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缘情”显示了诗歌生命的内在动因与美的形式特征 ;“境与心”是对诗的审美心理的深层描述 ;“冲淡”体现了古典诗歌重“含蓄”、“自然”的美学方向。这三者一方面总结了诗歌本体的艺术特征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学在禅宗融入之后的突破与进展 ,诗歌艺术开始浸染着诗人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审美特征之一就是“诗中有乐”,本文主要就诗歌自身的音韵结构规律、诗歌与音乐之相互借鉴融通关系以及审美情趣的殊途同归方面进行了讨论,这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蕴含别样艺术的艺术审美特质,彰显艺术的多元审美优势。  相似文献   

3.
诗作为“最精致语言”历来受到人们的关爱垂青。诗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魅力在于真,也在于独特,风格的独特,意境的独特,手法的独特。诗风的独特在于意境创造的独特,但根本却在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独特、诗歌意境创造的“有我”或“无我”,说穿了是艺术表达方式问题。对于诗的承传接受,我们要区分其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过分强调政治色彩而轻视生活色彩,也不能过分强调哲理意蕴而忽视人文关怀。诗歌意蕴的丰富性和审美价值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诗歌鉴赏批评的见仁见智,欣赏接受的见情见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诗歌传统的审美规范之一的“诗味”与诗歌的表现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诗歌怎样写出味来,将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描绘为主的诗和以抒写主观情志为主的诗,分别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其中有规律,有方法,有实例。同时,以诗味为中心,对我国古典诗歌、五四后新诗与新时期诗(“现代派”诗或“朦胧诗”)的表现特征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严羽提出“妙悟”说 ,通过“以禅喻诗”的方式说明诗歌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以禅喻诗”的合法性在于 ,禅是一种具有审美、艺术化倾向的价值观。在此 ,严羽正是强调了禅的这一特征 ,以突出诗歌的审美本质 ,使文学从道德和本体的决定下走出 ,并复归审美本位  相似文献   

6.
“象外之家”是司空图诗美理论的核。概念,它第一次以浑融的姿态展示了中国诗歌意境的独特风采。“象外之象”的出发点是创造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审美意象.而其诗美的真正发生则存在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之中。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在高度凝炼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交流碰撞、沟通融合,才是“象外之象”诗美生成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宋代至明清,“趣”在诗歌审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诚斋体”之所以呈现出不同于典型唐音、宋调的鲜明艺术特征,根源正在于杨万里的诗歌在情、理之外,全力开拓和表现新的审美范畴——“趣”。也因此杨万里特别重视触景得趣的“兴”诗法。“诚斋体”美在机趣,诗歌便相应具有笔法曲折、思致新奇的表现特征;不过以“趣”为诗歌审美核心也给“诚斋体”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的意象理论与意象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理所当然地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谁能想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  相似文献   

9.
诗歌与绘画是关系十分密切的姊妹艺术。我国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在评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与画时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来他又在一首诗中写道“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诗诉诸听觉,画诉诸视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互相勾通。在人类文化艺术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诗与画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促进了诗画艺术的共同繁荣,使得他们各自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断得到丰富,审美范畴不断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10.
海瑞做人“本真”,做诗也“本真”。他的诗歌将“我之本真”与“天光物色”融为一体,“内见蕴藉,外著风韵”;这些诗,既透露了他的政治主张,又表现了他的人格,自成一家。本文结合海瑞的诗论,对其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南宗禅对心性理论的重视,为诗歌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充分的哲学基础。两栖于丛林和诗坛的皎然由此入手,从禅心与诗心的类比出发,用禅境喻诗境,用禅法喻诗法。皎然开启的“以禅喻诗”的诗歌审美道路下启司空图、严羽,形成了中国诗歌美学中极具特色的另一路。  相似文献   

