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存在利润。但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平均利润范畴?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什么原则、什么条件下讲求利润?社会主义的利润与资本主义的利润在本质上和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与作用上有些什么不同?应当怎样正确地看待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润?这些都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作者马正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社会主义存在“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认为社会主义的“高级平均利润率”应当高于资本主义的平均利润率,并且是不断提高的;每一枚资金都能够取得而且也应当取得“高级平均利润率”所规定的利润。他还认为,利润率高的企业,经济效果就大,利润率低的企业,经济效果就较差,利润越高就越能满足社会需要,违反了“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也就必然违反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高级平均利润率”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罗盘,按照这个罗盘的指针,应当选择“高级平均利润率”最高而且提高较快的方案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他还指出,应该按照原来生产资金的多少分配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社会主义的商品价格不是以价值为基础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农民创造的价值是基本相等的。在投资效果问题上,他主张个别生产价格愈低的方案,经济效果愈大。马正同志所提出的这等等问题,我们认为都值得进行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江汉学报》1964年第10期,刊载了马正同志《关于社会主义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探讨》的文章。我们认为,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论点,是带有原则性错误的。这里,仅就利润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罗盘问題,谈谈我们的看法。一、不从无产阶級政治出发就不能解决社会主义經济建設的任务马正同志的文章中,把所谓“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奉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罗  相似文献   

3.
《江汉学报》今年第十期刊登了马正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探讨》一文。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所谓“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这种“平均利润率”是“不断提高”的;“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对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资金的分配、价格的形成,以及选择投资方案、设计近期的和长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评价部门和企业经济效果等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这些观点是错误的。本文打算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谈一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不是与私有制共存亡骆耕漠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中不存在商品,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的交换已经不是商品交换。他的基本论据是:商品生产这一经济范畴只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它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他说:  相似文献   

5.
(一)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建设速度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的最重要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发展经济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因而发展经济的速度是各个资本家自己的事,而且是随着利润的刺激而定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行计划经济,因而也不可能预先规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它们的发展速度是在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效果及其主要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效果的实质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是指人们经济活动中的耗费同成果的比较。但是,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同,人们所说的耗费和成果,实质上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社会制度下经济效果的实质是不一样的。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经济活动中的所谓成果,实质上是指的剩余价值。为了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垫支一定数量的资本,在资本家看来,经济活动中的耗费,是指所费于资本家的东西。因此,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经济效果,实质上是指垫支资本同剩余价值的比较,垫支资本越少,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经济效果就越大。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下,社会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湖北省经济学会召开了关于社会主义利润问題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经济理论工作者、有关的领导机关和在工业企业工作的同志。讨论是围绕着《江汉学报》第十期上发表的马正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探讨》这篇文章进行的。绝大部分的同志都认为,马正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利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它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讨论开始时马正同志作了补充发言。(见附录) 下面是讨论中提到的一些论点。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社会主义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探讨》一文中,马正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一个“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他还认为,这个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罗盘”,它要求经济发展应该“保证不断取得整个社会的最大的高级盈利”。由于它“可以及时的、精确的、正确的来回答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它自己的要求,从而可以推知是否符合其他经济规律的要求”,所以,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还可作为指针帮助我们设计近期的和长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随后,在湖北省经济学会主办的社会主义利  相似文献   

9.
杨坚白、何建章等同志提出的所謂“生产价格”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产品的出厂价格应以成本加平均資金利潤为标准,并要以資金利潤率作为評价企业經营管理水平的标准。这种主张,是很錯誤的。“生产价格”和“平均資金利潤率”,都是以資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是在資本家之間的自由竞爭过程中形成的。我們社会主义企业,根本沒有竞爭,它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部門之間、企业之間的关系,是相互开展比学赶帮,相互协作,相互支援的关系,因此根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在全民所有制中实行资金有偿占用制,采用平均资金利润率和按生产价格定价等问题,归结起来,都可以集中到资金占用与生产收益分配有何联系的问题上,亦即集中到生产资料在生产收益分配中有何作用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这种联系与作用是确实存在的,但又认为其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特殊性质,不赞成从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上寻找依据,也不赞成简单套用资本主义经济中类似规律的概念。现提出这些看法,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新鲜事物。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并不存在着按劳分配。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家是在平均利润率的条件下,按资本量获得收入的,这就是“按资分配”。劳动群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生产价格范畴,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由于生产价格问题实际上是平均利润率问题,因此,关于社会主义生产价格问题的讨论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平均利润率问题上。六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平均利润率的探讨大致围绕这样三个方面进行:其一,平均利润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否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其二,社会主义平均利润率能否形成,其三,社会主义平均利润率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有何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谈谈一孔之见。一、社会主义存在平均利润率的客观必然性。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创立了完整的平均利润  相似文献   

13.
一、产品所有权的理论思考 产品所有权或所有制问题,几乎可以说是我们的理论经济学未曾涉猎过的问题。长期以来,它都被当作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产品所有制被认为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占有产品。在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条件下,产品也就是资本家私有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条件下,产品也就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此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经济中公有资本的特性从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考察,有与资本主义经济相适应的资本范畴,也有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资本范畴。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反映其本质特征的资本范畴是私有资本;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反映其...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活动(生产、流通、分配)领域里,在各个事物、过程之间,存在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联系,即存在着规律。这些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即使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整个国民经济都在统一计划下,也是如此。正如在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里,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存在着客观规律一样。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了,公有制代替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商品经济的范围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限于消费资料、由全民经济供应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和出口产品)。因此,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我们这里已经不再有活动的余地,反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则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劳资关系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体系中是否存在劳资关系 马克思论述的劳资关系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前提下,雇佣劳动者同资本家的阶级利益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条件是在私有制下资本家占有全部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历史条件还未消失1 所谓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运刚的体力和脑力总和。劳动力本身并不是商品,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历史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摆脱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法律上承认劳动者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性。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活来源,所以劳动者为了生存而被迫出卖劳动力。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是因为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能发生价值增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增殖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后,生产资料不再被资本家占有,而是由劳动者共  相似文献   

18.
私营经济即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经济。这个“私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它是相对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而言的。如何看待私营经济,即私有制。19世纪初叶,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欧文、博立叶等在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时,把矛头集中指向私有制,说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确实,当时资本家搞原始积累,不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总效益的高低是社会主义衡量人才流动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这是因为: 第一,以社会总效益最佳做为评价人才合理流动的主要标准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资本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竞争激烈,各保自己的利益。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然要争夺和控制人才。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人才是竞争获胜的重要条件。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和国际间竞争的需要,有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国經济学界正就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基础問題展开热烈的討論。杨坚白、何建章等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基础是生产价格。我們不同意这种意見。如果按照这样的主张去制訂价格,实际是从根本上取消社会主义的計划价格,取消党的价格政策,把社会主义价格形成引导到資本主义自由竞爭的軌道上去。我們物价机关制訂各种产品的价格,应該是大体上符合它本身的价值,使各生产部門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能够收回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