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白乌镇     
飞扬 《今日南国》2009,(21):46-46
江南水乡古镇,名气大的有周庄,苏州的同里、木渎等。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乌镇。在我的印象中,乌镇是黑白的。到达乌镇的时候,天色已晚,就在一家小旅馆住下。小旅馆房间的墙上挂着一片蓝花布,四角对称。窗帘也是蓝印花布做的,工艺不算细腻,粗放中却溢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游千年古镇——乌镇,品人间美味——姑嫂饼,穿世间时尚——蓝印花布。““来乌镇,一次穿越时空的旅游。”  相似文献   

3.
去年金秋十月,我踏入都市上海延庆路上一条幽静的弄堂深处的“中国蓝印花布馆”。馆内是一片蓝白相间的蓝印花布饰物,充盈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天地。然而,馆主却是日本女士,叫久保麻纱。 这位日本女士为何如此钟情中国的蓝印花布? 身为该馆董事长的久保麻纱女士对我们用中文说:“世界上我最喜欢的颜色就是蓝白二色,蓝靛染成的花布给人一种神秘的内涵和格调,迷人!”因此,她捡起了在都市已经过时而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梁平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恢复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民间蓝印花布,曾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机印花布逐渐取代了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梁平蓝印花布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梁平蓝印花布的表现形式、造型原则、审美意蕴对于弘扬重庆本土文化,探究文化观念、美学观念及民俗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天的设计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广博的新世界.因此,对其工艺的恢复、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 ,色彩清新素雅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以点造型的独特艺术语言。并从蓝印花布的历史发展、工艺特点、题材以及其图案的骨式和构图四个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这一艺术语言进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文化特征及“现代”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制造工艺十分讲究;蓝印花布的最大特征在有意无意间关合浓烈的生命意识;从色思维学本身来看,可以从蓝色具有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方面寻找原因;南通蓝印花布的内涵在任何历史时代都包含着的那个时代的"现代"精神,使南通蓝印花布历久弥新,成为不朽的工艺品门类。  相似文献   

8.
纹样是邵阳蓝印花布的核心艺术形态,主要分为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3类。邵阳蓝印花布色泽古朴浓艳而不妩媚,宁静深沉而不失自信,艺术上讲求色彩的生命美、构图的韵律美、纹样的修辞美,是民间实用艺术的典范。随着传统蓝印花布艺术的消失,通过书签系列、游戏系列、月历系列以及饰品系列作品的再设计让蓝印花布中的艺术元素与现代消费产品创意结合,形成融合时尚与怀旧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艺术获得新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服装设计必须赋予其新的创新理念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南通蓝印花布面料焕发新的生机。本文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从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分析入手,指出创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对南通蓝印花布从款式、色彩、面料和组合设计的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列出不同设计方法的创新特点,并举出实例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找出影响其衰落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保护和弘扬策略。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的文化属性,得出其基本核心价值之所在,并明确其所具有的两个文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和"传统文化生态"属性,指出弘扬创新南通蓝印花布的关键是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1.
命运木箱     
两年前,我到一个农村扶贫,经常经过一个渡口。摆渡的是一位老艄公,为人热情,技术也是一流。在艄公的船舱里,放着一只木箱子。有一次我打开了那只箱子,里面放着一些很普通的物件,有手表、鞋垫、蓝印花布和文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产品设计的关键.本文以蓝印花布为研究对象,分析蓝印花布色相、纯度、明度变化与青年女性色彩心理感受和喜好的关系,绘制色彩适宜度矩阵,提出现代蓝印花布色彩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人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美丽的。我认为南通的蓝印花布艺术,就应该属于这一种。  相似文献   

14.
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何摆脱蓝印花布服装“陈旧老套”的传统印象,使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值得人们思考.本文阐述了大审美经济形态下的服装消费诉求,重点探析如何通过创新设计,使蓝印花布服装在大审美经济下既保留经典化,又兼具时代性,既散发传统魅力又紧跟时尚流行.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6,(2)
一部《似水年华》,让我毋庸置疑地迷恋上乌镇。烟雨迷蒙中的江南水乡,永远的淡淡哀愁,还有看似平静心绪下面曾经有过的波澜壮阔的爱情。因为这,乌镇必定是美丽的。为了印证它的美,有一天我来到了乌镇。踏上乌  相似文献   

16.
一八九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岁茅盾于七月四日(农历丙申五月廿五)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青镇(解放后与乌镇合并,定名乌镇。所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说:“我的家乡乌镇”而不说青镇)一个姓沈的大家庭里。取名鸿,后改德鸿,字雁冰。  相似文献   

17.
乌镇行记     
谢若莎 《社区》2009,(23):36-36
踏上乌镇的青石板,江南对于我就不再是多幅水墨画拼凑的风景,诗词歌赋中流淌的意象,她那样真实地包围着我,那份古朴、那份宁静,诗一样,雾一样,身处其间却仍觉其渺远、朦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蓝印花布印制工艺流传甚久,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该工艺口口相传,历经沧桑,几经改进,目前仍沿袭传统制作方法的作坊已很少能够见到。本章本着记录该项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的思想,对桐乡“丰同裕”染坊进行工艺技术的实地考察,并在染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走访了多位老艺人,通过整合、梳理,试图记录中国江南一带手工制作蓝印花布的全过程。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使这门古老的技艺得以继续传承,同时也希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水墨乌镇     
雷风杰 《山西老年》2009,(12):34-35
三月小阳春,我乘着小客轮来到茅盾先生的故乡——乌镇。乌镇,宛若一卷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展开在杭嘉湖平原的运河边上。乌篷船、赤膊船、轮机船悠悠而过,码头上舟楫繁忙,一片兴隆景象。长桥如虹,横跨  相似文献   

20.
当众作画     
外出旅游,常会看到许多奇特的风景。有这么两个类似的当众作画的镜头,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1997年9月,我在新疆天池旅游,水绿如蓝的高山湖畔,一位中年人正在气定神闲地挥笔作画(上图)。但他不是在野外写生,而是在创作一幅林涛起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