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岭南文化以广东新人文精神为核心,需要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内涵建设,如创作当代具有新岭南文化精神和风格的叙事内涵,推进优势文化产业对新岭南文化内涵的创意开发,发挥新岭南文化对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凝聚作用,利用现代传媒传播、辐射新岭南文化,并进行媒介文化的内涵建设等,都是提升新岭南文化的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品牌创新和新岭南文化建设包含于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体系之中,同时,城市品牌创新和新岭南文化建设又可作为手段推动广州城市发展。新岭南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形成和凸显广州城市独特的个性品牌和鲜明特色。创新广州城市品牌,有利于传播新岭南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因此,需要从整体上推进广州城市品牌创新和新岭南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梁凤莲 《探求》2007,(5):77-80
通过梳理岭南文化的基因图谱,据此去进一步把握岭南文化的品格和广东文学新的发展状态,从而引发追问:岭南如何建构自身的文学体系?如何形成自身的文学特色?如何彰显岭南流派的风格与形象?这些,都是广东文学今后发展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三虎  李佳 《探求》2013,(4):5-9,120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目前谋求新城新区增长、追求城市生态化优先发展和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建设,表现出一种后城市化再造趋势。这一趋势同时也展示了文化发展的导向意义,从而对新岭南文化转型提出了要求,包括变传统岭南文化为软实力、激发创新创意活力和发展都市公共文化。要着眼于后城市化再造和新岭南文化建设的共同推进,应该树立都会区大空间理念、开展城市泛景观设计、打造创新创意精英汇聚之都,以提高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蒋述卓  郑焕钊 《探求》2014,(1):69-76
新岭南文化以广东新人文精神为核心,需要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内涵建设,如创作当代具有新岭南文化精神和风格的叙事内涵,推进优势文化产业对新岭南文化内涵的创意开发,发挥新岭南文化对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凝聚作用,利用现代传媒传播、辐射新岭南文化,并进行媒介文化的内涵建设等,都是提升新岭南文化的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中国新移民研究——马尼拉中国城田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帆 《太平洋学报》2009,(10):14-2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30年里,大量中国公民通过各种方式持续移民到菲律宾,他们构成了新时期中国新移民的一部分,并对菲律宾社会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基于笔者在马尼拉中国城的一项田野调查,描绘这一群体的类别、教育程度、语言能力、行业与职业选择等基本特征,探讨他们与菲律宾社会的经济一社会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雷开春 《社会》2011,31(1):74-93
本文运用2007年600位城市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总体社会资本与本地社会资本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旨在揭示城市新移民的本地社会资本在何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其社会融合。研究发现,尽管本地社会资本更有利于城市新移民的总体社会融合,但其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却有所差异。这表明,城市新移民社会资本的本地化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雷开春 《社会》2012,32(2):105-124
交往策略一直是改善族群关系的最佳策略之一。基于2007年上海市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社会距离作为群体关系的替代性测量指标,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新移民与本地人的交往情况,分别验证了平等交往、理性交往与实际交往等交往策略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性身份平等比职业地位平等更重要;职业竞争问题比职业合作关系更突出;实用性交往行为比情感性交往行为更有效。研究提出,并非所有交往的策略都能显著地改善族群关系,深入的交往策略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融合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为了易地扶贫而产生的移民社区主要以政府搬迁为主而形成。移民社区由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组成,因而具有社区构成混合性的特点。同时,因为来自不同社区的社员存在着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质上的差异,而他们又缺少形成"共同意识"的基础,所以它又具有文化的异质性特点。移民社区的特点决定了社区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移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改善生活质量主动性的提高,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社区的变迁将不断加快并向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第三社区"转型。对少数民族移民社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个案解剖和研究,揭示少数民族移民社区在时代背景下的特征及趋势,对推动当前移民问题和社区发展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拓展与新变——对岭南文化研究发展走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凤莲 《探求》2003,(1):71-75
对岭南文化研究发展走向的思考与把握,离不开建构与变化两个中心,也不能欠缺拓展与新变的支点。对岭南文化的关注、表述与研究,也经历了从弱到强、从隐到显、从零散到集结这样一段进程,留下了一条时世变迁而质文代变的研究发展轨变。  相似文献   

11.
新城镇居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问题。文化是新城镇居民融入城市的桥梁。调查显示,新城镇居民人均月文化消费支出约为117元,约占其月平均收入的4?1%,不论是文化消费额还是文化消费支出与月收入之比都偏低。同时,新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居住地文化设施、新城镇居民身份认同、身体健康状况也对其文化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市民身份认同既是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也是以文化消费促进新城镇居民城市融入的中介变量。因此,从有利于新城镇居民城市融入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从文化本身出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要跳出文化审视文化消费,尤其是要培育新城镇居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王嘉顺 《社会》2010,30(6):156-174
本文为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来自于城市居民的观察视角。基于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作者构建了区域差异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是否愿意外来人口迁入的多层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市民个体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城市的制度环境对其态度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暗示在户籍制度的作用下,城市居民同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分隔和心理区隔可能互相转化,并有可能对后续的户籍改革造成阻碍,这提示我们为了获取大多数人对户籍改革的共识,城市居民的态度不应该被忽视。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可以反映形成该地名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北京地名与北京早期的民族接触、移民历史、思想观念、世俗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从这些方面探讨北京地名反映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4.
高叶青 《唐都学刊》2012,28(3):96-100
旧方志具有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但在利用时一定要仔细甄别。要挖掘旧方志中的人文元素,以名人轶事、传说故事造势,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以旧方志中的地图及文字记载为依据,有重点地保护与恢复重建文物古迹;利用旧方志,打造特色风土民情观光游;依据旧方志所记载的当地农副特产等经济资源,带动当地土特产种植,发展旅游产品销售,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郑春勇 《创新》2011,5(1):27-30,126
地方政府合作协议是一种博弈均衡的结果,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拟定和执行上体现着制度与人的互动。因此,可以把地方政府合作协议纳入新制度主义的视野中进行分析。根据新制度主义理论,合作协议存在的缺少民主参与、内容不完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是由路径依赖、制度缺陷以及制度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协议的方向应该是建立"良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城市题材电视剧跟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的脚步,表现了当代社会的都市面貌和市民们的生活状态,也凸显了时代风尚和城市品位及城市人的心灵历程。都市题材电视剧所讲述的故事,会因取材于不同的地域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表现、差异的风格面貌,也产生了多样性的文化魅力。其中,北京都市题材电视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通过研究新老北京文化,研究北京题材电视剧。  相似文献   

17.
区域文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相契合,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助推器。高校学报依托民族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地域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设立特色栏目,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形成特色。要实现高校学报与区域文化的契合,必须找准共赢的结合点,打造核心作者群,促使成果转化为产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