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揭示黑暗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是鲁迅和罗淑在乡土风格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主题。鲁迅着力批判国民人性的麻木与冷漠的看客心理,罗淑则表现了封建制度的野蛮及其对健康人性的摧残;鲁迅着重批判国民劣根性,而罗淑则表现了贫困中人感情的扭曲畸变。对鲁迅和罗淑小说加以比较,对其在主题、人性剖析、乡土中国等方面的异同进行观照,可以挖掘其在精神层面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与鲁迅相遇"是莫言小说继承中国化叙事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鲁迅,莫言获得了重要启示。"吃人"的主题、"看客"的发展与深化以及对乡土小说的超越,构成了莫言对鲁迅传统继承与创新的诸多方面。同样地,它也包含着新文学传统的世纪对话,对当代小说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之情抒写国民性中值得肯定的正面成分,又怀着清醒的启蒙意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形成了乡情与理性冲突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鲁迅乡土小说文化批判的视点与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进入鲁迅乡土小说叙述的中心乃是鲁迅从文化角度进行国民性批判的必然结果。鲁迅以“中国农民”为视点 ,通过解剖“国民性” ,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整个封建思想文化体系。他用文学的语言揭示出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症结所在 ,他的乡土小说创作在文学史与思想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浙东乡土作家群对鲁迅创作精神的承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作家群体,浙东乡土作家同鲁迅有着同一的乡土背景,又受到鲁迅的扶持与提携及其作品的直接影响,对鲁迅创作精神的承传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创作都立足于浙东乡土,承传了鲁迅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也写出了外来资本冲击下浙东农村的生活现状和农民意识形态的变化,拓宽了乡土文学的表现范畴。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沈从文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文学大师,而共同致力于乡土小说创作,有着诸多共同背景,并有着师承关系的鲁迅与沈从文的故乡情怀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的生成与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学创作也不例外。就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创作呈现出的差异而言,地域文化、童年记忆和教育经验等则起着十分重要的隐性或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学是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类别。对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进行比较是探寻乡土文学与本土文化、社会背景内在关系的必要途径。为此,选择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开创者鲁迅先生与西方三大杰出乡土作家之一托马斯.哈代进行分析比较。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和英国的乡土小说为视角,透过鲁迅与哈代乡土小说中的依恋自然情结、悲剧性主题及人道主义等相似点的表面现象来分析其作品的本质差异,即鲁迅乡土小说的社会性(强调人物与社会的冲突)与哈代乡土小说的哲学性(强调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冲突)。这两种差异构成了东、西方乡土作家作品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师陀是一位致力于乡土小说创作的京派作家,同时又是与鲁迅在精神血脉上有着深深联系的作家。他对乡土中国社会关系的揭示、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都承续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另外在诗学建构方面,他小说中的归乡模式、散文化体式以及意象、语言的使用也可见鲁迅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王鲁彦的小说创作深受鲁迅的影响,在其乡土小说创作中,以写实笔法写出乡镇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叙写故事刻画人物,尤其是对乡镇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都可见出其深受鲁迅的影响。在鲁迅的影响下,王鲁彦以其朴实细密的乡土写实风格小说成为享誉文坛卓有成就的乡土作家。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继承了鲁迅传统,也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他的小说创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鲁迅先生二十世纪的乡土小说进行回顾与再审视,反思社会转型时期乡土小说创作的低迷,期待新时代作家们对中国社会面临的"三农问题",予以关注,创作出真正反映乡村面貌,农民命运和心声的震聋发聩的作品,不辱文学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乡土文化热的中西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文化"研究不仅为我国建构民族国家发展模式提供分析与批判的知识基础,而且为我国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民族自主性多重现代性奠定了精神资源.五四现代性话语建构中由鲁迅、茅盾等首倡的"乡土文学"范畴,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起完成了现代中国"乡土文化"的本土话语方式.21世纪初"三农问题"的政治时代主题与"启蒙的反思"的文化价值主题,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知识"民族性诉求,成就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乡土文化热.  相似文献   

13.
就文学的眼光看,在鲁迅和沈从文的创作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所看重的,仍是描写各自家乡一隅风俗人情的乡土作品系列。自从走入文坛后,沈从文就始终将笔力凝往于故土湘西,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故乡人民哀怨悲欢的作品,为此,他赢得了“乡土作家”的称誉。而鲁迅,作为乡土文学的首倡者和“引路人”,已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因此,从乡土文学的视角将鲁迅与沈从文作一番比较,应该是有价值的。深挚的乡情和悲悯的乡愁:鲁迅沈从文乡土文学的一个共同基调尽管鲁迅和沈从文在思想、文化、创作风格以及学识人…  相似文献   

14.
“末人”时代忆“超人”--“鲁迅与尼采”六题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关注的主题是鲁迅如何接触、介绍、翻译、理解尼采,以及在此过程中尼采如何影响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从材料细节上梳理了留日时期的鲁迅对尼采的接触、中国学界对鲁迅与尼采关系的研究状况、尼采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尼采对鲁迅的影响等问题。此外还比较了尼采与鲁迅的相似与不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乡土题材美术的代表人物,罗中立自20世纪80年代开44乡土题材美术创作风尚以来直到今天仍然坚守着乡土题材的美术创作。罗中立的乡土题材创作一直在不断地追求艺术上的深度表达与创新:在主题上,呈现为从乡土风情再现到乡土文化挖掘;在表现手法上,体现为从写实再现到主观表现的追求,从最初对西方乡土题材模仿到不断进行形式表现上的独自创造,体现了其在乡土题材创作中明确的本土化追求。  相似文献   

16.
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具有否定意义的文化符号、独特的对话意识、创作心理动机三方面,探讨了鲁迅小说创作中乡土性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与沈从文都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故乡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乡土是他们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题.理解了这一主题就可以很好地解读这两位作家及其作品。文章通过对他们乡土主题的比较,分析他们乡土观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乡土主题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代乡土作家的创作尽管具有在鲁迅示范和影响下写作的特点,但仍然富有不可忽视的原创精神和开拓意识。作为二十年代乡土文学的重镇———浙东乡土作家群在乡土根性形态、乡土风景潜质以及乡土伦理主体这三方面的探索典型地体现了乡土小说叙事的先锋意味。  相似文献   

19.
鲁迅开创的以知识分子寻找文化家园为旨归的乡土小说,在客观上必然存在着叙事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强烈冲撞,鲁迅为这种文化乡土小说在叙事上营造了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的双重时空关系。从而拓宽了乡土小说的表现领域和审美视阈。并使得二十世纪中国的乡土小说获得了宏阔的象征指向性和历史寓言性。  相似文献   

20.
"五四"到建国前这一时期是乡土小说创作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主要作家及代表性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综述,展示从20年代到4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不断更新视角,"乡土"成为具有更多重要意义的承载体,在主题上由文化批判到社会政治批判和到社会革命,全方位、多层次地再现了乡土生活.中国社会的一切思想和价值判断在乡土小说中得到体现,乡土成为作家展示现实中国本相与内核的必经之路,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关注现实生活并以文学不断探索人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