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城邑制度,并对其价值进行了判定.根据高句丽山城遗址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遗产保护理念,提出了高句丽山城“大遗址群”的新概念,为其整体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最近10年间考古人员以汉江流域一带的高句丽山城为中心持续展开了发掘调查。这一地区的高句丽山城与中国及朝鲜境内的高句丽山城在形制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其中差距最大的是周长300 m以下的小规模军事遗迹。在韩国把这些遗迹与山城区分,另称"堡垒"。这些"堡垒"的构成为城墙与附属设施、城内建筑物等。  相似文献   

3.
宫殿赋是了解唐代以前宫殿建筑的重要资料,现存作品主要集中在汉魏时期.赋文对宫殿群的建筑形态、布局、建筑时间、地点以及建筑过程、主要用途等的交代和对梁架结构尤其是斗拱、天花、藻井等建筑构件及其雕饰彩绘的描述,不仅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也是宫殿考古和复原的重要依据.尽管由于赋文描写的类型化特点和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我们很难得到不同时期宫殿建筑的个性化资料和更多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但却有助于我们对宫殿建筑思想、整体特点和美学追求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以清初、清代中期沈阳故宫各主要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建筑格局、建筑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沈阳故宫宫殿建筑是以中原地区传统的宫殿建筑为本,使用汉族工匠和传统材料、工艺而建造,宫殿建筑将满汉文化融合一体,反映了满族发展进程中对汉族文化的继承与兼容。  相似文献   

5.
云天 《老友》2012,(1):56-58
首尔 韩国首都首尔是朝鲜王朝500多年的古都。古代朝鲜的百济王国、高句丽王国和新罗王国、高丽王朝都曾在此建都。首尔市中心区的山丘自然公园位于约265米高的山上.山顶上矗立着约236米高的电视塔,在此可鸟瞰首尔全貌。历代王朝在首尔修建了许多宫殿,故首尔义被称为“皇宫之城”.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七月间,笔者访问了辽宁省盖县朴家沟大队、本溪县朴堡大队、吉林省舒兰县朴家屯等地的朴氏居民。他们都是明清之际,从朝鲜迁入我国东北的朝鲜人的后裔。盖县朴家沟大队是个山乡,南离县城七十里,离熊岳城七、八里,距长大线十五里,附近有高句丽山城遗址。  相似文献   

7.
凤凰山山城     
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凤凰山,是省内著名风景区之一。在凤凰山东南侧,还有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山城。凤凰山山城,亦称乌骨城,乌者黑也,凤凰山山石多呈黑色,加之遍山青松,更显重了黑的浓度,山又有大地骨骼之说,故名乌骨山。城在山中,曰乌骨城;江在近处,曰乌骨江,皆因山而起名。凤凰山山城曾是高句丽在辽东的重要军事战略据点,其规模和重要性均在辽东各山城之上。  相似文献   

8.
建筑装饰是建筑与美术的完美结合,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是黑白相间的江南民居,都体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装饰风.灿烂的装饰艺术诞生于无数未知姓名的工匠之手.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界关于高句丽有“回葬”习俗的见解存在一定问题,笔者认为长寿王迁都平壤前高旬丽并不存在回葬之俗,国王应以都城为“家”,死后不可能葬于远离都城的地方,虽然长寿王在生前曾为自己在故都国内城建筑陵墓(将军坟),但其死后却安葬于新都平壤。同样,国内城的“五盔坟”4号坟亦不是高建武之陵墓。至于用移居唐朝的高句丽上层人物的“回葬”来证明这是高句丽固有之俗,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移居唐朝的高句丽上层人物的“回葬”,是“入乡随俗”,泉献诚、泉毖之归葬于洛阳北邙“旧茔”,是唐人的习俗。  相似文献   