12.
在宏观中国当代的诗潮涌动的历史考察中,“十七年”的新诗创作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它是连接现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诗歌发展的过渡性桥梁。虽然因时代政治的变化,“十七年”诗歌创作的风尚在70年代后期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民族文学传统和同宗政治文化的联系不可能对新时期诗歌毫无影响。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十七年”诗潮中代表主流创作的“边塞诗旅”和“郭、贺诗风”,探讨政治文化与诗人角色的契合、革命观念与艺术观念的冲突磨合、理论精神话语与诗美艺术话语的整合等问题,重新认识“十七年”诗潮特征和探寻其与新时期诗潮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诗学“声情”论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夫之作为我国古代诗学的一位杰出总结者,充分注意到诗与乐的同一性,极为重视对诗歌音乐美特征及规律的研究,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声情”这一概念论诗评诗的诗学理论家,“声情”论是他的“诗道性情”命题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在他看来,“声情美”即诗歌艺术的“穆耳协心”,亦即在“动听”的同时又道“性情”(包括诗人和欣赏者双方的性情).“声情”论体现了王夫之对古代诗歌艺术审美特质和文体特征的精到认识,在其诗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哈萨克民间诗歌——四行诗的韵律及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探讨了诗歌在表现技巧,结构艺术等方面的审美问题,批评了中外哈萨克文学中在韵律方面误用术语“AkSakuykas”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从建构吟咏诗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诗教意象观。一方面,修正了自齐梁以来以诗歌声律说对诗歌音乐性阐释的不足之处,强调了诗歌音乐性不仅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声韵,更表现在吟咏过程中书象向言象、言象向乐象的转变;另一方面,凸显了审美主体在诗歌接受中身体介入的重要性,分析了其“即情体之”“心物交合”的身体审美特征。由此,王船山立足于吟咏立象与身体审美视域的意象观,聚焦于诗歌意象的近身性、丰富性和瞬间生成性,有效地摆脱了诗歌“言不尽意”和“言之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它不离审美而又超越审美,也即指艺术的伟大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神”与“道”互通,它们共同表现了一种玄妙的人生之境。严羽认为只有李杜诗歌才达到“入神”境界的根本原因,在于李杜诗歌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在于李杜能在变中求常,在时代中求永恒,把根本性的人生问题的时代兴奋点、聚焦点转化成艺术,从而实现了文学的“伟大”并入于“神”。  相似文献   

17.
臧克家成名于30年代,在诗歌形式上,受“新月派”影响,讲求“建筑美”;在诗歌内容上,反映农村农民悲苦生活,与“中国诗歌会”主张基本一致;在诗歌表现手法上,借用了“现代派”诗歌的象征手法,提高了诗歌的审美价值。但又与上述三派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秦州诗是杜甫诗歌艺术转型的一个里程碑。这种艺术转型,不仅体现了杜甫对诗歌审美的认识在秦州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在秦州已进入了一个更新的艺术创造阶段。最能体现杜甫秦州艺术转型文学特质的,是诗人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五言律诗。与长安时期的同类诗相比,秦州五律获得了诸多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既为其成都诗特别是夔州诗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对后世诗人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人的生存是诗性的生存,而意象又是诗歌的生命特征。道家精神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的构成,势必由一种生存美学发展为艺术美学,而积淀于中国诗歌的意象上。本文将从“道法自然”与诗歌意象审美选择的自然化倾向,“大道无形”与意象的模糊性,以及“道生万物”与意象的衍生性三个方面,作以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司空图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是,《诗品》在论述诗歌艺术美的本质和本原时,使用了“道”、“体”、“虚”等抽象的理论概念,从而对诗歌艺术的本质规律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后代以审美为中心的诗歌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具有明显的创意.其一,司空图“韵味”说同刘勰“余味”说和钟嵘“滋味”说侧重于作品形象本身所包含的神味不一样,更强调艺术形象和意境引起欣赏者想象后所获得的一种境界和情绪,更重视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二,司空图对意境的推崇使他尤为重视审美情感(思)与审美想象中的艺术空间(境)融为一体。其三,司空图的美学理想、审美标准是“味外之旨”的“醇美”,而“素”“心”“情”“意”等代表主观的概念恰好说明司空图对诗人的主观在创造诗美的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