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在1980年的全国第一次蒲松龄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了陈淑卿系蒲松龄的妻妾之说(见《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所载《蒲松龄与陈淑卿》一文).继而又有《关于蒲松龄的第二位夫人》一文肯定了蒲松龄确曾有一位第二夫人——“无名氏”(见《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随后,以蒲松龄与其第二夫人为题材的各种剧本、小说等文艺作品亦相继问世.自此,蒲松龄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根据有关材料考定蒲松龄曾在康熙十三年前后到淄川丰泉乡王家教馆(详见《关于蒲松龄生平经历的几点考订》,载《蒲松龄研究集刊》第四辑),得到学术界的肯定.后来又在《蒲松龄杂考》一文中推断,康熙初年蒲松龄就已开始外出执教.不过,当时仅据日本学者前野直彬教授所著《蒲松龄传》中引用的材料,指出他是在淄川西鄙的王村坐馆.近日再读有关资料,发现早在这时蒲松龄就曾在丰泉王家处馆,其时当在执教王村之前.现试申述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3.
专业性、学术性的历史学集刊的蓬勃发展,对推动历史学研究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存在的历史学类学术集刊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文章格式的不规范性;出版周期和出版社的不稳定性;审稿制度的不规范性;稿源的不公开性;编委会人员兼职现象普遍。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学类学术集刊的健康、快速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以CSSCI(2012-2013年)来源历史学集刊名录中收录的16种历史学集刊和3种考古学集刊为范本,积极引导学术集刊健康发展;第二,集刊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集刊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竞争和监管机制;第三,历史学集刊主办单位和学术同仁应当不断加强学术自律,提升学术研究和编辑出版水平。  相似文献   

4.
《云梦学刊》2006,27(3):F0003-F0003
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余三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学术史研究既是总结过去的得失,也是为学术研究开创未来。本书分六辑:第一辑是对当代学术现象、学术流变、学科发展、学术批评做宏观扫描、历时性跟踪的整体研究:第二辑是学人研究即当代学者个案研究,将个体学者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就置于宏观的学术背景下,用学术史的眼光加以分析和评价;第三辑是对有影响的学术图书的评论;第四辑是学术评论,是作者参与的有意义的学术评论,如参与评奖程序和学术规范、学者社会责任感的讨论,大学学报办刊中的三个矛盾及特色栏目等等;第五辑和第六…  相似文献   

5.
编者说明:学术集刊,即中国内地编辑和出版、以书代刊式、连续性的学术出版物。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此类学术集刊约有四五百种。这些学术集刊,因为用的是书号,按图书形式出版发行,故在各大图书馆一般未按照学术刊物归类收集。在现有的文摘类刊物(如《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系列)、索引类期刊(如《全国报刊论文资料索引》等)以及南京大  相似文献   

6.
由新疆师范大学西域研究中心创办、朱玉麒氏主编的《西域文史》第一辑,于2006年12月在北京的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刊16开,324页(附有彩色图版4页),是装帧堂皇的学术集刊。该辑卷首登载有编委会名单,共18人,其中新疆有8人,北京有5人,陕西、湖北、四川、上海、广东各有1名,是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集刊在中国的学术界、出版界异军突起,引发了各方关注.其中,民族考古类集刊继承并发扬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获得了快速发展.通过对民族考古类集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这类刊物在种类、内容及出版形式上都逐步规范化.但在出版规范、出版周期、审稿制度、稿源开放性等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从自身制度建设入手,设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学术交流,应是此类集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1993,(5)
<正> 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合作,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美学、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中、青年学者,创办了《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丛刊。每年定期出版两辑,每辑20余万字,由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第一辑于今年8月问世。著名学者季羡林、王朝闻、蒋孔阳、汝信、徐中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2017,(5)
<正>《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专刊》是2003年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开始编辑出版的同仁学术著述丛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迄今已推出七辑34种46册,从一个角度展示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厚重深沉的传统特色,是继往开来的重要标志。现将新出版的第七辑8种介绍给读者,以资参考。《宋辽夏金经济史研究》(增订本)乔幼梅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投入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学术机构纷纷以集刊的形式创办了各种外国文学类学术刊物,这在推动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外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蓬勃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推动外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值中国学术界为学术研究面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感到困惑,并思谋自身发展路向的时候,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合作,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美学、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中、青年学者,创办了《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丛刊,每年定期出版两辑,每辑20万字,由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丛刊第一辑于今年8月问世,以强大的学术阵  相似文献   

12.
赵嫚 《天府新论》2012,(6):148-150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文学类集刊零星出现。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伴随着文学研究的发展,大量的文学学会成立,文学类集刊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期间共有38种集刊创刊。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学术集刊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目前,我国文学类集刊总体上还是处于成长期。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文学科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学类学术集刊的发展也必将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3.
值得关注的学术集刊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04,25(4):29-30
专业性、学术性集刊之异军突起,是最近十余年来中国学术界、出版界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之一。这些学术集刊往往由学者个体或群体、学术组织或学术单位主持编辑,由相对固定的某一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些学术集刊的编辑情形有异,学术旨趣亦不尽同,但大都以追求高学术品质为依归。除个别例外情况,基本上都是连续性出版物。跨学科性、综合性是是这些学术集刊的“重武器”。如《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学人》《中国学术》《现代中国》《学术思想评论》《人文论丛》《国学研究》《公共论丛》《学术集林》《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视界》…  相似文献   

14.
高增德主编,晋阳学刊编辑部编辑的《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1-10辑)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传略》从1980年开始筹备,1982年出版第一辑,至1987年7月已出版了十辑.《传略》收社会科学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考古学等22个学科,从写“五四”至今有过一定影响,在某一领域中有所建树的社会科学家283位(周谷城自写传略和张志哲代写的传略共二篇)284篇传略,其中101篇由社会科学家自己写作,183篇由别人写作,共36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5.
<正>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编辑的《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一九八○年第一期,为《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专辑》。它是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的研究成果。该集辑有学术论文、回忆录、调查资料,还有国外研究义和团和西文参考书目介绍等。现将该《集刊》的论文内容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徽州文书》系列丛书由刘伯山先生将其多年辛苦收集的徽州文书进行整理、考证并出版的重大成果,目前已出版五辑50卷本,包含的文书约2万5千余份(册)。《徽州文书》的整理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每份文书都要进行平整,并经过田野调查来考证和确认归户,然后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其影印出版。每一辑《徽州文书》的整理和出版约需两年的时间,此两年一辑的文书史料集涉及文书内容丰富,学术价值高,为学术界多角度研究徽学提供了原始可靠的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7.
陈明 《西域研究》2002,(2):107-109
荣新江先生的新作<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作为"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七辑的一种,2001年12月已由北京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师院楚辞研究室主办的《楚辞研究与争鸣》——《楚辞学集刊第一辑》出版后,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学者三泽玲尔先生的《楚辞生成过程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和翟鹏举的《评张国光先生对(屈原列传)的十点质疑》(以下简称“翟文”,张文简称《志疑》)两篇,尤为楚辞学界所注目,为此,  相似文献   

19.
析疑辨讹潜心研求──评《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辨》王平杨海儒先生撰写的《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辨》(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考辩》)是蒲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对于推动蒲学研究深入扎实地向前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考辨》的学术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  相似文献   

20.
在专业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一百周年之际,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了《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将我国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学者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批著作重印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套丛书包括言心哲《现代社会事业》、蒋旨昂《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