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可能认为我们已懂得“通俗文化”一词的涵义。七十年代初期,我和许多其他人一样,发现通俗文化有着一段发展史,那时候我们便认为,我们业已懂得“通俗文化”一词的意义。于是我们决定,我们应研究那些被人们所排斥的、受人统治而又处于从属地位的团体和阶级〔我们不愿称其为大众(masses)〕,同时还决定,不  相似文献   

2.
韩晓莉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于国内学界,然而,不同于西方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是,国内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并没有表现出与传统文化史的彻底决裂,而更像是文化史研究基础上的深化研究。虽然学界关于社会文化史学科定位的讨论之声不绝于耳,但社会文化史对文化史研究的拓展之功确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史     
文化史是通史的分支,它研究今昔无文化民族的历史发展。如果我们把考古学家和人类语言学家这类专家统称为人类文化学家,那么文化史几乎总是他们研究的对象。这个定义意味着,专业史学家研究的历史同文化史学家研究的历史原  相似文献   

4.
文化史是中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史在整个历史知识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加强文化史的教学,可以从促进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多方面推动中学历史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常见报刊文章把文艺分为“高雅”与“通俗”两类,虽不无疑问,亦未多留意。 5月间,在家乡偶与友人谈及阿炳故居的事情,听他说到《二泉映月》作为“高雅艺术”如何如何,不禁想起了一件有意思的往事。 笔者幼年在无锡,曾多次于夏季之夜和几个顽童跟着卖唱的阿炳夫妇在北塘沿河从莲蓉桥走到三里桥。此时沿河一带多有粮行和山货行的雇工在纳凉,阿炳走这一路,总有一二次被招呼演唱,许多  相似文献   

6.
“古今以智相积,而我生其后,考古所以决今,然不可泥古也。”“生今之世,承诸圣之表章,经群英之辨难,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岂不幸乎!” 方以智《通雅》卷首之一,《考古通说》 一、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 “文化”,既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又是一个近代引入的外来词汇。 早在先秦,“文”、“文化”等字样已屡见于各种典籍。《论语·学而》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文”指道艺,即诗书礼乐之类;《论语·雍也》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谓,自然形态胜于人为形态的谓之“野”,  相似文献   

7.
无论在国内国外,通俗音乐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下里巴人”、“郑卫之音”便是典型的代表。本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等大城市也曾出现以黎锦晖的作品为代表的流行歌曲,其后则有聂耳、星海、贺绿汀等人的具有进步思想并流传甚广的优秀通俗歌曲。现代的通俗音乐以美国的“爵士乐”为代表,这种西非节奏、欧洲和声、美国福音唱法的综合产物以后又逐渐派生和衍化为其它诸如“乡村音乐”、“摇滚乐”等形式。从其产生及衍化过程就可看出,它是植根于民众之中的,它要流行就不足怪了。  相似文献   

8.
郑先兴 《南都学坛》2007,27(1):23-30
由美国史学家鲁滨逊和德国学者李凯尔特所倡导的新史学思潮认为:文化史研究不同于传统史学主要在于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把人类所有的问题尤其是“进步”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任务就是揭示历史的规则和价值,从个别中说明现实;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要在于其历史性和个别性;史学科学化的道路就是文化史研究。“五四”期间,梁启超接受了新史学思潮,既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中构建了中国的新史学理论体系,又在《五千年史势鸟瞰》和《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中完成了部分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9.
文化史学与历史哲学张富祥一文化史学的传统,着宽泛一点说并不始于近现代。例如日本文化史学的代表学者西田直二郎便认为,在日本,这一传统就存在于《愚管抄》、《神皇正统记》及《读史余论》等古典史著形式中(《日本文化史序说》)。同样我们可以说,无论在中国、在西...  相似文献   