10.
夫余高句丽是殷商末期北上的殷人的一支,居住在夫余(附禺、鲋鱼)山北,因此称为北夫余或者北夫余高句丽。以禺为中心分为四方附禺,北附禺信奉的神祇为禺强,神形和黄帝相似,因此高句丽认为自己出自传说中的黄帝。周穆王北征,对附禺采取怀柔亲和政策,因此高句丽尊为始祖,邹牟王就是周穆王,也叫好大王。所以,从汉代到明代关于高句丽的神话传说始终都是黄帝子孙、出自殷商、成长在周这样的组合方式与表达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句丽政权构建是以五部为基础的,即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五部共同组成了早期高句丽地方统治的国家形态。随着高句丽政权构建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对外的征伐、领土的扩张,五部制度逐渐成为阻碍统治者对于加强国家权力管控的掣肘,为了适应国家政权发展的需要,高句丽逐渐形成了新的地方官系统,在五部控制的地区外设立地方官。由此,形成了高句丽独特的五部与地方官并行的行政建制。伴随着高句丽早、中、晚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治特点。高句丽发展的每个阶段,五部与地方官制都表现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末,南方匠人雷发达应募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从这时候开始到清朝末年,大清朝主要的皇家建筑如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避暑山庄……大量工程都是雷氏家族负责的。“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是人们对这个清代建筑世家的最高赞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分析《三国志》高句丽传中的王莽朝记事开始 ,采用逆推论证的方法 ,通过对有关王莽朝高句丽记事的诸史料的辨析 ,论证王莽朝记事中的高句丽侯与塞外之高句丽国无关 ,是玄菟郡高句丽县之侯 ,进而究明此句丽侯与古代之“句丽”的关系 ,并论证“句丽”早于朱蒙之高句丽前存在于辽东地区 ,《三国志》高句丽传中的高句丽是沸流国国王松让或其后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期朝贡关系对高句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与南朝、北朝双方的朝贡活动非常频繁。大密度的朝贡往来,不仅使高句丽与南、北朝建立了政治上的关系,而且也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这对促进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秦雍都的城市轮廓是不规则的方形,有外郭城和城壕。城内规划布局整齐,按照“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城市规划思想布设宗庙、宫殿、市场等标志性建筑,建筑呈左右对称状,城市有了中轴线。雍都的城市形态在我国都城规划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从公元前三十七年建立政权,至公元六六八年被唐朝所灭,七百余年中,高句丽统治者或受外部势力所迫,或鉴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曾几易其都。高句丽的几次迁都,均对其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史书记载,前三十七年,高句丽始祖朱蒙从夫余王室逃出,历经艰险,南下至纥升骨城,“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  相似文献   

17.
对于高句丽的研究,有两个问题需要加以探讨:一个是高句丽南迁朝鲜半岛,另一个是隋唐征伐高句丽的性质和原因.高句丽南迁原因有二:一是忽视与公孙氏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互相攻伐,造成双方共同削弱.其结果是公孙氏的灭亡和高句丽的孤立;二是公孙氏灭亡后忽视了与曹魏的关系,使高句丽不得不南下寻求生存空间.隋唐征高句丽的性质,由高句丽政权性质及其所占地域决定.高句丽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所占之地为汉四郡,故战争性质即为统一战争.战争原因,从隋看,是由高句丽侵隋所致;从唐看,是由高句丽侵新罗,新罗求救于唐,唐为制止高句丽的行为和稳定朝鲜半岛和平局面所致.  相似文献   

18.
丁谦曾提出高句丽国有二,著名的史学家金毓黻先生对此评价谓:“惟其谓有二高句丽,实为一大发现”。可是至今为止,这一“发现”引不起史学界应有的重视,研究高句丽历史只致重于研究朱蒙所建之高句丽,而对古高句丽鲜为探讨。这种状况是有其缘由;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把前后高句丽不加区分地,概当朱蒙高句丽混合载入东夷传中,正如丁谦所说:“高句丽(朱蒙高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阐述莲花纹样在高句丽建筑天花、墙壁、梁枋、斗拱等部位装饰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并深入探求高句丽人在建筑装饰中广泛使用莲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比较建筑与船舶建筑在造型美学方面存在同构现象的基础上,从宫殿船舶建筑、民用船舶建筑以及军事船舶建筑三种表现形态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对船舶建筑美学的至关重要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