已成为世界竞技体育的大国、强国。然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让我们认识到,单轨式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要想得到竞技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就必须走"体教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的社会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研究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建设世界体育强国中的战略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试探我国迈向世界体育强国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对我国竞技体育不同类型项目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以及竞技体育与运动员、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的协调性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及其与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美国的比较,论证了我国还远非一个体育强国,提出了我国迈向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建设体育强国不仅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提振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还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实质,更是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有效抓手,是增进国家间交流、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要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与争创世界一流三个维度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主要针对关于我国是否是竞技体育强国的诸多争论,通过5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我国应是竞技体育强国或者称之为奥运强国,而非体育强国。并就如何实现我国由竞技体育强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数字化不仅是实现体育强国“自我赋能”的呈现,更是推动传统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范式重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和案例分析法,探讨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数字藏品的逻辑关联、实践案例以及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数字藏品的形式,拓展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渠道,革新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表达,进而增强了体育文化的历史底蕴。为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数字化发展,需要构建健全的数字文化体系,依托体育赛事讲好中国故事,注重虚拟反哺现实,加快构建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创新机制,以期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体育意识及其宝贵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终身坚持体育锻炼,其关键源于青年时期起他就有一个正确的体育意识。本文通过对青年毛泽东体育意识的探讨,从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和效益,用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为实现全民健身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体育强国的步伐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体育汲取了文化、社会、科学、民族等艺术的精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我国的体育也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向体育强国迈进.现如今,体育发展已演变成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要认识体育、学习体育不能局限在竞技体育、经济体育或者人文体育的小范围去考虑,要结合体育的社会性、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试图通过对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辨证研究和探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必须从我国要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保证、要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大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群众体育、中国将迎来群众体育时代等方面的途径,实现群众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研究中华传统海洋文化如何“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有效传播,重塑中国作为海洋强国的文化形象,意义重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近代历史上,在世界融合发展的大潮面前,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失语,西方海洋文化主导天下,上海这座城市却能变劣势为优势,以语言为媒介,探索出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独特路径,即,利用西方强国海洋文化———变通他国语言(创造洋泾浜英语)———实现强城强国之路。这给予我们一个启示:现阶段全球化语境下,我们可以借助“汉语热”这一有利形势,让我国传统海洋文化以某种汉语语言形式为载体,走出国门,进入英语世界,享有它应有的一席之地。我国传统海洋文化通向英语世界的语言进路,应该成为学术界一个亟待研究和突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品牌强国是经济强国的重要基础,打造品牌强国是提高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制造业产值也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和经济大国。但是,众多的事实表明,中国还不是品牌强国,驰名世界的品牌还比较少,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大,品牌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因此,中国必须站在经济强国的战略高度,走品牌强国之路。应注重中国品牌的产品质量、科技创新、市场营销、文化培育和企业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实现从"贴牌大国"向"自主品牌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倡导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的落实,而且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体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作用,不断深化拓展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影响力、把握力和感染力,通过优化育人培养体系、营造育人文化氛围和完善育人管理平台,拓展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厚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体育社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体育社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逐步克服了单独依靠国家办体育,特别是过于集中于国家体委系统办体育的弊端,开始走向社会、走向开放。为了实现本世纪末成为“体育强国”的愿望,体育界提出了体育社会化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体育界对“体育社会化”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中国的庶民百姓能尽心尽力,为中华体育腾飞于世界尽一份力量,通过“社会化”的感染,将“体育是全民族的事业”这个概念更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但在“体育社会化”实施至今天,全民的体育意识不仅没有成熟起来,而且在不断走向淡化、因而对中国体育社会化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是当前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大课题。 1 中国实施的是不是真正的“体育社会化”?这个论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尽管目前出现的大量赞赏中国“体育社会化”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已成功举办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各大体育赛事,我国体育发展如火如荼。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最终目标,我国制定了多项战略决策,尤其是想体育强国转变的政策,在推动我国体育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基于体育强国建设要求,构建我国体育产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体育产业品牌竞争力、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体育消费水平四个指标。从体育产业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原则进行了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体育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体育的建设与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