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熟悉的诵唱,在耳边响起,感觉是那么亲切。这是二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吟唱的一首童谣。古人认为,所谓“谣”也就是一种不用乐器伴奏的“徒歌”。——“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童谣也就  相似文献   

2.
陕北文化——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独具特色,研究陕北文化对于理清中国文化的脉络,了解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承人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民间文化得以上承下传的主体。陕北民歌传承人即:在民众中,按照一定的血缘、地缘、业缘或其它传递路线,将自己所拥有的陕北民歌曲目上承下传的演唱者。按照传承的影响及范围,陕北民歌传承人可分为普通传承人、优秀传承人和著名传承人。其传承类型又可分为血缘传承型、师徒传承型、无师自通型和混合型四种。传承人曾经的生存境况是他们能与民歌结合的重要原因,天生优势、个人性格、爱好、努力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他们对民歌本体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创意设计的发展策略。首先,梳理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从中发掘创意设计的潜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将如何运用传统资源和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推进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创意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是当下旅游的重要方式,陕北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样式和富有表现力的方言,是陕北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在重视文化消费的今天,以方言为载体的陕北地域民俗文化往往会带给人新奇的审美体验,方言在服务文旅的同时又产生了经济效益,推动了陕北文化的宣传与发展,让游客在文化体验中增强了文化认同。陕北方言既是文化资源,又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6.
陕北有着极其浓厚的巫术性地域文化,强烈地影响着陕北人的心理构筑和生存观念,培养和塑造了陕北地区民众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人格品性。而在这一基础上,也极大地影响着陕北民间艺术在民间生活中的作用和存在意义,并形成与之相关的民间艺术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陕北民俗丰富多彩,包括民间艺术、人生礼仪、年节风俗、社会礼俗、民风习俗、民间谚语等,丧葬礼仪是人生礼仪中的一种。丧俗,就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陕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开始的歌谣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潮州歌谣研究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研究密切相关。它立足于乡邦文献和地域文化,伴随时代发展不断展开和深入。近百年来,潮州歌谣以地域文化的姿态,介入现代学术潮流,而其研究亦具有了学术史、社会史和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北民歌体现着陕北的方言和民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影响陕北民歌英译的因素有语言、社会文化、译者和读者等因素。在翻译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灵活采用直译、意译、增译等方法,灵活体现原文语义、意境、节奏、韵律等。  相似文献   

10.
在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有大量根据汉族古典作品编成的歌谣.这类歌谣的生成,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表层次是外来文化之价值与接受主体的文化需求相契合,深层次则体现了少数民族口头艺术自我更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是生长在土地上的最接地气、最生态化的语言艺术.民间歌谣反映的是当地民众的真切情感,具有质朴、自然、清朗、真实等特点.基于艺术人类学的民间歌谣考察,就是在"音乐人事"中做"田野",将所涉及的场合、情景也纳入民间歌谣的考察内容之一,从而理解民间歌谣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作家,路遥长久以来都亲身感受着陕北民歌深厚的艺术魅力。陕北民歌历练了路遥的心志、陶冶了他的性灵,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在路遥小说人物塑造过程中,陕北民歌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写照人物生存境遇、映显人物内心世界、品评人物是非曲直。由于陕北民歌的运用,路遥的小说具有了鲜明的地域印记。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 ,与“楚辞”、“汉乐府”、“唐诗”等相比较 ,“诗经”这个概念显然是独特的。前者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相关的诗歌数量的集合 ,而后者则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 ,诗文即是经文。值得深思的是 ,这些无论从创作者到创作动机 ,从风格到主题都不存在完整的内在统一性关联的三百多篇诗文是怎样被我们的文化所“经化” ,然后又反过来影响和规定我们的文化的呢 ?这个现象事关中国文学在最初阶段是如何被我们的文化所接受和解读的重要问题 ,而这个问题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建立 ,与中国文学史的形成和发展等皆具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管理学的视角,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维度,对高校学术管理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其分析及评述不仅对我国高校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加强学术管理、促进学术发展有实践意义,还为其他学者从管理视角研究高校学术管理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方法与陕北民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歌词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推进陕北民歌研究。从方言地理学角度考察,陕北方言分区与陕北民歌色彩区划基本对应;语言考释能揭示出陕北民歌形成、发展的历史线索;陕北方言的特征分析是深层把握陕北民歌艺术特质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贫瘠的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动荡不安的生活现实,人种血缘的融合重组,造就了神奇的陕北民歌.优美的抒情与凄苦的咏叹构成了永远的"交响".纯四度与一个大二度或两个纯四度的叠置,歌词上二句体的句式,构成了陕北民歌特有的音乐与文学的个性.特别是表达哀伤、凄苦情感时,清角和闰两音的运用与西北地区丧葬礼俗的"哭腔"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不断强化我国的散杂居民族研究,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我国散杂居民族研究需要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刻把握散杂居民族的共性和个性,推动民族问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将中介语理论应用于普通话学习就产生了普通话中介语理论。利用中介语理论来研究陕北普通话的语音特征及形成原因,对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超颖 《东方论坛》2021,(3):136-145
《仪礼》的经文文法与《春秋》的"属辞比事"类似,同篇则上下相照,异篇则彼此互文,叙述修辞之中自有尊卑、轻重、详略、隆杀、吉凶、决嫌之义.这是由其内容性质决定的.《仪礼》经文体现了文、事、义三者的完美结合.郑玄的《仪礼》礼义建构的路径之一就是全面建立起《仪礼》经文文法诠释系统.此一点为魏晋南北朝经学诠释所吸收.清末礼学大儒曹元弼继顾炎武、凌廷堪、章学诚、陈澧等人之后,明确提出《仪礼》"经文例"概念,为清代礼学研究做出最后推进.重新审视《仪礼》经文文法,不仅符合礼学研究的学理,而且也是对经学研究固有传统的维护和推进.  相似文献   

20.
学术论文的引证情况不仅反映研究主题的历史概况,更反映学界的交流与争鸣状况。通过分析《政法论坛》2001—2020年期间民法学论文引证状况发现:民法学论文的内外部引证数量不断增加,但与其他学科论文相比数量依然较低;主要引证法学尤其是民法学方面的文献,法学内部引证占据主要地位。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民法学研究至今仍未打破自我封闭的学术藩篱。在未来的民法学研究中,为了开创民法学研究的新视角,寻找民法学研究的创新点,推动民法学的良性发展,应当打破部门法学分立格局,破除单一部门法的限制;打破学科间分立格局,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借鉴;善用法学内部规范分析法的同时,注重运用外部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