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传统的礼貌研究大多局限于“说话者——听者”的两方交际框架中,当前的后现代礼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方语境中的面子维护和威胁行为,但受到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的影响,大多仍然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不)礼貌现象.对英汉语语料的分析表明,多方交际中话语角色的分配和识别也是说话者和听者实施(不)礼貌行为的交际策略.说话者可以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角色分配手段来维护或威胁听者的面子,或增强/减轻面子威胁和维护的程度,而听者可以通过识别或拒绝识别自己的话语角色来实施对说话者或其他听者的(不)礼貌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会话中,前置语列中的"礼貌系列前置语列"是一种礼貌策略,当谈话目的内容是威胁听话者"面子"的言语行为时,说话者为了减轻该言语行为对听话者的"面子威胁程度",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文章运用合作原则、礼貌理论分析前置语列的使用原理,总结得出"礼貌系列前置语列"中较典型的有道歉型、谦逊型、理解型这3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一项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文章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出发进行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交际语境的顺应性选择.恰当地运用语言顺应论,有助于说话者保全面子,维系合作关系,遵守礼貌原则,有效地实现其交际语用功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英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因此在学习语言时,就不能不同时学习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免产生“社交语用失误”.“策略准则”是根本的礼貌原则,因为策略准则强调的是调整礼貌程度,把给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话语是礼貌还是不礼貌的标准,交际中可以将其划分成礼貌扬升抑降和不礼貌扬升抑降。礼貌原则是对Grice的合作原则的有益补充,在具体的汉语场合中,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解释说话者抬升自我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用模糊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促成礼貌话语生成的重要手段。从“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和:面子理论:(Face-saving Theory)的角度看,应用于礼貌现象中的语用模糊的功能主要包括缓和语气,以示友好;避免争执与贬损;使态度观点模糊化,避免强加;填补词汇空缺,避免尴尬;删繁就简,避免拖沓冗长;避免错误,维护说话者面子;掩饰知识欠缺,维护说话者面子等。  相似文献   

7.
礼貌是语言和文化的产物,社会文化的不同赋予它不同的方式。西方礼貌理论中较有影响理论框架当属利奇的礼貌原则(PP)和列文森的礼貌策略(PS)、两种理论对礼貌的内涵及外延做了较为系统深刻的研究,对不同文化领域的礼貌研究都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从文化角度对礼貌原则及策略作以阐述,并分析其认知模式的内涵,对于语用原则的话语意义作出理解。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礼貌策略在礼貌连续体上呈现阶梯状态。根据Scollon&Scollon的礼貌系统理论,权力(P)和社会距离(D)决定了礼貌系统。话题因素和即时语境因素对Rx值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言语交际参与者所选的礼貌策略值相对于礼貌系统的偏离值上。在同文化和跨文化背景下,通过考察访谈中言语交际参与者对礼貌系统的偏离值,可得出Rx值的变化趋向和Rx值的相对变化强度。  相似文献   

9.
英汉礼貌差异与礼貌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中外学者对英汉礼貌现象的研究成果,比较了英汉礼貌现象和礼貌准则的异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围绕英汉文化冲突较大的敬谦辞、亲属称谓语、日常礼貌用语、对称赞语的反应等几种礼貌差异,结合英汉、汉英翻译实例,探讨了实现礼貌对等翻译的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关于礼貌的研究很多,但礼貌原则无法对不礼貌现象作出系统的解释。而关于不礼貌的研究甚少。Culpeper提出了与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相对应的不礼貌策略框架以及不礼貌回应策略框架。该文探讨这两个框架在《老友记》中的体现及不礼貌策略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旨在更好地理解《老友记》中及日常会话中的不礼貌。  相似文献   

11.
Accothe to the Coope~ Principle Put to~ byGrice, the users Of ~ in commbocation uSuallyhave the desks to ~ eaCh other and ohaerVe the,four ~ of ~ ~ye ~or: Quality~, Quantity ~, Re~ ~, and ~. HOWeVer, ace de ~ theSe ~ intentionally, ~lug ~ in an indimet way tOoonv. the intended ~. It is adnly for politenessthat s~ tend to all informly.As B~ and ~son (19gr:70) notes that "POliteness is not only the main~ Of i~ng ~ Principle, but also can beconveyed exaCtly by these iffonging ~.,, Bine a…  相似文献   

12.
礼貌的顺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程度四个方面对礼貌现象的考察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礼貌的顺应性是指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交际者根据语境变化选择适宜的礼貌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忽视礼貌的顺应性是礼貌原则存在不足之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英、汉礼貌原则作一简单介绍并进行分析、比较,以寻找英、汉民族在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上存在的语用差异及成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礼貌的概念及其原则、面子论及礼貌策略,同时结合商场英语情景对话重点分析了积极礼貌策略与消极礼貌策略的实际交际的应用。最后,文章认为,要进一步解释礼貌的文化特征,需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英汉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使其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5.
某种言语行为的实施往往要受到特定语言、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从而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表现为特定的语言策略。本研究围绕拒绝言语行为在汉英语言文化中的实现展开,采用语篇补全测试问卷收集语料。在对语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汉语和英语本族语者为达到交际目的各侧重使用什么样的拒绝策略,着重探讨拒绝策略对汉英文化模式的映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言语交际中成胁受话人情面的言语行为(FTA)及其调控策略进行语用分析。首先运用“利益中心”语用原则分析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介绍了成胁受话人情面的言语行为理论,并结合例证分析;最后指出了降低FTA威胁或伤害情面力度,增加礼貌程度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商务沟通的人际目标默认为维护和谐和避免冲突,因而言语(不)礼貌已经成为商务话语研究的热点。商务沟通的组织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务话语中礼貌和不礼貌,商务话语中使用的礼貌和不礼貌策略均有积极和消极、公开和非公开之分,影响这些策略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际者关系、强加程度、文化价值观等。商务话语中礼貌和不礼貌都是建构身份、行使权力和维护实践共同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礼貌现象的研究中说话人面子几乎被忽略。本文以话剧《茶馆》中的人物对话为语料,对说话人自身的面子需求和其为维护自身面子需求所采取的言语策略进行专门研究,以探讨说话人的面子需求与言语礼貌之间的关系。经对语料进行定性研究发现,说话人对自身面子的考虑会影响整个话语交际的礼貌程度。对说话人自身面子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剖析礼貌现象。  相似文献   

19.
礼貌得体的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表现。本文运用礼貌原则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中(如拒绝、抱怨和请求)的礼貌策略以及实现这些礼貌得体效果的语言手段,如模糊语言、答非所问和过去时的距离感而产生的间接性等,为礼貌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得体准则是礼貌原则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准则。它为人们成功的言语交际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外语教学,应该以得体准则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在言语交际中灵活使用各种礼貌策略,提高实际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