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承传播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以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赡的区域——浙江为例,提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平台要素包括海洋非遗资源的采集、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展示;同时应发挥政府为主导、建立融资管理和加强传播宣传等策略,管理与运营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水族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立、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双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扶贫开发、生态博物馆建设等方面,探讨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大国,合理区分、科学划归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和分析我国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方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方法的思路与原则,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重构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是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科学保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省内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以政策法规为根本保护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市场、产业相结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要深入开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内涵,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强化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品牌与形象,坚持"活态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杜绝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沿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方面还不健全,通过对中国西北和西南9省市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分析,结合国际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保护经验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应转变立法理念,由政府本位转为社会本位,加强私权保护机制;对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转化进行探讨,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兼具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共享化价值;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属性,在赋予传承人知识产权的同时还应赋予不同的权利范围,均衡处理社区与群体之间、公众与传承人之间的利益诉求;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许可制度,明确传承人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利用发展文化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加大政府、企业、公共组织的基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完善传承人权利救济机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保护基金、公益诉讼等特殊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五大问题,分别是:传承人、专业管理人才和研究梯队不健全;保护机制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不健全;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基金匮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六项保护建议: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对各级保护名录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在地地区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作为其保护开发的重要手段,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三个角度进行,并采用指标细化评分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评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研究价值。对齐齐哈尔丰富、多元、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而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有很多优势。可以从博物馆功能和优势的发挥角度,探讨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原则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时代图书馆功能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描述,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文章接着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图书馆在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如何在信息化社会拓展数字图书馆的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1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族、苗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成效显著,但是,湘西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只有真正努力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才能上一个新台阶,也才能真正守护住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将多媒体数字技术应用于关中西部非遗的保护中,分析了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数字处理、数字展示与传播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并结合关中西部非遗的剪纸、泥塑和社火实例构建了数字化保护平台,探索数字多媒体技术视域下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模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对于具体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来说存在本真性问题,而对其他人来说具有共享性特点。对于这些文化属性的准确认识,可以为我们解决人类社会文化发展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重要差别就在于共享的可能性的差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恰恰在于借助这个文化规律,为人类社会寻求一个超越物质独占、消弭由物质独占造成的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纷争,并成为推进人类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世界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入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特点,以及介绍了云南、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的经验,着重论述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律保护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参照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状况,认真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制定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
百色市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市之一.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百色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得到初步建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百色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还相对单一且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探索更丰富、更多元化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如影视保护与开发模式、小型专题博物馆保护与开发模式、节庆文化保护与开发模式,让百色市已挖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焕发出更灿烂的光芒,深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挖掘与整理.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人本寓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长期存在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实践活动的公共产物。从非物质文化到通过社会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最经济、可持续的方式来延续共同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根据文化的人本寓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并不直接体现于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属性上,而是体现在与日常生活以及外在客观力量的关联互动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赖于国家在场提供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而国家也必须迎合文化符号的运作规律,特别是日常生活作为文化传承发展场域的必要存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主体间的自觉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的连续性和创造力,从而也能克服国家在场的客观性缺陷以及文化主体可能缺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基本形成体系,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远不及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参见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Declaration of Istanbul).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生态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的减少.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无论是立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入手,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的关系,进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并提出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的权利种类,重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