10.
新文化史在过去20多年的西方历史研究中已经成为显学,它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以往历史的看法。其影响所致,渐有一切历史都是文化史之势。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反思,并对新文化史在中国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了相应的述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宗教与通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宗教与通俗文化关系密切。一方面,宗教的巨大影响涵括了通俗文化的各种形态,另一方面,宗教借助通俗文化扩大影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宗教中的通俗文化成分淡化了宗教的神学理论,使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广泛而不深刻,虔敬与世俗并存依然是美国宗教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犹太—基督教是美国的主流宗教信仰,是美国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源泉,通俗文化中被神化的偶像是美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宗教与通俗文化间的冲突和对话折射出美国社会固有的种族和宗教矛盾。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艺、通俗文艺和大众文艺是历史上曾经依次出现过的审美文化形态,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那个时代的独特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它们在本质内涵、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传播途径及作品功能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间文艺是来自下层集体创作的口传文艺;而通俗文艺是下层文人个人志趣的文化表达。弄清这一问题,对于建设正在展开的我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都市文化与通俗文艺曾有历史因缘。在当代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化导致个性与自由的受压抑和个体对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有时表现为“梦”。通俗文艺就是给都市人制造的一个梦。它具有商业性、消遣娱乐的一次性、流行转换性和非个性化、非作者化倾向。在中国它还渗透着浓厚的道德训谕因素。要认识到通俗文艺在文化整体格局中的价值和意义,要重视对通俗文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一部文化史,应当有哲学的高度。尤其是客家这样一个形而上的民系,哲学的高度,正是在于对族群的文化精神之把握。一部文化史要有哲学高度,当然离不开诗意的表述——在这里,文(包括诗)、史(历史)、哲(哲学)就这么达到一种有机的和谐,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不分家是一致的,三家互为依托,更互为辉映,并从中引出其思路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化研究,以当下大众化为研究对象,呈现流派纷呈的发展格局。世纪之交,中国的化研究由对异域化研究理论的介绍逐渐向纵深透视,厚重的学术论不断出现。大众化起源及早期流变的研究,使化史研究多了一个学术增长点,也使其领域进入化史研究视野,导致化史研究在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与学术观点上产生变革。  相似文献   

16.
红色的文化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是亚洲人共同喜欢的颜色,中国人尤其对红色有特殊的感情。从古至今红色就是中国人所崇尚的颜色,也是民间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喜庆色。在我国古代,红色曾经是反映阶级身份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工具,又是民间喜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现代中国,崇尚红色的传统仍然存在,但有关色彩的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文章通过分析古代中国人对红色的思想观念以及现代中国人对红色的心理意象,论述了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红色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王朔小说以他富有个性色彩的话语系统建构的艺术世界 ,为通俗小说的创作贡献了富有当代意味的文本 ,对通俗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时下,市场经济勃兴,文艺特别是流行文艺也在滚滚商潮中空前活跃。对此,有人皱起了眉头,认为这是造成严肃文艺严重萎缩的祸根,指责日:"通俗文化艺术,由于多按照某种固定的文化艺术模式复制,所花的社会劳动时间大大低于高雅文化艺术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之销售最大。...·这对部分严肃文化艺术的创作者来说,不能不发生诱惑作用。"容忍通俗艺术泛滥,只能钝化人的感觉,诱使艺术家误人歧途。"①因而主张取消通俗文艺。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文学的消遣性、娱乐性、渲泄性被凸现了。真正为大众所喜爱的文学作品日渐增…  相似文献   

19.
对通俗文化进行探讨要比对通俗文化下定义容易。这不仅仅是因为把通俗文化同文化(以及次文化)或者把通俗文化同民间文化结合起来, 尚有一定困难,而是因为“文化”一词本身的定义本来就很难下。埃利奥特(T.S. Eliot)喜欢收集“关于文化定义的种种注释”,而不是提出他本人关于文化的定义,其原因不在于他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美国《理性》杂志主编弗吉尼亚·波斯特雷尔女士1999年10月23日在缅因州坎登市发表的演讲。她阐述了文化的动态论者与停滞论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