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蕴华 《社科纵横》2008,23(9):145-14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高校青年是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课堂建设、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路径帮助青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严跃英 《探求》2006,(Z1):30-31
一、民生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民生和谐问题.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政治生活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社会生活中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民生和谐了,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定春 《社科纵横》2006,21(1):23-2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并多次使用“和谐”一词,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把它作为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江海 《社会工作》2010,(7):18-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成,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和谐是以家庭和谐为基础,家庭和谐的基础又是建立在和谐婚姻之匕。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与舆情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萍 《探求》2007,(5):16-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做好舆情信息的分析和引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导向,缺少舆情支持的社会不可能和谐。舆情既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立 《社科纵横》2013,(10):141-14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理性认知,对构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和谐社会建构的"文化自觉"即是寻求一种社会和谐的文化根基及其建构。  相似文献   

7.
李卿 《探求》2006,(Z1):20-21
当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民主法治的政治保障,需要公平正义、激发活力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而且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不同群体思想的和谐.要达成思想的和谐,决不意味着回归到计划经济时代思想与言论的一律化,更不意味着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已成为我们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伶俐 《探求》2007,(2):11-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激荡与冲突,新旧体制、观念的矛盾,改革所带来的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等社会现实带来了大量的不和谐现象。维护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清楚地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文化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稳定功能。  相似文献   

9.
组织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和说明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哲学渊源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后,本文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玉琴 《社科纵横》2007,24(4):25-2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呈现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的价值导向、精神支柱、道德支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价值特质。  相似文献   

18.
李祖平 《学术交流》2006,1(4):131-134
社会排斥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时期的一个不和谐音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消除社会排斥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同时也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关怀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宏伟目标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关联性和互动性.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条切合实际、现实可行、易于见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林叶材 《探求》2006,(Z1):28-2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作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握住它丰富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这样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