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籍贯为西北和内蒙的400名回族、藏族、蒙古族和维族本科生,采用发放问卷和个案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对文化适应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际的调查,指出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来适应城市的校园文化,即:接触城市校园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整合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过程中文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民族认同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成员身份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成员身份双重承认的和谐统一.用一份半开放式问卷对221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大多处于积极状态;(2)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归属感、客观身份、自豪感、政治与政策、历史和地域等;(3)影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的内隐维度主要有客观身份、自豪感、地域、习俗、文化、历史和归属感等;(4)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双重身份的认同在某些维度上符合线性两极模型,而在其他维度上则更符合二维模型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教育和语言环境使得他们成为语言认同研究的理想对象.而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语言认同研究应置于该群体社会化过程中进行动态的分析,同时要充分了解该群体的共同文化心理特征.因此,在分析该群体特有的共同文化心理对语言使用和功能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该群体语言认同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以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开放的语言态度,构建和谐的多元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价值系统表示认可、接纳的一种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由于民族及民族文化与现存政治体系及其价值系统的彼此相对独立性,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民族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有许多障碍,主要是语音和文字差异、文化心理、文化语境、思维方式、词汇涵义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应热爱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给予理解和尊重,采取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善于调节文化观念,多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新疆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坚持“一体”文化认同核心、确立“多元”文化并存共识,切实发挥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构筑边疆文化安全屏障、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等重大功能,为此,应着重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内涵、注重培养其优秀人格、建立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创新机制等方面探索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交融性和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特征,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维系西北各民族文化为纽带的体育思想、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它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多元性、融合性和文化认同等西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国家认同是高层次的认同,国家认同程度关系国家稳定与统一。通过编制问卷、信效度检测、施测和数据分析等程序,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发现,各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水平普遍较高,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在认知、评价和情感三个维度上,不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如藏族、回族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低于土家族、壮族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其个性特征和家庭环境、学习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个人困境与国家危机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从生活环境、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及危机干预等方面逐步推进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一定的现实挑战,如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渗透与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社会体制转型期的伦理道德失范,民族宗教与文化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媒体的兴起与网络信息的泛滥等。鉴于此,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必须大力发掘少数民族育人资源,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培育渠道。  相似文献   

10.
民族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研究发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地位。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高校要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文化融凝作用;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家在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作为文化构建的核心要素的文化认同陷入现代性危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化认同状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社会性根源、认识性根源、历史性根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向度的指导,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的文化认同建构;同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范式的研究,从国家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建立起广泛、牢固而又恒久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在朝鲜族教会和苗族教会中,我们可以从基督教的思想内容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形式、基督教的伦理与少数民族的传统伦理、基督教信仰与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等四个方面,看到基督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两个民族的教会处理基督教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不同,主要取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类型和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文化是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新疆这个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的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是构建新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成都就读的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白马藏族文化适应问卷,考察了在西南民族大学就读的200名藏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和自信以及学院分类的关系.结果: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存在人口学差异.文化适应各维度对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和与人交谈等自信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主流文化认同对社会相互作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教育认同对个人评价的外表、与人交谈维度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总体文化适应对学业表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结合贵州民族大学78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增加有关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网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素质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心理素养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从认知方式及特征、民族个性和民族自我意识等方面,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调适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养的主要对策: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心理健康,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正信念在探讨心理认同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考察了421名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公正信念的水平,分析了社会公正信念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社会公正信念不存在差异,但都对社会公正性评价较低;(2)社会公正信念、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存在积极的相关;(3)社会公正信念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对汉族大学生被试无调节作用。社会公正信念能促进积极的国家认同,同时对少数民族而言,既能使其保持积极的民族认同,也能促进国家认同水平,二者得以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观、“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观和厚德载物的价值观,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西北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再可能闭关自守,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亦不例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体系,因此,保护和改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是推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今信息时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应具备信息素养。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预备主力军,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实力,也关系到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问题。本研究以Z民族大学为田野调查点,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个体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模型框架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阐释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是其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其文化适应能力紧密相关。同时,分析讨论了西方文化适应理论模型在阐释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