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要以“爱”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朋友。在“爱”的基础上,对学生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素质教育体现到各教学环节中?一直是我们几年来思考的问题。  一、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是体现一个教师责任心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对学生上课、实验、作业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使学生有压力,有紧张感。同时,教师本人也要身体力行,力求用严谨的求学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去影响学生。比如,教师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批阅,并在课…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高师声乐教学出现的“师范学生按演员培养”或“师范学生泛泛而教”的两种倾向,结合作者的演唱、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认为培养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从专业上严格要求,做到学高为师,还要从各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使学生将来能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两者缺一不成其为教学。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条件下,才存在名符其实的教学。因此,应该从两个方面,既从教师方面来研究教学,又从学生方面来研究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从这一方面来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中心;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这一方面来看,学生也是教学的主体,是中心。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主体”“两个中心”。如果,我们片面地强调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一种理论观点颇受人们赞许,那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认为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这种主体意识。于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应该倡导自学辅导式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转,而是要让教师围着学生转”等一些议论,仿佛成了一种“时髦”。对此,有不少人表示信服,也有不少人表示迷惑不解。这里涉及到的是教学法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特征的认识。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对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问题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答案。教学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叶先生的教学思想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说的:从事“教”的活动的是教师;“为了不需要教”,是“教”的目的,是教师活动的依归;但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的,即学生在接受“教”的过程中,要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育学理论和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近几年高校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 面对学习、就业的压力增大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降低的情况,提出且实践了鼓励、关爱式教育的方法。并指出鼓励和微笑教育与严格要求是不相悖的。要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大力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教师是最早从教育的“前端模式” 进入了“终生教育”。对大学教育思想新的理解、对教师职责的新诠释:严谨的制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用其人格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般说,“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所谓教学过程就是“教”和“学”有机结合的过程。 “教”是教师的职责,“学”是学生的任务。“教”是“学”的手段,“学”是“教”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实践证明:教学中忽略了哪一方面都是徒劳无益的。 本人由于工作关系,近年来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总结学校各阶段“教”与“学”的情况,发现不少教师教学之所以不成功或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9.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课深感困惑,诸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真是难死人”的感叹。学生“奉命作文”、“应试作文”.以至于出现了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仿:机械模仿,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抄:抄袭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主观努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学生学习和发展得如何,关健还在学生自身。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学”为“教”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容器,只顾往里面装东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  相似文献   

11.
严格要求,努力把好课程教学质量关朱辉清近年来,高等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历来招生比较困难的“兽医专业”,教与学的矛盾就更加突出。从教师的角度讲,总希望将尽量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多数学生均不同程度地不安心本专业的学习。有的学生学兽医专业并非本人志...  相似文献   

12.
<正> 教学具有教育性,它“不只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还是一个形成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地理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通过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些具体的做法。_ 一、运用祖国的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在讲授马列主义理论课时感到不得心应手:一是学生不爱听,认为马列主义理论课讲得“呆板”、“空洞”、“教条”、“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二是教师自己也感到授课“内容和社会现实合不上拍”,很难解决学生思想中的一些模糊认识。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向学生请教,向同事请教,共同研讨。大家认为,教学过程历来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教学效果不理想,诚然有学生方面的因素,但更有教师方面的因素,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学生方面去。倘若作认真的反思与检查,当前我们讲授马列主义理论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点:一是教师脱离学生,没有很好地了解和理解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二是教师脱离实际,没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纲规定:“严格要求学生,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据此,我们对中小学生写作基础训练的目标要求应该是,使学生能写出一些字句通顺、文体规范的文章。具体来说,就是着重训练学生对作文基本“规矩”的恪守和养成,而不仅仅是技巧训练。写作既是思想活动,语言活动,更是思维活动。但这些活动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的,而基本上是后一种活动决定着前两种活动。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便着重于把作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  相似文献   

15.
重视授课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在课堂授课,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门艺术.要把它做好,就得在教学中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自己和对学生都一样.本文关于对授课相关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的浅见,可供重视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运用理论和公式解题时,常会出现束手无策或主观臆断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适时地提醒学生,解题时要仔细寻找理论或公式与具体问题之间存在的间断点或者“河沟”,探索两者之间潜在的内部联系,获取正确的解题方法,或者形象地说,建立一座可靠的连接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渡桥”,顺利地由“此岸”(理论)到达“彼岸”(工程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好比是“渡桥建筑师”,应当充分发挥其正确引导、适时指导、严格要求的作用。 如果对学生的作业或考卷中的错误做一番归纳分析,将会发现相当多的错误属于不会正确使用理论或公式。当继续研究这些错误的原因时,会进一步发现,大多是因为缺少  相似文献   

17.
在EFL/ESL教学中 ,有些教师和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地追求语言的“真实性”。“真实性”如同“交流能力” (abilitytocommunicate)一样 ,是当今EFL/ESL 教学界中常见的术语之一。但是 ,“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 ?它的含义是否对每个人都是相同的 ?而且 ,它是否是EFL/ESL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教学中怎样去掌握 ?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一度盛行“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而不得脱,学生则厌倦“满纸红”,写作情绪低落.刊物上介绍不少学生自改、互改经验,但由于一些做法单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学生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这个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教师中心论” ,强调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权威意志作用。忽视了教育对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种是“儿童中心论” ,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 ,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 ,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是陪衬。教师的任务是刺激学生去学习。这两种观点都不能科学地说明师生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而不可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师生双方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  相似文献   

20.
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树立新的教师形象?教育家孔子的言行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孔子坚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孔子既尊重学生,又敢于严格要求,既批评学生,又坚持自我批评,孔子不断地向社会、向前人、向教学对象学习,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孔子师德风范永远是人民教师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