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个扑水的少年》翻拍自日本导演矢口史靖的同名电影。该片在创作时自觉呼应本土语境,成功塑造出新时代青年形象,并基于社会现实进行主题转换,切实观照本土青少年的精神需要;同时,对原作中的各类符号进行适宜的替换、添加与沿用,营造出中国化故事氛围,成功实现了跨文化改编。该片的改编实践印证了青春片跨文化翻拍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结合本土语境和社会现实进行合理化改编,能否讲述契合中国观众审美经验和情感诉求的本土青春故事。  相似文献   

2.
经过六年的努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票房、银幕、影院数量及观影人次持续增长,国产影片质量有所提高,占据国内市场主阵地,中小成本制作影片更具本土市场竞争力,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影片文化内涵,以质取胜,吸引更多观众,规范国内电影市场秩序,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讨当代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在梳理美学、艺术学、电影艺术学、电影学与电影美学等学科的复杂学术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电影工业美学相关研究的体系构架,省思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科建设意识,探讨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布局特点。研究认为,电影工业美学是在国际电影学术理论学术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在当代中国现实和电影产业土壤中生长的“中国式”电影理论体系,是对新型电影观念和生产原则的总结和提升;电影工业美学的学术建构,要坚持立足中国本土,直面电影生产创作、体制运作、格局生态、工业化程度等境况与问题,既有哲学、艺术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学术、学理的依托,也基于电影发展的现实问题及电影人创作、生产和工业、产业状况,在理论/实践、继承/创新、传统/当下、外来/本土、工业/美学、艺术/商业等“二元张力”间丰富、重构着中国电影理论;在当下新文科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电影工业美学的思考、探索和争鸣贯注了学者们关于电影学、电影美学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具有相当的学术前沿性和学科建构意义,是中国电影学派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4.
从市场结构看,美国电影产业制片环节和发行环节的寡占态势明显;从市场行为看,差异化的价格策略与发行窗口转型、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兼具的并购行为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等策略行为广泛地存在于电影产业之中;从市场绩效来看,电影产业自身效率高、对美国经济贡献显著、给消费者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福利并具有良好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认为适度垄断的市场结构、有效的策略行为和政府的公共政策是美国电影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介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各个媒体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现代的电影产业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院的范畴,但是我国电影产业发行渠道的单一化越来越不适应多样化的电影消费需求,这有三方面因素驱动:需求、技术和产业力量。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我国电影产业的发行渠道结构将呈现环节延长、多元化和渠道生命周期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电影一方面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本土电影也日渐向全球化靠拢。虽然全球化使得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畅行无阻,但好莱坞电影并不能替代我们对本土文化、本土生活、本土经验的关注与书写。我们的电影首先是本土的,而后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统的择取,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然而却关涉到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关涉到中国本土心理学如何发展的一个元理论问题。以往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一方面过于注重文化大传统的研究定向,忽视了本土心理学与现实民众的心理契合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也曾关注文化小传统层面,但是却对文化小传统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关系缺乏明确的理论自觉。然而问题是,惟有自觉地进行文化小传统的研究定向,进行细致的、多样化的心理资源挖掘才有望实现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新生。    相似文献   

8.
"小津电影"是日本电影史上的奇迹;是传统性与现代性唱和的典范;也是日本电影研究中恒在的课题.以"小津电影"的代表作<晚春>和<东京物语>为对象,考查"小津电影"的风格特征.民族性与现代性表征等指标,揭示"小津电影"的发展演变与审美魅力是"片论"的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一个国内市场的经济学模型,来阐释美日两国电影产业之间不断变化的竞争平衡关系,可以验证如下假设,即日本的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减少是因为对美国电影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对日本本国电影的消费速度。根据美日媒体产业发展的数据资料(1955-2000)得出的结论支持了这一经济学假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本土电影的类型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转变导演观念、借鉴好莱坞经验、提高剧本创作、首选发展喜剧片、恐怖片这四个方面谈中国本土电影类型化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影衍生品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衍生品产业是发达国家电影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与成功模式,而我国电影衍生品市场的极度不完善,盗版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欠缺是制约我国电影衍生品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电影衍生品产业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是商品化权,确立商品化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促进我国电影衍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心理学史与中国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以内发性本土化原则为指导,以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和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多元化的态度。中国心理学史以外在逻辑原则为主导原则,以中国心理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研究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价值,这构成了二者契合的前提。中国的本土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建构科学的中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13.
《南都学坛》2017,(2):59-64
在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民族性的问题需要再次被提及。在电影产业化语境下,我们应当尝试将类型电影经验与中国民族性特征相融合,同时还应对电影民族性有更具开放性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和更新是中国电影民族性的表现;关注和反思中国社会现实也是电影民族性的体现;传达当前社会人们共通的情感体验,同样是建构中国电影民族性的有效方式。中国电影民族性的建构,不但可以为中国电影打下牢固的文化根基,也可以强化本土观众对国产电影的认同,有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对于香港地区的电影创作及理论研究,通常都独立于中国内地电影理论创作研究框架之外。然而事实上,香港本土的电影学术研究不仅与大陆的电影研究联系紧密,是中国电影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其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贴近电影创作,东西文化杂陈,研究视野开阔,又成为中国电影研究体系中最具个性的一环。从电影初到香港并出现相关报刊伊始,历数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出版物、电影研究、理论派别、阶段性特征等,以期描绘出20世纪上半期香港本土电影研究发展的面貌与特征。  相似文献   

