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以往大家对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褒多贬少,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是董楚平在其近作《论平均主义的功过与农民战争的成败》(《历史研究》八○年第一期)、《论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与封建特权主义》(学术月刊八一年第一期)中对此提出质疑,并就如何评价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表述了自己的意见。董文发表后,史学界反响较大。徐祖根和周良霄、张德信住八一年第四期的《历史研究》上,发表题为《试论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平均主义》、《关于农民战争任务和作用的商榷》两篇文章,表示不同意董文中的某些论述。林衍经在《安徽大学学报》上(八一年第一期)发表的《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思想撮论》,也是针对董文中的某些观点而言的。最近董楚平在《史学月刊》  相似文献   

2.
<正> 史学界对中国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思想展开了热烈讨论。对讨论中涉及的诸多问题,本文不拟全面镂议,谨就管见所及,撮论分议如下。平均主义思想的阶级根源和表现特色一种社会思想的出现,有其本源。通常所说存在决定意识,就是这个意思。平均主义思想的出现,也有其深刻的阶级根源。斯大林认为:“平均主义的根源是个体农民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历代规模比较大的农民起义,一般都会遇到民族问题。农民战争对民族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孤立敌人,壮大自己;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斗争造成困难,甚至可能导致起义的更快失败。此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农民战争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农民战争中出现的几类民族问题出发,提出了农民战争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几种方法,并指出了它对民族关系发展可能造成的后果;农民战争如果将民族问题上升为阶级问题对待,就可能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合作;如果单纯地将民族问题看成是民族间的欺压,就可能导致民族的仇杀。前者是农民战争应采取的政策,后者则是统治阶级的愿望。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战争中常常不能重视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因而使农民战争受到损害。这是旧式农民战争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总结这一教训。  相似文献   

4.
平均主义在理论上十分浅薄、贫乏,可往往容易被认为在分配问题上拥有反对不平等,主张平等的道德力量。不少同志倾心于平均主义,甚至在改革兴起的今天仍对它抱有好感,多是从这方面考虑的。我国分配领域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弊端,也不能不说和这种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揭示平均主义所谓分配平等的荒谬性,阐述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分配平等的,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16世纪上半期,路德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路德改革思想基点与农民战争目的存在本质冲突,矛盾的激化导致路德的改革因失去民众基础而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历史上,平均主义是作为等级观念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如果说在欧洲中世纪,博爱主义是等级观念的必然伴随物,那么在古代中国,平均主义就是与等级观念相伴而生的。在中国历史的主旋律上,始终跳跃着等级观念与平均主义的音符。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所谓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在它的顶端,是掌握整个国家命运、操持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其次是那些拥有权势的达官显贵,最底层是苦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在帝王、达官显贵的专制统治下,整个社会自上至下被分成许多等级,各个等级之间又有严格的界限,不得逾越。对于统治阶级来  相似文献   

7.
明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当前史学界争论的重点问题之一,其中许多方面都涉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原理。为了提高思想认识,学会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系二年级同学最近以“明末大顺政权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为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战争史“是在清除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旧史学废墟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诞生,是以批判旧史学、划清阶级阵线为已任的.在批判旧史学诬称农民起义为“贼”“盗”“寇”“匪”的义愤中,人们的阶级感情逐渐取代了科学性,出现了拔高农民战争的倾向,这种倾向与极“左”思潮不谋而合,终于使对农民战争的学术争论演变为“文革”时期的政治迫害,农民战争史的研究一度步入了歧途.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人们对江青一伙拿农民战争中研究作为“整人”的工具深恶痛绝,在清算其罪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平均主义作为一种平分财富的观念形态和经济现象,实质上是一部分人无偿占有和享受他人一部分劳动成果。尽管多年来它一直遭到理论界的抨击和批判,却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以新的形式蔓延和盛行起来.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如此,既有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认识主体观念方面的原因,既有经济理论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条件、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要把平均主义彻底从经济领域中“驱逐”出去,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其中尤以唤醒人们的觉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马守应(?——1644年)陕西绥德人,回族农民起义将领,别号老回回,《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马守应条称其为“明末农民军将领”;顾诚先生在其《明末农民战争史》里说:马守应“就是陕西清涧县最早投身农民革命的一位著名领袖”。马守应的起事时间,《明史》、《明通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赢政,汉高祖刘邦,都是推行法家政治的、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秦末农民战争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期以来,由于“四人帮”在史学领域的捣乱和破坏,在研究秦末农民战争和这两个法家人物推行的法家政治之间,特别是有关这次农民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问题上,散布了许多反动谬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必须加以批判和澄清。  相似文献   

12.
有明一代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即从洪武元年(1368)到宣德十年(1435),约有将近七十年,这是明朝建国之时,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边防巩固,政治上比较清明,社会也比较安定的时期。第二时期是从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到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即从正统元年(1436)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约有一百三十年,这是明朝统治已经腐朽,政治危机与边患严重,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消除平均主义在经济伦理领域的影响,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的经济伦理目标的重要性,并着重从铲除平均主义的传统思想基础方面进行了有力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始,平均主义在我国被痛打十几年了.结果如何?不仅旧的平均主义未从根本上打破,而且还出现了较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和效率低下的双重陷井.这似乎在提醒人们,我们所打的平均主义是否是个假东西,而真正的"元凶"是否被放过了呢?基于这样的思索,笔者冒昧地作些探讨.支持平均主义观点的代表性理由有三:一是反映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偏低.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在0.2-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或者说比较合理,在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而我国居民  相似文献   

15.
粉碎“四人帮”之后,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对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皇权主义问题,重新展开了讨论和争鸣。目前,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问题。一、什么是农民的皇权主义对于什么是农民的皇权主义,即农民皇权主义的概念问题,有不同理解。姚雪垠同志认为:凡是起义农民领袖不能“摆脱帝王思想或皇权思想。他们或者是希望自己称王称帝,或者是拥护别人称王  相似文献   

16.
股份制问题新论王东升近年来,理论界对股份制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已日趋深入,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这种探究大都是从常规性思维的角度来论证股份制的优越性、普遍适用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甚至有的观点认为:股份制是我国大中型企业进行企业制度改革的唯一形式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平等"的社会关系,"高尚"的人格理想,是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按劳分配由于包含着差别与毛泽东"平等"理想相矛盾,又存在着利益诱导不合于毛泽东人格理想的要求,而平均主义则既不与"平等"的理想对立,又不违背"高尚"的人格要求,因此,平均主义分配取代按劳分配成为传统经济分配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8.
平均、平等和平均主义不是一回事,正如自由和自由主义、主观和主观主义不是一回事一样。真正的争平等是尊重同事的政治经济权益而不是侵犯别人的权益。我国古代的平均思想是被剥削阶级对剥削阶级的反抗,是反对剥削阶级的无偿占有,幻想夺回被剥夺去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把平均主义看成小农经济的产物,看成小私有者的思想表现已经成了定论。早在1931年,斯大林同志在同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谈话时就指出:“平均主义的根源是个体农民的思想方式,是平分一切财富的心理,是素朴的农民‘共产主义’的心理。”①毛泽东同志也明确地表述过这样的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准备谈三个问题。一、从理论上探讨一下什么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二、研究一下在农民战争之后,统治阶级施行的什么政策;三、具体分析一下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这三个问题,总的来说都和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