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熊十力,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后摆脱实际的政治斗争,致力于传统哲学的研究,并写作了《新唯识论》,创立了以“会通佛儒”为宗旨的哲学体系。熊十力哲学,体系博大,玄理深奥,独具特色,不仅在30、40年代自成一家,而且经其弟子们的传扬,50年代后又在海外产生很大影响,成为了海外新儒家所一致尊崇的理论先驱。 如果以20年代初初创《新唯识论》至60年代初出版《乾坤衍》为标志,熊十力哲学前后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自然有很大变化,认清熊氏哲学的发展线索及其演变过程,无疑是研究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大儒熊十力的哲学体系包含着重要的人哲学和道德学思想 ,主要是本体主体浑融构架中的道德人哲学内蕴、性习互见构架中的道德学理念等。探讨熊十力的人伦哲学 ,不仅是熊十力哲学研究中的新课题 ,对于当代中国人伦精神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梦溪 《浙江学刊》2004,4(3):138-146
晚清唯识之学力谋重振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华学术传统中唯有佛学之唯识一派思辩程度甚高,可作为与西哲对话的逻辑基础.熊十力于此最具理性的自觉.<新唯识论>和唯识旧师的区别,主要是熊所建立的哲学体系具有新儒学的种种特征,而不是一个佛学的体系.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给以高度褒扬的是马一浮.1927年熊十力到杭州养病,请马先生为<新唯识论>作序,两人从此成为相契之好友.但熊、马的学术思想亦存在分歧.特别是后来围绕着复性书院的办学而交恶.但他们彼此仍有关切.1955年之后,不见两人具体的文字联系.  相似文献   

4.
“五四”以后的中国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但大多影响有限,很快就归于沉寂了。唯有发端于二十年代、成熟于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新儒学,却一枝独秀,终于成为一种声势浩大的学术思潮。五十年代后,新儒学思潮又在海外得到传播、发展,衍生出第二代、第三代代表人物。在新儒学思潮后来的发展中和有关新儒学思潮的研究中,熊十力在新儒学阵营中的地位变得愈来愈突出了。这似乎不能仅仅归结于某些外在的、偶然的原因,例如其弟子在海外的传扬等等。就总体来说,熊十力哲学确实最典型地体现了新儒学的一般特点,也只有在他那里,新儒学才具备了严密的体系和宏大的规模。有关哲学的性质、功能、特点的探讨和对中西哲学观的比较研究,是制约着熊十力全部理论体系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探求熊十力及新儒学其他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希望能够对目前正在展开的有关哲学的性质、功能、特点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实现了中国哲学系统化的完整形态,它以“不二”的逻辑主线建构了一个典型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本文从体用不二、辟翕不二、心境不二、性习不二四个方面探讨了熊十力“新唯识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古代史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读《刘知几评传》华剑唐朝刘知几是古代一位杰出的史学理论家,所著《史通》是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学术界对于刘知几及其《史通》的钟情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且愈益深浓,但是,系统全面的研究专著却并不多见。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  相似文献   

7.
一册近二十万言的《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川端康成评传》(叶渭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在手,先是迫不及待地流览跳读一遍,继尔是一番细细的品味。掩上书卷,掩不住满心的喜悦。笔者曾经在评介李芒先生的《投石集》时谈到,“《投石集》的出版或许是个象征性信号,预示着多年研究日本文学的一代学者已经迎来结集出版个人评论集的成熟阶段。”叶先生的《川端康成评传》(以下简称《评传》  相似文献   

8.
仓修良教授和其弟子叶建华副研究员共同撰写的《章学诚评传》一书,作为本世纪我国规模宏大的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种,由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该书洋洋36万余字,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章学诚生平事迹和学术思想成就的...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5,(6):7-14
乾坤并建说是船山易学的大宗。熊十力肯定船山的易学思想颇多精义,但对作为易学纲宗的乾坤并建说,却批评其有二元论之失,并且分析了造成此失误的原因,即船山未能体悟孔子体用不二之旨。熊十力误解船山乾坤并建说为二元论,源于他对"体"、"太极"、"并建"的理解都不同于船山,体现了他的心学立场。熊十力的这一看法在现代新儒家中很有代表性,其弟子牟宗三、唐君毅等都承继师说,基本立场未脱于此。直至曾昭旭、林安梧,始肯定船山乾坤并建说,并以为此说能为牟宗三之后的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0.
陈其泰教授长期从事史学研究,已撰有《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清代公羊学》、《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梁启超评传》等书。最近又出版了《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增订版)、《史学与民族精神》(均由学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两部新著。这两部著作突出地反映了作者在史学研究领域转换视角,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史学进行深层次的开掘和现代的审视,并取得了极具价值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刘一楠 《探求》2015,(1):30-34
新中国成立后,以熊十力、梁漱溟为代表的大陆新儒家,试图从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思想资源,诠释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认识,但两人的观点又有分歧,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辨析表明,熊十力更注重对社会主义建设秩序即儒家"外王"探讨,梁漱溟则强调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对人心"内圣"的激发。这种"内圣"与"外王"之争,彰显出两人各自融贯"道统"与"治统"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觉,也为当前加快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诗界人杰的塑形———读刘珂《牛汉评传》李培坤戴丽英诗人牛汉,是“七月诗派”的一员骁将。《牛汉评传》(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活的牛汉诗情录。它以其诗歌创作为基线,以诗作包孕的艺术人格为核心,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相应的心态,旁及同时代、同题材、...  相似文献   

