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用社会资本研究中相关的网络理论,对大陆闽南、温州和台湾台南地区的有关家族企业个案进行了再考察。本文指出,华人家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网络”各具特征,华人家族企业的成长与企业的“网络”等社会资本的增量和提升成正相关关系。本文提示,从这种个案研究中抽象出来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对推进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上不断出现女青年结婚难找对象的现象。对这种现象,学术界各有各的解释。有的认为在于现在的女青年择偶标准高了;也有的认为是由于“插队落户”引起的青年男女比例上的不平衡。这些因素确有影响,但是我们还认为要进一步从本质问题上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社会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为延续到十九世纪的不分你我和尔后的相互征服.第三个阶段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相互认识和相互协作.本文将考察产生这种协作的一些可能方式,考察哲学对社会科学可以作出的贡献是什么,以及反过来哲学能从社会科学中得到什么帮助.确实,问题不仅在于只考虑"哲学家对于社会科学的潜在有用性"(M.本赫),而且也在于考虑社会科学家对于哲学的有用性.让我们先来列举哲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北京人艺对老舍戏剧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把文学和剧场“打通”了来研究)考察了北京人艺对老舍戏剧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作家剧本的选择、分享经验、对剧本的建议和修改等方面,并通过精彩的演出促进了老舍独特的戏剧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先后提出了生产力分工与协作的规律、生产力结构规律、生产力加速运动规律、时间节约规律等等。除了人们已经认识到的规律而外,我们认为,生产力发展还存在着跳跃规律。本文试图对这一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一、生产力跳跃发展规律存在的客观依据 生产力跳跃发展规律,是指生产力发展打破其常规有序状态,跨越某些发展阶段的跳跃式发展规律。 一般说来,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但是要看到,这种常规发展是由特定的正常条件所决定的,一旦这种特定的条件发生变化,就…  相似文献   

6.
由刘奎林、杨春鼎编著的《思维科学导论》(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一书,对思维的形成、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阶段的特点、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该书采各家之长,成一家之言,见解新颖,颇多启迪。本书的问世,将会把思维科学的研究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思维科学导论》全书16章,分别从“意识与思维”、“思维的神经基础”、“语言与思维”、“符号思维”、“社会思维”、“形象思维”、“各种思维形式之间的关系”、“思维发生的基本规律”、“思维模式”和“思维科学与大脑潜智能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对思维与社会生活中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近代工业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以系统论观点,考察美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以进一步探索其发展规律。 (一) 工业作为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大系统,由许多相互依赖的工业部门所组成,它具备一般系统的基本特征。事物的性质首先决定于该事物的内部结构。工业系统的内部结构,最重要的是工业部门结构。所以,要揭示美国近代工业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对轻工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子系统进行考察。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羁绊,促进了工商业和贸易的发展。1812—1814年美英战争前后,大西洋北部各…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时,经常遇到共有人口规律和特有人口规律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是否肯定过共有人口规律?在什么意义上否定一般(抽象)的人口规律?又在什么条件下阐述了特有(具体)的人口规律?本文拟就此谈点意见。一、人口一般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但人口一般又离不开人口的特殊规定性纵观马克思人口思想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到,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肯定过人口的普遍规律。他曾写道:“人口运动底历史是人类天性的历史,所以人口运动底规律是自然规律,然而只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人类自然规律;这种自热规律是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基础的,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又为人类自身的历史行程所规定。”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文艺本身的内部规律进行探索,并对各门艺术进行综合考察,突破三十多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的固定程式,另辟溪径,摸索文艺发展的总规律,得出“抽象→具象→抽象”,乃文艺发展主线的总体律动的结论;论证了它的形成及所呈现的特征,与人的审美心理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0.
