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这个清代集中了全国35%的科举发达县、近半数专家学者和大半巍科(状元、榜眼、探花、传胪、会元的统称)人物的地区,至今成了中国经济幅射能力最强、百强县最多、城市化水平最高、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是长江三角洲数百年教育中心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王毅:2005年之中,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废除科举制度一百周年.
科举被废除虽然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之久了,但是它的影响、它给中国历史留下的许多值得思考之处,这些东西的意义还远远没有消逝.所以恰逢这样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就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以及科举制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做一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4.
三峡地区是我国科举时代学校教育较为落后、科举人才较为匮乏的地区之一。宋代以降,学校勃兴,人才辈出;明清之际,学校普及,人才蜂起。该地区科举时代教育与人才呈现出整体落后性、区域差异性、人才中心的变异性、教育发展的渐进性等特点。这种情况的形成,不仅归因于多种政治因素,而且也与当时三峡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清代江南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江南与两湖等地大规模的粮食、丝棉纺织品及木材等跨区域的经济交流,反映了同时期全国性商品市场网络体系的发展与成熟,其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江南地区而言,大量商品粮的输入,保证了江南丝棉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的日常生活及粮食的各类生产资料性消费,促进了江南丝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对两湖地区来说,大量商品粮的输出,刺激了该地区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清代全国最大的稻米产区。清代两湖地区棉纺业的兴起,虽对江南棉布市场有所冲击,使得江南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机遇,它预示着江南与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相似文献
6.
王毅:2005年之中,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废除科举制度一百周年。科举被废除虽然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之久了,但是它的影响、它给中国历史留下的许多值得思考之处,这些东西的意义还远远没有消逝。所以恰逢这样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就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以及科举制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做一点讨论。王学泰: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个题目之下,有些什么值得今天特别回味和深入认识的问题。科举之废与晚清局势王毅:现在人们对于科举和科举时代的教育与考试制度可能已经感觉十分遥远。举一个例子,汪曾祺先生在1957年发表一篇介绍国子监… 相似文献
7.
地区联动发展是区域间合作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介于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一种地区间合作安排。地区间联动发展通常以地缘邻近性为前提,合作制度化为保证,具有联动模式存在多样性、合作载体呈现项目化等基本特征。现阶段国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联动发展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跨行政区共建产业园模式、山海协作模式、特别合作区模式。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不发达地区大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 ,其中对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大学的冲击尤为强烈。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确立的“五种意识” ,剖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大学日益加剧的“五大矛盾” ,提出了地方性大学主动迎接挑战的“五个对策” ,以求与时俱进 ,在“狭缝”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明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特点与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官学的设置、书院的创建、专科学校的兴起、乡村社学的发展,是该地区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类型。当时学校教育呈现的特点有四:一是中原文化从巴蜀地区渐次传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二是初步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三是地方教育逐步普及,四是区域间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明代学校教育发展改变了土司统治集团的风俗习惯,提高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素养,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深入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明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深刻认识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明代学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初探--上海与发达地区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构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弓弦箭"模型,将上海同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进行综合比较,从城市环境竞争力、旅游潜在竞争力、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未来竞争力四个方面着手,找出其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以期有利于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旅游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2.
清代蒙古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北方广阔的蒙古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成长壮大,并与中原地区的农业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有着纷繁密切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都起到过重大作用。本文拟就清代蒙古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经济贸易关系,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三姓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姓地区是黑龙江省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清代赫哲族农业最早兴起的地方.作为新兴的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在三姓地区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东北边防的巩固,并对赫哲族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自古以来,就与大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人民很早就开始了频繁的通商贸易往来。本文就清代台湾与闽南三角地区经济交流作些探讨。 1.台湾经济的繁荣得力于大陆移民的辛勤开发。明末清初郑芝龙、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掀开了台湾地方史的新一页,谱写了福建与台湾关系的新篇章。此后历时二百多年 相似文献
15.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应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型与学术转型存在内在联系.一方面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另一方面,新的学术分科制度和学术评价标准的确立,为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以废科举为契机,清末学术评价标准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教育在管理体制、规模、程度及专业课程上获得长足发展.这既是近代学术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传统高等教育转向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性飞跃,对20世纪中国教育和文化的演进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代河南书院的分布级差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河南先后设置书院292所,遍布省内各个州县,呈现出明显的普及化和一定的级差化。与明代相比,开封府仍然是书院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其它府州的书院发展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对书院数目、分布密度等要素的级差研究,各府州书院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基本划定,彰德府、大名府和光州是清代河南书院较为落后的地区,黄河两岸诸府———开封府、河南府、怀庆府、卫辉府是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余诸府是发展一般的地区。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发达地区特有的政治、经济和学术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国及地区数据的能源安全保障与经济稳定增长的实证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有助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地区能源安全保障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表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能源安全保障对经济稳定增长的正效应强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能源安全保障不利于经济稳定增长,但作用不明显。我国能源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既需要高度重视能源安全保障,也需要积极制定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能源安全保障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与生活对话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崇高理想,平民化一向被认为是走向生活的有效选择,但是百年文学的发展表明平民化的对象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厘清。是精英或者大众?是对抗还是认同?总之重新切入当下的生活是中国现代文学尚未完成的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给自身一个正确的定位,并有效地调整姿态,改变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协调发展并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中逐步缩小差距地区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而协调发展则是维系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和各地区全面发展的长期任务.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想获得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地发展,一般应重点处理好三方面的协调关系:1、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新疆把农业放在地区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这是从地区实际出发的重大举措.要加强农业的发展,就要增加农业的资金、物质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