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王以新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17)
可持续发展理念着眼于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三者之间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强调从人类社会转型的视角和中国社会的总体布局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升华,强调科学解决生态环境方面问题,创新发展的观念,转变发展的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从而达到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关键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从实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都是追求资源、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持久转换与发展。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而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本文探讨了工业发展的新形式--生态工业,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实现更快,更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追求“诗意的栖居”,是人类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境界。然而,随着对大自然的索取超过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人类正逐步失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生态观念的危机。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在不断培育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就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家沈国舫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次文明,未来我国亟须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12.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川生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生态安全的意识却与之相差甚远.本文以四川生态安全为着眼点,提出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生态安全也就谈不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叶,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教育被寄予解决环境问题的厚望,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并获得迅猛发展。借鉴国际发展环境教育的经验,构建提高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环境教育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环境教育需要立足生态文明,明确提升公民生态环境素养的关键在于帮助公民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提升公民的自然观察力、自然审美力,从根本上转变当前人与自然疏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12日)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同大家见面。我多次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每次都能见到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刚才,各位委员一致通过本次年会议程和新一届国合会章程,表明大 相似文献
15.
1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3):206-207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大事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根据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重要战略地位,这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成果上的一个新发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新进展。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解读中国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18.
生态文明话语模式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党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方式,已经演变为一场深刻的变革,不可否认地成为发展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才会有相应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9.
张莹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把它摆在了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之中。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对马克思的自然观重新审视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它会给我们当今社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