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国家标准LEED认证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一。本研究以成都万国数据中心的景观设计为例,结合地域文化提炼的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充分的融合并延续风格,在LEED认证下的景观设计遵循场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与建设过程运用新材料、新方法以及新的管理和许可规程;设计以植被为主,防止热岛效应。雨洪利用借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下渗为主,适当回收;先下渗净化,再回收利用"设计,合理拦蓄雨水资源,并科学利用绿色电力和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对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被广泛认可并实施,但绿色住宅运营缺乏系统性管理,亟需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住宅满意度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框架模型,以推进绿色住宅建筑的实施落地.本文在调研国内外住宅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和云模型结合的评价方法.利用数据的冲突性,通过CRITIC方法为27个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结合云模型的逆向云矩阵和数字特征的算法,生成评价云图和综合云图,云图经过雾化对比直观展现出对绿色住宅小区的满意度评价.本文以成都市LEED铂金级绿色住宅小区项目满意度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仿真评价结果反映了绿色住宅小区的满意度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因此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而对绿色建筑的评价就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作者首先介绍了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接着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了如何实施评价的四个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然后通过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技术工具,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并详细地介绍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步骤和公式等。最后建议在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把全生命周期评价引入中国绿色建筑,以促进中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完善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消费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领域的表现。我国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绿色税收法律制度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企业法律制度中缺少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制度;政府采购法中缺乏政府采购绿色标准;绿色认证系统混乱;缺乏绿色消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因此,应完善与绿色消费相关的税收制度;完善企业行为法律制度,促进绿色营销与绿色消费;完善政府采购法,促进政府进行绿色采购;完善保护绿色消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建立完善的绿色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6.
以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市之间的宏观与微观关联,分析了我国建设绿色城市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应于绿色建筑的节地理念.  相似文献   

7.
比较《华盛顿协议》成员工程教育论证制度和各自特点,并比较美国工程教育评估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与“卓越计划”,分析AB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借鉴《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内容和标准条款,提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程教育专业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绿色金融逐渐引起中国学者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绿色金融制度体系作为该新兴市场发展的重要规则指引,主要从标准制度、披露制度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影响绿色金融推动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效用。研究发现:中国当前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存在绿色项目认定统一标准缺失、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配套激励机制力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基于以上分析,该文建议借鉴国际绿色金融制度构建经验——《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标准体系,TCFD框架信息披露倡议和差异化资本要求激励机制,以“无重大损害”为原则完善我国统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具体而言,定期修订配套绿色标准以引导棕色项目绿色化;建立渐进式强制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允许企业以“不强制执行即提交报告”方式披露环境信息;完善以市场激励要素为主导的系统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已日趋规范和成熟。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在不断修改与完善,尤其是在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表明其与其他会员国的认证标准已具有了实质等效性。本文逐一对照解析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探讨我国工科专业内涵建设的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总体上观照《营造法式》的思想内涵,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宋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地位。《营造法式》总结了唐宋以前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的经验,并结合宋代建筑的社会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规范和建筑标准,因而成为元、明、清木构建筑的重要范本。当然,与西方的石构建筑相比较,《营造法式》所建立的木构建筑体系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限制的消耗大量森林资源以及健康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被《营造法式》上升到建筑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等问题,即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所逐渐暴露出来的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创新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瑞华 《南都学坛》2009,29(1):137-140
许多中小企业质量经营意识淡薄,培训和经费投入不到位;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奖惩机制不完善;检验工作不力,实施质量管理比重较低,致使产品竞争力低下。中小企业只有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培育优秀的质量文化;建立和改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奖惩机制;走出质量认证误区,动态贯彻认证标准;适应技术改革和市场变化,改善质量控制,实施质量管理创新,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低能耗的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危机及环境恶化的压力下,低耗能的绿色建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通过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评价体系的畅述与分析,针对我国绿色建筑目前所遇到的技术支撑力度不够、相关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建立区域绿色建筑节能数据库系统和加快绿色建筑立法等尝试性建议,希望能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存在四种绿色贸易壁垒——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绿色标志制度、绿色法规,对我国入世后纺织品、服装出口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是提高环保意识、发展企业的绿色生产、加强环保法规和标准建设、加强绿色纺织品的科研与开展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绿色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已经并继续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21世纪必将成为“绿色世纪”。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的外贸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扩大绿色产品出口的机制;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绿色产业;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研究国际绿色认证标准发展动态,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智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智能化而忽视融入绿色理念的问题,因而智能与绿色建筑一体化发展应是我国智能建筑在新时期发展的战略路径.根据智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建造特点,可以构建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智能与绿色一体化发展的体系结构.为推动智能绿色一体化发展,应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搭建智能绿色建筑产学研发展平台,制定智能绿色建筑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回顾绿色GDP核算在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历程,特别是我国2004年论证《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探讨了绿色GDP核算的对象、内容以及主要方法,分析建立该核算体系的困难.主要是环境成本计量较难处理和自然资产的产权和市场价格难以界定。最后,提出关于在我国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马爱国3月2日在北京表示,农业部门近期将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的工作,做好《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环境立法一直处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抉择中。法国于2014年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制定了《推动绿色增长之能源转型法令》。该法旨在寻求经济增长、能源系统与环境保护中的平衡,为环境立法的新方向提供了典范。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中的“保护优先”原则需进行限缩解释,环境立法应向“管制+促进型”过渡。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中,《低碳经济促进法》应为基本法。建议该法的制定应是一部经济法,以低碳行业发展的逻辑为基础进行立法,对能源、建筑、交通、金融政策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并实现绿色经济、低碳社会发展的行业导向性法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开放,教师教育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教育机构是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并非所有机构都可以培养教师,只有通过资质认证的机构才有资格培养和培训教师。构建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首先需要明确认证评估的机构、对象、人员、标准、模式、程序等内容;其次,在坚持形成性评价理念、协作参与理念和兼容性理念的基础上,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条件、教师候选人、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学实施、机构管理与质量保障、工作绩效和特色创新、环境与公共关系等九个方面建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指标体系,以期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20.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界定标准主要有两种:仲裁程序所适用法律标准和裁决作出地标准。后者为国际认可的主流标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第1条除规定了裁决作出地标准外,还确立了“非内国裁决”标准。我国立法中所规定的标准是仲裁机构所在地,与国际商事仲裁一般理论与实践不符,导致外国仲裁机构在我国进行仲裁存在障碍。只有将此类裁决识别为“非国内仲裁裁决”,法院才能寻求承认和执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