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本质要求.基于Tapio脱钩模型,对安徽省2001-2011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进行脱钩实证研究.通过计算脱钩弹性指数发现:2001年为强负脱钩;2002、2003和2006年脱钩弹性>1.2,为扩张负脱钩;2007年改变为扩张连结;其余年份则为弱脱钩.表明安徽省经济系统正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走低碳经济之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基于“脱钩”理论探索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相互关系,以此研究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碳排放普遍存在负脱钩,经济发展明显带动了碳排放的增加.笔者认为,各地市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提出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各地区政府都非常重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并且一直都在寻找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低碳经济模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内蒙古2001—2011年的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利用脱钩理论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短期变动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LYQ分析框架对2001~2010年间陕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弹性进行因果链分解并进行指标测评,结果显示,陕西省大部分年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弱脱钩的状态,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地区GDP的增长速度。研究认为,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碳排放增长速度的减缓起到了主要作用,而价值创造弹性是阻碍脱钩的主要因素,因此,陕西省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上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5.
截取山东省1999-2010年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数据,测算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能源碳排放量,分析山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通过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进行因子分解,定量分析各因子的脱钩影响力.结果表明,山东省碳排放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能源碳排放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多数年份中山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弱脱钩状态,碳排放受经济增长驱动较弱;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影响因子中,能耗脱钩因子的脱钩影响力总体为正值,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起主导作用,排放脱钩因子影响力较弱.这一结果反映出山东省节能工作已具成效,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但同时也说明山东省总体减排水平较低,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贡献有限.山东省应强化节能减排调控,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倡导和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测算广西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2005-2018年广西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结合TAPIO脱钩模型探究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8年广西农业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年均递减0.73%;农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技术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农村投资...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陕西1995--2009年人均CO,排放量与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利用EKC理论和脱钩理论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演变预测和短期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陕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长期之间并不符合EKC理论的倒“U”型假说,反而呈现出“N”型关系。同时脱钩理论进一步证明短期内二者之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脱钩,如1997--1999年陕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强脱钩”状态,2001年、2003—2006年二者呈现出“扩张性负脱钩”特征;进入2007年以后二者之间处于“弱脱钩”状态。所以,无论长短期都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陕西的碳排放量将维持继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筑业碳排放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能耗较高,使得建筑业成为了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基于STIRPAT模型估计的基础上,采用情景分析法,主要研究建筑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增长率与建筑业碳排放量、减排效果和峰值出现时间的关系。最后指出,提高建筑业相关的技术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以降低建筑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减少建筑业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2005—2018年安徽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LMDI方法将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的内在驱动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产出、行业结构、人口效应五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省工业行业碳排放量态势前期巨幅上升,后期逐步趋向平缓;(2)能源效率是促进安徽省工业行业碳排放脱钩的主要因素,经济产出是抑制碳排放脱钩的首要原因,其次是人口效应因素,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脱钩抑制效果最弱;(3)在整个研究期间,安徽省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脱钩效应经历由长期的弱脱钩转变为短暂强脱钩,最终进入弱负脱钩3个阶段.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安徽省绿色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家和省域层面研究低碳问题,相关分析比较宏观,难以发现具体市域经济实体内部存在的环境问题。针对具体市域,研究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脱钩状况可以为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应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武汉市1996-2008年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状况,同时分析了武汉市能源消耗现状及引致因素。结果发现1996-2008年期间脱钩值的剧烈波动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耗的波动;武汉市能源消耗的引致因素具体分解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提出了武汉市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强脱钩的政策建议: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实现清洁生产;合理规划武汉市人口数量,加快改进武汉市交通现状,实现城市生活低碳化;加强武汉市绿化带的建设,增加碳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认识安徽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区域低碳农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Tapio与LMDI模型对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4年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快速增长—持续下降—缓慢上升”三阶段特征;研究期内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说明安徽省农业低碳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和结构因素均对农业碳排放 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它们在研究期内的累计减排贡献量分别为896.51万t,341.62万t和253.67万t,而农业经济发展则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引发的累计碳排放增量高达1552.29万t.  相似文献   

12.