1 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向的系列中看观念演化和变革的规律,从建国以来历史发展的角度描述和考察观念形态变迁的理论和实践韵背景,人们就会从中发现一条比较鲜明的思想轨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和发展与正确地认识和评述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只有科学地、准确地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所进行的更新和变革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刘丰 《太平洋学报》2011,19(7):41-52
尽管冷战后形成的单极体系已存在20年之久,但是学术界对这一特殊国际结构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考察了单极结构的基本含义与特征、单极结构在体系层面的基本性质,以及这种结构在单元层面造成的影响,尤其关注单极体系的稳定性及这种结构下主要国家的行为倾向。进而根据现实主义有关国际体系变迁的理论论述,对目前美国主导的单极结构的基本方向进行了预测。本文认为,单极体系正处于弱化过程中,而无政府状态下大国竞争的压力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削弱这一结构的基本因素,单极体系下中国外交战略应作出相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太平天国的戏曲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历来少有人论述;偶有提及者,也难免失之简单.本文从太平天国的有关条令规章出发,通过对其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戏曲活动的考察,认为:太平天国的戏曲政策虽有其宗教、政治目的,但从一开始就并非全面禁绝,而是禁中有演;同时,随着形势的变化,其戏曲政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也有相应的调整.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一直在宗教偏执与戏曲热情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13.
劳动工具的发展规律是生产力经济学界和技术史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人与劳动工具的相互关系上提出划分劳动工具发展阶段的新标准,据此对劳动工具发展史作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分期,并概述了劳动工具六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本文最后揭示了劳动工具发展的三条规律:(一)劳动工具的发展史是人体劳动器官的功能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转移给劳动工具的历史;(二)在劳动工具的发展过程中,其种类经历着由少到多的过程,其结构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三)劳动工具的发展还呈现出两种趋向,其一是劳动工具的功能不断地超过人体局部劳动器官的劳动能力,其二是劳动工具的结构不断地趋近于整个人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人无行”这一传统观念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之久,尽管古今许多优秀文艺家的高风亮节足以说明它的悖谬;只有从广阔的文化背景的层面去考察,对这一观念的发生及流行的原因才可能获得较深切的认识。本文认为产生并流行这一观念的根本原因在于:文艺家必须有的人格特点与封建社会所要求、提倡的道德规范之间有着多方面的冲突;文艺创作规律本身的一些特点又加剧了这种冲突。作者通过具体考察分析还提出今天我们在评价文艺家时,尤其应当采取一种明智通达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哲学界长期流行的“科学规律就是客观规律”、“科学规律就是科学真理”等传统提法,它们可以形容科学规律、科学真理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性质,却不能真正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揭示科学规律和科学真理的本质属性。因此,本文拟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一些尝试性的新探讨。 一科学规律不等于客观规律,科学规律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科学规律不等于客观规律,是因为前者是主观辩证法,后者是客观辩证法,前者是对后者的反映。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科学规律不是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指的就是哲学教科书里阐述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伦理学:新兴的交叉科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信息伦理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新兴交叉科学。本文探讨了信息伦理学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分析了信息伦理学各阶段的研究状况 ,考察了国际信息伦理学会会议和信息伦理学教育的情况 ,总结了信息伦理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吐蕃王朝之后的几个世纪,拉萨作为西藏的文化摇篮和政治中心,各摄政王的更迭,以及五世达赖喇嘛扩建大小昭寺为中心的圣殿建筑群和主要行政服务单元,促使拉萨古城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各势力家族和贵族官员在大昭寺周边建造私有庄园和大型住宅,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社会阶级的八廓历史街区诸多建筑群。八廓历史街区兴建的建筑群在不同历史阶段,因经济结构、社会组织、空间场所及地域文脉等原因,其功能也在不断更新。本文试图以八廓历史街区遗产单元功能属性及变迁规律为突破口,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遗产单元功能属性的特点,并为八廓历史街区遗产单元修复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心理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核心部分。它体现了人类心理的共性和民族文化的个性,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本文试图从民族心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大和民族心理素质进行历史考察,从而进一步探究大和民族心理素质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贾岛、姚合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英 《学术交流》2006,(4):158-161
文学史界对于贾岛、姚合的时代归属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他们看作中唐诗人,有的认为他们是晚唐诗人,还有的认为他们是中唐向晚唐过渡的诗人。贾、姚二人的生活既然跨中、晚唐两个时期,那么,其诗风形成时期便成为判定其所属时代的一个重要条件。经笔者考察,认为二人诗风均形成于中唐时期,理应将二人作为中唐诗人看待。  相似文献   

20.
关于晚清洋务运动性质、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研究颇多,可是每每各有所据而结论迥异。本文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的视野对上海的洋务企业进行考察。上海为何成为洋务派企业活动的中心地区?洋务企业为何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洋务企业作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阶梯为何在对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推动作用的同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些问题只有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辩证的认识;由此也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