15.
科技理性作为现代化观念谱系中的基础内核,以革命性的能量重塑了现实社会的基本结构。同时科学技术的演进也为电影的工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技术动力和时代脉搏,而由科技理性造成的现代性内在断裂也进一步激发了当代西方电影对于社会风险的反思能力。因此以科技理性与社会风险间的关系为理论视角,并通过透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间的复合结构来厘析当代西方电影所呈现出的科技风险叙事的四种面向,不仅能深入发掘西方社会潜在的风险症候,而且也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叙事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6.
移植于欧美的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遭遇了"水土不服",出现所谓的"绞溢"病象,究其原由主要是其本土化是以欧美为中心的,还是一种调整本土实际填充欧美框架式的发展。对此,可以尝试沿引土生化的概念,即发展一种以本土为中心,与本土实际相契合的内生性社会工作。以此概念为依托,构想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可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自我殖民化、本土化和土生化,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出土生化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在尝试阶段从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电影指称的形成和确立、电影的摄制等方面可见明显的文学元素。中国电影是在对文学作品的转录和改编中起步和发展的。中国电影的尝试期与文学的变革期恰好发生契合,这种契合给二者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语境。此际,中国新文学力主破旧立新,而中国电影一方面极力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养料,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独立诉求,使得二者在深度交融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间离。这种交融与间离既推动了二者的发展和成熟,也给中国文学艺术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是决定电影类型研究兴衰沉浮的关键因素,电影类型研究的变化与转向往往也是社会文化语境变迁的反映与折射。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功利性、实用性转向学术化、专业化;从注重社会教育功能转向关注娱乐功能;从学习西方的类型理论走向了民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具体发展历史也决定了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首先,目前,制约我国电影类型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本土电影类型理论的缺失;其次,如何实现西方类型理论的中国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最后,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应关注一些世界电影类型研究中的共同问题,应该具有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将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作为世界电影类型研究的一部分,对世界电影类型研究上面临的共同问题,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电影明星的国际化之路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其深层背景则是中国电影自身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位置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是走出国门,闯荡欧美,而在国际影坛上能留存一席地位的凤毛麟角,这一集体性行为的背后,则折射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电影以及电影人急切地试图与世界对话的愿望;80年代、90年代之交,中国电影明星国际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身的表演与本土电影文本及社会文化语境的结合,以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影片作为载体,以其在国际电影节这一平台的亮相及获奖为标志性符号,使演员走上国际影坛,巩俐作为依赖本土电影制造的国际明星,成为这一中国电影明星国际化方式的典型个案;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明星的国际化之路则呈现出多样性特质:一方面,章子怡、余男等依然沿袭着巩俐的国际化路径;另一方面,数量更多的明星则依托一些投资巨大的合拍影片,通过为其添加中国元素的方式,为本土电影市场提供一些“特别制作”的影片,其背后,则是好莱坞对于巨大而潜在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觊觎与强势介入。  相似文献   

20.
武侠电影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蕴涵了浓郁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是国家的文化名片。武侠电影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对策是:武侠电影内容要根植于本土文化,注重传扬中华传统思想;武侠电影创作要注重影片质量,塑造国家正面形象;武侠电影传播要把握时代节奏,展现中国创新精神;武侠电影发行要拓宽渠道,树立武侠电影的品牌意识;武侠电影发展要渲染中国元素,增强中国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