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的安东妮亚>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著作.作品风格舒缓清新,笔触精炼含蓄,人物形象逼真,充分展示了作者维拉·凯瑟非凡的艺术才华.从小说的形式结构、文风、叙事角度和艺术手法等方面人手,分析它的创作艺术,挖掘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勃朗特姐妹二人都在英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简·爱>在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受到男权话语操控的痕迹;而<呼啸山庄>则在想象的荒原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一切秩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在对美欧等国家高等教育量与质分析的基础上,马丁·特罗提出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和发展模式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所体现的预警作用--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高等教育自身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系统内外为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各有不同,因此,该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仅在于其预警作用,而最终仍需要滋生于本土的理论来指导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野草>是鲁迅作品世界中最具魅力最难解读的作品.<野草>是鲁迅写自己的,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书,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痛苦的灵魂挣扎.<野草>是客观情势的变化在作者内心的反映,它是作者创作心态大的变化期的独特的艺术结晶.它的产生昭示了一种超越文体学的文学现象,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美学精神;它是新的艺术形式对新的心理经验和审美空间的召唤,是世界从艺术上对人类新的融化.  相似文献   

5.
罗莎·卢森堡的思想理论,既有许多正确的见解又有一些错误的看法.卢卡奇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罗莎·卢森堡》一文中,概要地阐述了罗莎·卢森堡的总体性方法;并通过《对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的批评意见》这篇文章集中探讨了她在一系列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有机论观点.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两位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和凯瑟琳·安·  相似文献   

7.
伯纳德*巴伯认为,马克思只承认“经济因素”对科学进步产生作用,因而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学要进行“修正和纯化”.大量事实证明,这是巴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肆意歪曲和篡改,其用意是试图通过对唯物史观的否认,从而达到“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狯"的异体字,"()"在上古本是从"()"声(中古随"狯"转入"夬"韵),由于其声符"()"后来变形为"舌",所以"()"就以"狧"的形式出现于作品中.我们首次在典籍中发现了这个形声字"狧"(区别于会意字狧tà)的五处例子.同时,我们还考察了"狯"的另外两个异体字,"姡"和"()",并且初步断定"()"不是"狯"的异体字.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新的宣言书,它在理论基础、价值目标、实践取向上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在<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巴列维王朝的世俗化改革曾一度严重削弱了伊斯兰教什叶派在伊朗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促进了伊朗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次改革由于在客观上超越了当时的国情而遭至失败,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是经恽铁樵之手签发,并加批语盛赞其撰文功力。作为“慧眼伯乐”他曾培养过一批青年作者。恽铁樵是编、译、著皆能的全才。他所编的前期《小说月报》是一个纯正的文学公共园地,不能以“顽固堡垒”视之。他由于多种原因弃文从医,所幸他在医学上能放一异采,成为革新中医的先锋之一。从他的弃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出若干教训来。  相似文献   

12.
指出罗曼.罗兰将自己对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理解,本人的全部经历、学识与见解,包括自身在精神领域里进行反抗的体验,都统统赋予心爱的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是作者心目中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幻想通过文学艺术或其他精神感化方式,培养一批优秀分子,从而改变社会黑暗的现状。为了实现这种理想,他进行了顽强的个人奋斗,随着生命的演进,最后"他战斗完了,筋疲力尽",在上帝的怀抱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进入爱与恨的和谐境界。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他少有大志,立志救国。考中状元后,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元军大举南侵,力主抗元,反对投降。他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富有智慧,才气纵横,文能治国,武能击敌,文而有武,儒而知兵,提兵入卫,胜气先见。他虽为元统治者杀害,但他的思想,行动,气节,品格,功业,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4.
关国意象诗派对闻一多的影响有两大表现:一是欲在国内引领文学潮流形成流派,二是创作很多色彩浓丽的意象之诗。但他对意象派诗激情澎拜时,并不全盘西化,而认为若强调真艺术,便是国家艺术而绝无例外。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中西结合是闻一多诗之创作的总体战略,三美则是他诗之创作的具体实践。这样,闻一多就于1928年出版了不仅代表他,而且也代表中国现代新诗成就的《死水》诗集。虽然这部作品不像在美时那样注重色彩表现出喷薄状态,但是色彩内敛其中的特点却依然鲜明。尤其内中诗篇意象的浓丽繁密,字句的凝练,结构的严密,思想的深邃,更兼之其虽为自由的格律诗亦有象征表现手法,这就不能不承认其为中国典型的新诗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5.
意境的创构与人格生命的自觉--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白华从意境创构、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对艺术意境作出独特分析,站在了美学的现代高度。他对中国艺术意境的追求与其个人的艺术美观念有着内在联系,主张"芙蓉出水"是意境创构的最高目标,是中国艺术的理想的美感类型。对艺术意境的追求,涵容着宗白华的人格精神追求。把美学视界主要落在中国美学,特别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研究上,是宗白华内心个体生命感受的现实展现,是他生命本真的自觉。  相似文献   

16.
明清八大家之一的曾国藩作为桐城派中兴大将,传承古代文学理论"文气说",创造性地提出"为文全在气盛"的观点,并认为"气"或指先天的气质,或指人的精神力量,更多是指文章的气势神韵。曾氏在古文创作中,开拓"气盛"途径,通过声调铿锵、排偶句式、倔强个性、文章内容显现出来。曾国藩把"气盛说"扩展为"众艺相通说",再扩大为"四象说",超越方苞"义法说",无怪乎成为桐城派"中兴之明主"。  相似文献   

17.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秦邦宪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是一个犯重大错误又敢于改正错误并为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献出宝贵生命的人 ,他在王明路线中充当支持者、赞助者、执行者和发展者的角色 ,对王明路线所造成的对中国革命的损失负有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9.
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 ,提出庄子精神是中国纯艺术的精神。但是 ,他把庄子的“道”视为中国艺术的最高意境 ;把《庄子》中得“道”者视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 ;把《庄子》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引申为“道是美 ,天地是美 ,德也是美”。这些观点在思想和逻辑上偏离了现存《庄子》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思想 ,在观念和逻辑上造成混乱 ,因此 ,没有在本质上揭示《庄子》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德加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一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一生绘画创作生涯中,存在古典主义情结,同时还对工业革命时代变革语境中的印象主义绘画创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的绘画艺术是在借鉴古典绘画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瞬间的真实"。德加的绘画语言在题材、构图上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均有突破。他的绘画艺术对我国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