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大胆的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乐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后,要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地方课程教学观认为,地方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注重学生进行探紊地方课程知识、学习方法、应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过程,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求学所必须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地方课程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地方课程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在撇弃了“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又被“教师问,学生答”这一新的传统模式所统治,而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是要以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一、质疑探究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营造“问题”的氛围,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树立创新观念,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放数学练习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探究性学习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培养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既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需要教师创设富有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不断提出问题,感知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掌握新知识,而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老师巧妙地设计问题、有效地发问技巧是引起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叶应天 《科学咨询》2009,(14):29-29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不断提出问题,感知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掌握新知识,而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老师巧妙地设计问题、有效地发问技巧是引起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构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现在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问题、独立自学、交流互动、教师答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学生听课注意力保持的规律、学生的质疑心态、自然与生活关系等范畴来阐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也就是在继承传统英语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更好地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情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课堂教学来渗透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让师生走出“题海”,把教学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一、以问题为支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数学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而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能力因素中,首先是“运算能力”,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的强弱在学习效率上差异很大,但能力的载体是知识,知识的载体是教材,数学  相似文献   

11.
秦光洪 《科学咨询》2010,(14):83-83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主体,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总结、自我反馈。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在问题中总结,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主体,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总结、自我反馈.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在问题中总结,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学科之一,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变为可操作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认识探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素养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做法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提供发现问题的条件,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从观察、实验、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它蕴含着无穷的创新因素.新修订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这样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体验、探索和发现。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物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应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大胆猜测,创新设计,科学探究,反思升华,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效率.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合理化的建议,对班级采取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养成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对“问题解决”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问题解决,首先得有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突破口。目前,国内对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研究主要倾力于从心理干预的角度(如: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本文从数学知识点出发,倾力于教师的“引”,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