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  蔡志洲 《求是学刊》2004,31(6):67-7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了高速的长期经济增长。2002年,中国为本世纪的前20年的增长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中国当年的GDP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本文通过中国经济增长与东亚模式的比较,分析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可能、趋势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少国 《学习与探索》2012,(2):85-89,16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经济增长的动力也由主要依赖供给推动转变为日益依赖需求拉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力量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力量的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中国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持续数年,就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有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趋势,消费率持续下降,“三驾马车”的力量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失衡,削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恢复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送走2004年的最后一抹余辉,迎来2005年一轮新的朝阳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想:2004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2005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是一个什么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研究,对此作出了较详细的回答,本刊摘要刊登于此,供读者参考。2004,中国发展进入最好时期1.经济进入新的高速成长期继2003年中国 GDP 增长出现新的起飞,达到9.1%之后,2004年 GDP 增长继续爬高,达到9.5%左右的高速度。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2.人口总量达13亿,增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菲利普斯曲线法对1980年-2009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目前的潜在增长率为8%~10%,中值为9%。但是从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成本冲击等诸多阶段性特征的影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宏观经济调控将更多地注重多维动态平衡: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性关键因素在于货币政策;要注重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要在创新与消费方面找到突破口;要重视增长速度与社会利益协调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中,一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变化呈现一种"倒U"趋势.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里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并没有达到"倒U曲线"的拐点,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是"倒U曲线"不符合中国的实际,还是中国的"倒U曲线"具有特殊性.借助于马克思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所以没有实现收入分配的转型主要决定于体制转型和转型方式这两个因素;而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促进收入分配转型必须改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地位,以及转变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为此还要有相应的政策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日政治关系失和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 《日本学刊》2006,(4):37-48
在国际关系中,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日民间相互亲近感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投资环境的恶化和消费品市场的萎缩,且在两国政治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政府间的对话趋于狭窄化和政治化,许多经济合作项目或因无暇顾及而搁置,或因过度关注而搁浅。受中日政治关系失和影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举步维艰,中日自由贸易协定迟迟不能提上议事日程,一些共同合作项目难以启动,双边投资和贸易的增长出现相对下降趋势。如果中日关系在未来一个时期不能出现明显好转,中日经贸关系趋冷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增长的协调是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是很困难的.这种困难来自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外部因素很多。非常复杂.特别是与这些影响经济增长过程的内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时,经济增长流程的调节和控制就更加困难,实现均衡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宏观经济增长的协调. 一、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1958年至1990年期间,我国共经历了5次大的经济波动和5次大的经济调整.其主要特征是:投资重点集中在重工业,资源配置的短期超常规倾斜,超出了经济增长的本身所允许的承受能力;以高投资带动高增  相似文献   

8.
中日贸易的新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伴随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持续,中国贸易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快速发展,进入2005年后,中日贸易虽然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明显下降了。与此同时,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日贸易迅速发展,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经济来说,“中国特需”更成为推动其复苏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中日贸易仍存在着中国对日贸易逆差迅速扩大、未彻底改变垂直分工的状态、中日贸易的利益不均衡、日资企业主导中日贸易、日本高新技术产品垄断中国市场势头扩大和中日政治关系冷影响中日贸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海情 《创新》2012,6(1):67-71,127
中国自提出"走出去"战略11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呈现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总体放缓、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日益严重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是决定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中还具有巨大潜力。驱动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生产成本因素、经营发展因素、政策因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政  佟鑫 《求是学刊》2012,(1):51-55
文章揭示了中国国有经济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文章扩展了Mankiw、Romer和Weil(1992)等修正的附加人力资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将国有经济规模等制度性变量纳入其中,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如果用"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占各地区职工总人数的比重"和"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这两个变量来衡量国有经济规模,那么国有经济规模在全国和东部地区都是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一个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在中部,国有经济规模不是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在西部,国有经济规模可能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促进因素,并且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这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对原始变量LNGDP、LNFDI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对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序列,说明两者间具有协整关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共同的增长趋势,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期日本经济形势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度日本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已成定局,而且1998年度负增长幅度大大超过1997年度。如何通过实施正确有效的经济对策来阻止日本经济连续3年的负增长,成为日本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一、近期日本经济概况从1998年9月以来,个人消费与住宅投资出现局部回升迹象,公共工程开工额也呈正增长。可以说日本经济形势出现局部亮点,但消费心态依然冷却,其主要原因是失业率继续攀升,致使就业木安感仍在增强;平均工资减幅也呈扩大趋势。同时,民间企业设备投资下降趋势至少将继续到1999年年底。因此,整个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在财…  相似文献   