13.
宋洪兵 《求是学刊》2013,40(5):14-22
历代儒家往往视法家人物为其思想敌人而痛诋不止。以学派立场为归属的研究和判断,极容易出现意气用事以及以态度之争代替观点之争的趋势,实难对法家人物及其思想做到"了解之同情"。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熊十力,本着学术的良知以韩非子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出发点,对韩非子人格做出高度肯定的同时,也从各方面深刻剖析了韩非子思想中的真意,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发此前儒者之所未发,足堪为后来研究法家及韩非子者借鉴。熊十力这一现代大儒的"韩非论",不仅在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学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当今学界反思韩非子研究以及在评价古人如何做到"了解之同情"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熊十力哲学"归本大易"。这既有时代赋予的意义,也是体用不二哲学的必然选择。其易学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其起着支撑、架构的作用:在"体用不二"易学本体论的统率下,展开"乾元性海"的易学心性论、"乾坤心物"的易学宇宙论、"翕辟成变"的易学方法论。可以看出,易学成为熊十力向现代哲学转向的通道。但这样的转向仍预设了某种"现代性"的前提,而这就淹没了其"体用不二哲学"的灵动性。因此,我们要寻求一种当代的视域。  相似文献   

15.
<正> 历时三载,几经曲折,由于当代青年女作家、评论家、以及有胆有识的编者通力合作,不懈努力,《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以下简称《评传》)终于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了。这部《评传》,涵盖广阔,装帧精美,是一部特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和理论深度的当代中国青年女作家群的集体评传。过去一些作家的评传,从作家出生(甚至追溯到乃宗乃祖的历史)到作家谢世,生之欢乐,死之悲衮,横的、纵的,庄重的,谐谑的,大处落墨,涓滴不弃,洋洋洒洒,动  相似文献   

16.
杨国荣,1957年生。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4-1995在牛津大学访问研究。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著作有:《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1990)、《孟子新论》(台北,1993)、《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1994)、《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台北,1995)、《心学之思》(北京,1997)、《理性与价值》(上海,即出)、《胡适与中西文化》(合著,成都,1990)等,另有论文100余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在本刊友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掩卷思来意犹浓──读《在历史的关节点上》谭宗远乍见到《在历史的关节点上》这本书,不禁想起过去读过的《关键时刻》一书。那是美国人编撰的一本人物评传,勾勒了从苏格拉底到罗斯福共15位外国名人的画像。中译本前言指出:“原书编者规定了一个写传记的准则,就是要...  相似文献   

18.
信息     
唐都学刊,1989年第1至第4期的论文受到转载、摘登、题目索引的部分情况: 1、朱虎成《杜牧研究的新收获—读〈杜牧评传〉》唐都学刊,1989年第1期。陕西人民出版社《品书粹集》,1990年11月版,P588-591.全文收入。 2、国强,洁芒《韩信为什么会发展到谋反这一步〈淮阴候列传〉辨诬说质评》唐都学刊,1989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9.
潘富恩、徐余庆师生第三度合作的结晶——《吕祖谦评传》(以下略作《评传》),作为匡亚明先生主编的大型学术工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种,前不久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了。这是近年来国内有关宋代思想史研究,更确切地说是南宋“浙东学派”研究所获得的一项重大成果。(一)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又是个造诣颇深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卒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为别于乃伯祖“大东莱先生”吕本中,又有“小东莱”之号。溢曰:“成”,学者亦多尊之为“吕成公”。吕氏祖籍山西,后世屡迁,北宋时曾居安徽寿春、河南开封等地。靖康之乱,宋室南渡,曾祖吕好问亦携家南徙,至婺州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有一天我问沈有鼎先生,有没有见到支那内学院的不定期的学术刊物《内学》,其中有一篇熊十力先生的文章——《境相章》。我说:“文章表现了熊先生的分析能力强极了,深刻细致极了。”有鼎立即很表兴趣地说他看到过那篇文章,真是好文章,并且表示以不及见到全书为恨事。我第一次见到熊十力的名字时,我在苏州,是东吴大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时在一九三二年。我订了一份《大公报》,报上载有马一浮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