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模糊义数词、量词和数量短语等数量结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教学对策。关于模糊义数量结构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学生偏误现象;二、教材问题。关于教学对策的探讨,也从两个方面分析:一、补充相关知识点;二、分层级教学。  相似文献   

2.
基于作文语料与测试语料对留学生汉语集合量词的习得情况进行考查发现:汉语集合量词二语习得偏误类型主要有误代、遗漏、误加三种。从母语负迁移、目标语规则泛化、普遍认知、教材误导4个角度全方位考查并精准定位偏误生成的具体原因。结合偏误分析和汉语跟3种外语对比研究成果,基于汉语母语者BCC语料库,概括出汉语集合量词使用的一些具体规则,进而考查集合量词习得顺序,描绘“集合量词难度等级与习得阶段对应表”,提出“可分离性标准”以区别“双”“对”“副”,希望能切实促进汉语二语习得研究与国际中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韩国学生汉语词汇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学生在汉语词汇的使用方面出现的偏误与汉韩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中找到偏误产生的原因,是词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美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在声、韵母和声调方面会出现明显的偏误,这些偏误往往成为学生发音的拦路虎。本文作者通过教授科罗拉多大学赴陕西师范大学的短期班零起点美国学生,观察了他们的语音学习过程,简要分析了他们在语音学习中的若干偏误,并结合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量词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中出现偏误较多的词类,而其中名量词又以其复杂多样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通过对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从相关认知原则出发,可看出少数民族学生虽对名词“有界-无界”的特征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多义量词隐喻而来的抽象意义认知程度浅显,未把握住汉语对认知事物时的取舍、凸显等原则,因而在选用近义量词时偏误较多。  相似文献   

6.
从误加、误代、遗漏和含混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类别,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留学生在动物国俗词语习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对动物国俗语语义把握不当、学习策略不当和文化差异等三个导致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对动物国俗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要强化动物国俗词语的教学意识、适当应用文化导入、改善动物国俗词语教学方法和完善留学生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整理和归类工作。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不可避免地发生偏误。绝对程度副词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时的偏误率却很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根据留学生使用绝对程度副词时的偏误类型,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来进行绝对程度副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汉语量词的“独特性”,很大程度上是人为赋予的。在对汉语中名为量词的带量词组的教学中,要透过其所谓的独特性,找出其中的外国学生易于接受的成份;避免深奥却似是而非的理论而还带量词组的朴实的真面目;实事求是地认可表量词与名词或动词搭配的多样性;把量词分成外国学生必须学会在说、写中使用的和应该在读、听中逐步理解的两大部分,以减轻过量的学习压力和避免过度的量词的近义干扰,这些是实践证明了的在对外汉语的量词教学中更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节律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总结了现代汉语节律与句法关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实例,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了节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节律在纠正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方面的应用;(2)节律在解释一些特殊句法现象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量词是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系所特有的词类,也是汉语表达体系中最有民族特色的词类,量词一般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其中名量词的情况尤为复杂,这也是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从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名量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出发,找出出现偏误的原因及规律,可以为维吾尔族学生汉语的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助词"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使用"了"时出现的偏误有共性也有个性,本文调查了韩日俄三国留学生使用"了"的偏误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偏误原因。希望对留学生的助词"了"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外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的引入,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热潮。现从下面三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研究成果做一下归纳和总结:偏误分析的研究发展阶段、偏误分析的类型和偏误分析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语语篇”及学界研究现状,探讨了“对外汉语语篇语法”研究框架的主体内容,即中介语语篇中的词语组织偏误问题、语篇视角下的语法点使用问题、语篇视角下的句式使用问题等。并从学理及应用层面论述了构建“对外汉语语篇语法”研究框架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量词在汉语教学中是重中之重,反映到对外汉语中,量词的学习与掌握也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中的重要参量标准。但事实上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那么重要,我们还是要存疑的。本文主要认为,可以适当地放宽对量词使用的精确度,将量词也放到"服务于交际"的要求中,重新衡量。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学生用书面语表达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病.本文就语序偏误这一现象,从语法形式规则及语义表达规则方面分析其偏误及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障碍,造出合乎汉语规则语句的办法,阐发对外汉语教学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枚”与“个”两个通用量词。在分析“枚”与“个”更替的原因时,应该注意区别量词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正确认识个体量词使用的范畴化和专职化的关系,了解“个”的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17.
汉语副词的灵活性给汉语教学尤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副词“都”的意义和用法学界研究存在义项数量和语义指向两个分歧,留学生在使用“都”时存在遗漏、语序错误、混用、赘余四种偏误问题.语言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都”的用法的讲解应该先从“都”的基本义入手,进而分析基本义与派生义的区别,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8.
韩国留学生习得“了”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产生偏误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人的认知有关,其中的语言普遍性因素包括普遍性、标记性和自然度,汉语与韩语在这三个因素方面的差异导致了韩国学生在习得“了”时产生偏误;过去时间词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韩国学生对“了”的错误使用;针对韩国留学生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关于“了”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语法偏误分析二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法偏误分析二题李大忠(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中心)一、都副词“都”有好几个意义:有的大致相当于“甚至”,如“我都不知道你姓什么”;有的近似于“已经”,如“太阳都升起很高了,快起床吧”;还有一个意义是表示范围的,即一般语法书所讲的“总括全部”。我们搜集...  相似文献   

20.
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们常常搞不清什么是离合词和如何使用离合词.近些年来,很多研究者都开始关注离合词的教学:归纳离合词的扩展形式,分析离合词的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提出离合词的教学对策等等.但是,很多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仍没能及时地被运用到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