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族葬式议     
仡佬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迄今保留相对完整的仡佬族文化当属其丧葬文化。从古代的悬棺葬、岩洞葬、岩墓、岩穴墓到近现代的大石板墓这些葬式的发展变化上,既反映了仡佬族先民祖宗崇拜的原始观念,也反映了贵州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共生互助的生产、生活中在习俗文化上的相通和认同。  相似文献   

2.
试论古代罗马帝国的葬式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中泽 《学术研究》2012,(2):109-119,160
罗马人最初流行的土葬,与古人入土为安的观念有关;随后由于战争的影响,火葬在罗马人当中盛行起来.公元1世纪后期达于鼎盛的火葬,既是罗马奴隶制繁荣的产物,也是希腊灵肉二元论思想影响的结果.从3世纪开始,土葬又重新成为罗马帝国中主要流行的葬式,这是由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变更所造成的.在当时,土葬是一种比火葬要便宜得多的葬式,3世纪的社会经济危机既造成了较高的死亡率,又导致了生活的普遍贫困化,因此,大部分人选择用土葬方式埋葬自己的亲人.异教民众当中土葬方式的推行,与基督徒的土葬传统不谋而合,这对于基督教在帝国内的传播是一个有利的契机.基督教的土葬在外表形式上继承自犹太教,但其思想内容却渊源于肉体复活论.这种理论既造就了一种中庸和自然主义的死亡观,也促成了一种简朴和实用的葬俗.  相似文献   

3.
论仡佬族节日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仡佬族独特的节日文化是仡佬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弘扬仡佬族的节日文化,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贵州仡佬族的婚丧习俗有着浓郁的地域特征,就婚俗而言,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表现其传统保守的婚姻观,辗转迂回的说亲程序表现其对待婚姻的谨慎郑重的态度,幽默风趣的婚礼情节展现其乐观而富于情趣的生活态度,暗语暗示的表达方式表现其含蓄委婉的处世之道。就丧俗而言,丧礼、葬礼和祭礼的三大程序映射灵魂不灭的生死观,丧葬礼俗诸情节表达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闹丧仪式展现对生活的热爱,乡邻亲友的支持与帮助凸显达观的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5.
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西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更为严重,仡佬族也不例外.本文从仡佬族口头文学和艺术两方面着手,探讨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6.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百濮”“濮”“僚”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隋唐后他们以“仡僚”“葛僚”“僚”“仡佬”的称谓出现在史书上。现居攀枝花市盐边县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永兴镇八爱村,人口约230人。盐边县的“永兴”古称“喇撒田”,于明朝嘉靖年间建立集镇,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居住在该镇新民村(古称“巴鄂”,也称“八爱”)的仡佬族,自称耶倮。“送年节”是耶倮沿袭至今的祭祀神灵、祖宗、崇拜自然、庆祝丰收、辞旧迎新、保佑平安、凝集族人的传统盛典,是盐边仡佬人最重要的节日。2011年6月被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拜树节是隆林仡佬族颇具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传统习俗.仡佬族群众通过拜树节祭祀活动缅怀祖先,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之始,而幼儿教师作为启蒙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当前我国幼教师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历、师资力量、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本文从国家级省级双重贫困县的遵义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幼儿教师的具体现状出发,找出当地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根源所在,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提高务川道真仡佬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丧葬古歌是仡佬族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它以言语象征符号记述了仡佬族人民的生命观、价值观等伦理思想.古歌在规范仡佬族葬仪的同时,发挥着抚慰族群心理和整合社会关系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周菁 《贵州社会科学》2021,381(9):107-114
根据对旅游吸引物系统分层理论的研究成果,仡佬族区域旅游吸引物系统可分为旅游核心吸引物层、体验性旅游者层、旅游标识物层三个层次.仡佬族服饰是仡佬族区域旅游吸引物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或要素,在区域旅游吸引物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旅游审美功能、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及社会伦理传播功能,并且,这三种功能在区域旅游吸引物系统各个层次的构建中都具有很高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毕晓乐 《东岳论丛》2005,26(3):102-104
阴阳五行思想肇始于齐文化。齐地八神崇拜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阴阳五行思想起源的重要线索。阴阳说和五行说的原始质素在八神崇拜中已有所体现,这为后来阴阳五行思想在齐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永宽 《中州学刊》2006,(1):144-149
河图洛书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文化观念中的物象崇拜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其一是河图洛书的来源,传说认为河图洛书是从黄河、洛河的河水中来的,这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的河流崇拜意识;其二是河图洛书的传送媒介,传说认为河图洛书是由龙、马、龟衔来或驮来的,这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的灵异动物崇拜意识;其三是河图洛书的主要表现形式,传说认为河图洛书的基本符码是数的概念,这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的数字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家族作为一种观念、制度、文化引起了不少作家关注的热情,当代文坛出现了不少风格独特的家族小说,这些创作在继承中国现当代家族叙事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其对家族观念与民族革新等关系的历史反思;对家族精神性格与生命意志的弘扬;对家族生活与伦理情感的颠覆和解构走向了新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法律观念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近代法律的权利本位观和现代法律的社会本位观 ,因囿于其本身的时代实践 ,强调的都是“人类利益至上” ,对于遏制当前生态危机 ,保障人类社会的永续生存和发展均显得力不从心。为此 ,文章认为 ,可在现代法律的社会本位观基础上 ,建立生态本位观 ,作为可持续发展法律观念 ,以顺应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旨在改变人类现行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变革运动潮流。文章还就生态本位观与社会本位观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黎丽 《江淮论坛》2010,(4):176-179
傅咸现存的诗歌数量很少,大多采用四言体,诗歌内容比较单一,多以立身行事、示人规鉴为主旨。其现存五言诗深婉哀怨,颇有可称道之处。傅咸的诗歌创作,遵循着汉代儒家思想文艺观,重视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显示出保守的文学观念,在思想解放背景下审美价值观多元化的魏晋时代,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和秦汉、魏晋南北朝及隋相比 ,唐初统治集团的观念在信仰 (宗教 )、华夷 (中外 )、君臣 (君民 )和用人 (人才 )等几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推动了唐代一系列较为完备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的实行 ,直接促成了唐代的繁荣和强盛  相似文献   

17.
18.
文化青海建设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在文化工作中具有"统一驭万"之效力。本文分析了文化青海建设的历史条件及面临的观念差异,指出了文化青海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时间是人最关心也是最焦虑的问题,人对时间的流逝总是充满无奈,便通过文学创作来弥补这种缺憾。家族小说中所表现的一系列家族观念,如贵远贱近、传种接代、族谱等,便具有抵抗时间流逝的功能,并试图实现生命的永恒与时间的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20.
当前 ,那种把宗教信仰视为落后的、封建的东西并企图将其尽快清除干净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信仰对于个体以及社会族群生活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宗教消亡论被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质疑或否定 ,有关信仰及习俗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甚至政府部门的重视。当然 ,民间信仰并不等同于宗教 ,宗教是一整套观念体系 ,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 ;而对于民间信仰 ,尤其是生活于广大农村的农民们来说 ,无论其族属和传统宗教是什么 ,他们的信仰生活在中国这个多民族杂居、多元一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