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西周金文和周代文化考古的成果,结合文献研究,可发现老子在西周担任过柱下史职务,就是御史,后改任收藏史,负责盟誓、法律法规的管理工作,都是司法职事。晚年,他著《老子》一书,其中充满了批判精神,也包含着丰富的法律哲学和思想。他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天下有道,法制理想是善政爱政,提倡做人、为政都要“正”,认为战争和犯罪的根源是社会的不公平。老子很多的法哲学见识,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至今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思想中包括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门类齐全的法律思想。老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自然法思想的智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笔者将尝试用以老喻老,以儒喻老,以今喻老,以法喻老等方法,从法学流派、实体和程序法学等几个方面论述老子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不断走向世界,外资企业也大举进入我国,这使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而复杂的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基本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其所著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中提出的守柔思想,包括守柔的根据、守柔的意义、守柔的目标、守柔的原则和守柔的思路,对于我国弱势企业制定适宜的战略以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制胜,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守中的中不是中间位置的描述性、客观性判断,而是行、成、好、适合、适当的评价性、主观性判断,守中是具有价值导向的方法论。老子坚持反者,道之动,守中就是守道,也是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具有否定的意义,而且这种否定是辩证的否定,也就是有肯定的否定,并不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较低层次的部分,并以此肯定较高层次的部分。守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然、道、无为,二是柔弱,三是静虚。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精华,在他们所处的轴心时代是领先的。守中过于强调消极面,其实是守住消极的一面以图达到最终的积极结果,完成反者道之动这一辩证发展过程,这无疑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赫拉克利特与老子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拉克利特和老子都生活在生产力落后、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他们的思想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差异,他们的思想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道”与“逻各斯”的本质差别和和谐观的根本不同。该文拟对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这两位著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认为老子具有"法律虚无观","反对一切人定法"。其实老子反对的只是当时人定的恶法,而非一切人为制定的法律制度。老子在反对诸多人定法的弊端,批判当时法律现实的同时,还对人定法的建制,有着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不断走向世界,外资企业也大举进入我国,这使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而复杂的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基本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其所著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中提出的守柔思想,包括守柔的根据、守柔的意义、守柔的目标、守柔的原则和守柔的思路,对于我国弱势企业制定适宜的战略以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制胜,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道德经》中,"不争"共出现8次,与之涵义近似的还有"知足"、"知止"、"不敢为天下先"、"无为"等,它们亦频频出现于《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不争",并没有反对斗争,特别是反对为了推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思想斗争、社会政治斗争等的涵义;把老子的"不争"说成是反对斗争,特别是"站在没落奴隶主立场上",反对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者和剥削者的斗争,是对老子思想的严重误解.  相似文献   

9.
老子既不是没落贵族,也不是自由农民,而是属于春秋时期刚刚分离出来的士阶层。他的学说以治国为目的,以无为为方法,反对包括智慧、知识、法令、审美、艺术等等在内的一切人为的文明,追求一种自然、朴拙、与道合一的至美。老子学说包括其美学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极大影响,老子美学是我国美学史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古罗马法律思想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罗马法律思想史实际上是一个学习、传播、应用希腊自然法思想的过程,但是罗马人富于创造性,他们不仅创建了"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这是古代西方法律文化的最高成就,而且在法律思想上也超越了希腊人狭隘的城邦观念,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2.
"大音希声"的原初含义是对有声之"五音"的否定,最完善最完美的"道"之"大音"是无声的,需要借助我们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把握.同时,"大音希声"又是以"道"的自然本色、不事人工雕琢的精神对完美至上音乐的一种追求与界定,是崇尚自然纯朴的表现,对音乐欣赏和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大音希声"还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折射,对于我们的品格修养具有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比较老子"无为"思想和西方自由放任学说,我们可发现两者在许多方面表达了同一思想,但也有不同观点,并导致不同结果.我们在打碎计划经济精神时,可以同时从自己的传统和西方文化中获得教益,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敦煌本《百行章》看唐初的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法制思想,主要有两大特征,即仁刑恤典和厉行法制。对此,学者们多从正史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析。而从敦煌所出唐代蒙书《百行章》所述内容同样清楚地显示了唐初的法制思想的以上特点。这一研究可以起到补充正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列宁从不同角度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进行了阐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经济政策实质观。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不同角度看具有不同的内涵,探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应在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同时新经济政策还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法律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宋代法律思想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贯穿有宋一代始终的生命线。随着宋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变迁,宋代法律思想也与时俱进:从宋初的体恤民情、重视吏治,中经王安石变法开始利义均重、积极以法律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南宋时期既注重保护商人的合法利益又注意适应社会发展。宋代法律思想的演变对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进行法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法制思想的形成、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其原则和内容也极为丰富,并且从第二次国内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至今,一直是我们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的一些错误,而否定其法制思想的存在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基层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增强基层干部法治思维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执政和适应法治环境日益改善的必然要求。应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素养;应加强权力制约监督,营造基层干部的法治氛围;应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