2005-2016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变化轨迹和LMDI效应显示,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经济水平效应对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其中效果较大的是能源强度效应,这是导致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安徽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中效果较大的是能源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源所产生依赖的变化趋势及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重庆市1978-2012年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数据为基础,根据IPCC提出的碳转化系数计算方法,探讨了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行了脱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34年来重庆市农业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3.53%,化肥施用和农业灌溉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区域微观层面上,农业投入产生的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趋势特征。从脱钩分析来看,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强负脱钩、弱脱钩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业的低碳转型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为厘清我国建筑业碳排放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对2009—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以“建筑业碳排放”为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了文献发文量、主要研究者及合作关系、发文机构、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研究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等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文献发文量在经历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后,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高水平研究成果不足;建筑业碳排放研究人员形成了核心作者群体,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主要发文科研机构中,高等教育机构占较大比例,未来校企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打造产学研“生态圈”;研究热点可归纳为建筑业碳排放核算、建筑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低碳建筑三个方面;隐含碳排放研究是建筑业碳排放研究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Tapio模型,利用1994—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并运用LMDI方法对影响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2000年之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趋于稳定的弱脱钩状态,波动性很小;能耗脱钩因子对工业碳排放脱钩表现出持续的正效应,对脱钩的影响力要远大于排放脱钩因子;能源强度下降是推动中国工业碳减排的关键,能源结构红利和工业结构红利尚未出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碳排放脱钩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不同效应进行了经济解释,并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将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变动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收入、人口、空间和产业四个部分,分析其在2012—2018年的物流业碳排放变动影响作用,并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物流业碳排放量的脱钩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对脱钩状态具有抑制作用,而收入城镇化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从整体上看,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物流业碳排放之间主要存在三种脱钩状态: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以及增长连接。2016年后,整体的脱钩状态趋于平稳,表现出弱脱钩的状态,但作为经济最发达的下游地区脱钩状态最不明显。最后,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设计智能物流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政策建议,以实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弹性脱钩模型探究福建省流通产业碳排放脱钩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福建省流通产业的发展未表现出显著的碳排放脱钩趋势,脱钩状态大致呈现"弱脱钩-扩张性耦合-扩张性负脱钩"的阶段性特征,存在复钩的可能。同时,结合LMDI分解项进一步发现:(1)流通产业的经济增长弹性对碳排放脱钩具有正向影响效应,是引致碳排放增长和限制流通产业碳排放脱钩的主导因素;(2)流通产业的能源结构相对稳定,对于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尚未显现;(3)流通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波动明显,对流通产业碳排放脱钩的影响较大,但同时也是抑制碳排放的关键要素。基于此,从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模、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碳合作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城镇化对建筑业碳排放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法将城镇化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效应、居民收入效应、人口密度效应和空间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各效应对城镇化不同阶段及各个省市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在城镇化由初级发展到中级再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效应和结构效应的作用程度均不断增强,不同的是前者具有促进作用(1 937.11万吨、12 941.27万吨、36 948.37万吨),后者具有抑制作用(-413.69万吨、-13 824.62万吨、-14 149.08万吨);其余效应的作用程度均呈现"倒U形"变化趋势,但是作用方向不同,其中居民收入效应(-180.41万吨、-1 862.58万吨、-522.86万吨)和人口密度效应(-298.85万吨、-5 303.46万吨、-1 538.78万吨)均具有抑制作用,空间规模效应具有促进作用(1 654.67万吨、13 750.80万吨、6 013.79万吨),技术效应则先促进后抑制(3 805.32万吨、32 526.22万吨、-9 053.30万吨)。(2)从空间上看,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效应在处于城镇化高级阶段以及初级、中级阶段的省市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贡献程度均非常突出(第一位或第二位);居民收入效应在经济发达省市具有抑制作用,欠发达省市仍具有促进作用,贡献微弱;人口密度效应仅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具有促进作用,贡献程度较小(多为第五位);空间规模效应在各省市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中级阶段的省市贡献较突出(前三位);结构效应贡献也非常突出(第一位或第二位),在各省市的作用方向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效应相反;技术效应仅在江苏、新疆具有抑制作用,在各省市作用程度差异较大。认为,政府应依据所处城镇化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低碳城镇发展规划和建筑业节能减排措施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更应重视农业领域的碳排放问题.基于农地利用、农田土壤、水稻种植和畜牧养殖四大类农业碳排放源,测算分析了宁夏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运用Kaya恒等式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驱动机理,并进一步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但增速逐渐趋缓;2)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劳动力因素对碳排放具有负向驱动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因素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强;3)2000—2019年宁夏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特征以负脱钩为主,增长连接和强脱钩的脱钩特性次之.总体来看,宁夏农业经济增速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农业碳减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对2006—2019年合肥市农业碳排放时序与组成变化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弹性模型分析合肥市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基于EKC模型原理结合岭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并运用Python3软件拟合三次函数对合肥市农业碳排放进行科学预测。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谷物种植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农业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主要有弱脱钩、扩张连续、强负脱钩与强脱钩四种类型,其中主要以弱脱钩为主,且现阶段有向强脱钩发展的趋势;未来10年,合肥市农业碳排放量将逐年下降。总体表明,合肥市低碳农业发展良好,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