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谁是谁的谁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谁的谁,同样,谁都可能是谁的谁。一直不喜欢肥肥。但,她突然就死了,然后娱乐频道里满天飞着她的生平过往。你不想关心她都不行。娱乐圈的人,连死,都具有娱乐性。实在可悲。她的情史被重提。揪出一负心汉:郑秋官。肥肥与秋官,当初也算是两情相悦,厮混了十年,后来分开了,男的一去不回头,女的恋恋不舍,说的想的恨的骂的全是他。对于这个肥女人,说什么好呢,一声叹息吧。她与秋官离婚,二十年后,重逢,当着几千几万人的面,她问他:  相似文献   

2.
爱在教师节     
《源流》2011,(17):88-91
有一种付出,叫耕耘。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成长。有一种职业,叫园丁。挥洒的是辛勤汗水,换来的是桃李芬芳。有一种比喻,叫红烛。照亮的是别人,燃烧的是自己。有一种恩情,叫培养。送走的是千万学子,留下的是岁月悠长。对每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年又一年。这不,又是一个中秋节。一个在中国极其重要的节日。家家都在吃着团圆饭,都在享受团聚的喜悦。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按照每年的惯例,聚在一起的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饭后聊聊家常,赏赏月。  相似文献   

4.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大人们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她的回答赢得一阵赞叹。12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嗤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  相似文献   

5.
私人的享受,我们能从很多途径获得,比如,你可以独自坐在家里读一本书,独自去享用一壶好茶,独自去做个新发型,或者独自去旅行。这个时候的感觉,大概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它所带来的享受,更是难于表达。有时候,甚至无需表达,别人就能从你安稳平和的神态中,看出端倪。这都是私享带来的。私享,是属于一个人的盛宴。本文的两位主人,就是懂得享受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私享故事。  相似文献   

6.
幸福,很难。有时候,它像一块打散的拼图,只有每一块都回到正确的位置上,才会出现完美的构图。因此,生命中有些不可或缺,我们常常缺失。而女人,最需要的,不过是男人。  相似文献   

7.
一日,同学向我诉苦,说跟老婆再也过不下去了。我很感到意外。当初两人的恋爱可是轰轰烈烈,在同学间传为佳话。没想到,才结婚两年,突然亮起红灯。第一感觉,是可能出现了婚外情,彼此不再相爱。然而同学的解释颇让我感到意外,是因为他们过于看重这份情感了。原来,同学由于工作关系,两地分居,成了名副其实的周末夫妻。正是同学的久而不归,让空守家中的老婆,开始对他疑神疑鬼。  相似文献   

8.
远离吸烟     
李捷 《社区》2002,(20):26-26
最近,江苏一位读者魏丽丽来信说:“我和丈夫关系一向很好,结婚以来,相敬如宾。没有发生过大的争吵。互相都比较宽容。但最近我对丈夫吸烟的习惯,越来越不能容忍,提醒过他多次,他毫不在乎。前些日子,我大动肝火,没想到他毫不相让。我们俩已经连续一个多月不说话了,我很苦恼。”魏丽丽女士,你好。吸烟确实不是一个好习惯,形容吸烟是二十一世纪的“鼠疫”,一点也不过分,它不仅害自己也殃及无辜。但是,你劝诫老公的方法不太对头。一个人的习惯一但形成,想在一天之内戒掉,可能性很小,凡事要有一个过程。你用生硬的态度、过激的办法改变丈夫的习惯,我看不仅不会奏效,反而还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夫妻结合是缘分,千年难遇这一回”,望你俩珍惜。俗话说,“锅勺哪有不碰锅沿的”,夫妻俩在同一空间共度岁月,难免有冲冲撞撞,难免有争争吵吵。为了帮助你使丈夫戒烟,我们讨论这一期的题目是:  相似文献   

9.
抚摸那条船     
那条船,是河上的精灵。老李用那条船将河东河西连接起来,然后通往不远处的古镇。在日月的轮回中,老李孑然一身。只有那船、那河、远远近近的山,和那些永远的过客,是他的欢乐。有一天,最后一趟乘客离船而去,四周又归于寂寞。一个装得满满的背篼,静静地依在船头。老李揭开遮布,竟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明亮而对世界陌生的眼睛。老李忙打开包被,抱出了这小小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黄昏     
黎明是美丽的,黄昏也是美丽的。天际消失了最后一抹晚霞,夜幕缓缓降临,远处亮起了最早的几颗星星。白天的喧嚣、嘈杂、熙攘渐渐退隐,那沁人的安逸,正在寂寞的黄昏中无声地涌来。黄昏满溢着温情,是全家宁馨的归宿。黄昏多情,是最令人情愫激动的时刻。古今中外,多少浪漫的故事,多少感人的恋情,是在这朦朦变幻中令人迷醉的黄昏后上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勾起了多  相似文献   

11.
论凉山彝族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家支外部文化过去已有不少论著涉及,而家支内部文化则很少论及,就凉山彝族血缘关系家支和部落联盟关系 家支以及姓氏与家支关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公道的研究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企业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公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心、公开、公正、公平四个紧密相联的方面。公心是公道的思想基础,是公道的“初始境况”;公开是公道的先决条件,为企业内部公道的展示提供自由的空间;公正是公道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企业内部公道所要求的人人平等;公平是公道的最终目的。文章正是基于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打造公道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试论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群众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现实的课题是防止党脱离人民群众和弱化群众基础。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和客观条件型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概念中人口是生活质量的承担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素质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德观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是把道与德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用于阐发宇宙的本质 ,并讲述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第一人 ,他从宇宙的本质的哲学高度论及道与德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说明了德非道、德不离道、德是道之功、物之性和道之反的思想 ,为人们深刻地理解道德观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于省吾先生认为形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这些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他称之为"独体形声",并举羌、姜、天、麋等字例。在"独体形声"说的启发下,作者对甲骨文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发现一批这样的字例,这类字构形比较特殊,将之称为"声符形化字",它们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影响外语语法教学的三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结构派和功能派影响, 语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经历了从“过分强调”到“倍受冷落”两种不同的境地, 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便使外语教学更有效一直是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从语法教学与教学对象, 语法教学与教学目的, 语法教学与课型三对关系探讨了语法教学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指出要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必须重视在语法教学上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和课型, 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证据规则的立法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但在认识上不统一,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解决.为了强化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需要对公共权力加以制约,保证司法公正;同时诉讼过程有客观规律可循,亦需制定规则以统一证据的运用,这就给证据规则的制定提供了理由和理论根据.而证据规则与自由心证原则相违背,因而证据规则的制定宜粗不宜细,以保障人权和保证适当的心证为限.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的理念是 2 0世纪 7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在构建终身教育理念的过程中 ,如何既倡导科学精神 (求真 ) ,又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求善 ) ,追求完美的世界和完美的人格 (求美 ) ,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这正是终身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