13.
1992的法国     
据法国《未来研究》杂志1988年第119期报道,法国经济增长率从现在到1992年几乎不会超过2%。从1989年至1992年,生产性投资每年将增长5%。相反,虽然储蓄金比率略有下降,家庭消费仍将会增加1.4%(从1987年至1992年)。由于1987—1992年经济增长率(2.2%)比1980—1987年%(1)略高一点,所以非农业的商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将有所增加(每年增加0.4%)。但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定量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探索教育规律、掌握教育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通过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主要因素计量,1995—2004年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93%。研究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教育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应转向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为重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种类、层次、专业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使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而要实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适度发展模式,力求避免如教育失业、智力外流等形式的教育过度。一般而言,教育规模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在起飞阶段为弥补原来过大的缺口而应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其余阶段应低于经济增长水平。从投资效益来看,投资于教育比投资于资产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加大教育投资,以迅速改善并提高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层次,从而大大增强从业人员中人力资本总存量,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加纳共和国把对外直接投资(roI)视为转变本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依靠商务关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中国致力于为加纳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别于西方风格:优先强调社会经济的稳定性,而非优先倡导民主,通过促进产品差异化和引进不同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经济的发展。定量分析来自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对加纳就业的影响和作用,从2006年至2010年新产生的就业岗位总量中大约9l%来自中国对加纳的投资,其中加纳人占新就业人员的大部分,外来人员只占很少的比例。从2006年至2010年,加纳大约80%或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一般贸易部门,为加纳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一、困境:资金粗放运营的现实后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即资金数量极度扩张取得的。据统计,1981—199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年均增长14.3%,信贷资金总量年均增长20.8%,均大大超过了同期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0.8%,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8%的增长速度。根据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数据分析测算,1981——1985年和1986—1990年,在国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2%和7.4%中,资金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高达6.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金投入超常增长所带动。然而,在资金总量超经济扩张,为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资金使用效益却日趋下降。从1980—1989年工业生产企业情况看,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1989年为175.5天,比1980年减慢38天,资金利税率1989年为34.6%,比1930年下降49%;销售资金率为48.7%,比1980年上升12.1%。上述情况表明,我国长期推行的粗放运营式资金模式造成了严重后果,资金运营已陷入“四低”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率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技术进步是由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有效机制而演化成增长动力的一种必然结果.中国技术进步贡献度低下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造成的.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投资转换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绩效与协整分析:总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昭  王颖 《求是学刊》2007,34(2):69-74
文章在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省总需求的理论、逻辑描述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表明当黑龙江省的消费每增加1%,则黑龙江省的GDP相应增加0.88%;当黑龙江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则黑龙江省的GDP相应增加1.8%,固定资产投资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消费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贡献的两倍还多。在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中,出口暂时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影响不大,固定资产投资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影响最大,其次是消费。  相似文献   

19.
中巴经济走廊被视作"一带一路"规划的旗舰项目。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改变巴基斯坦的经济格局,显著改善GDP、贸易、投资、就业、贫困人口等经济基本面,对巴基斯坦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它还有助于增加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和提高世界主要评级机构对巴基斯坦经济的评级。中巴经济走廊提升了两国的经济关系,双边贸易量和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也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巴经济走廊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帮助巴基斯坦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最后,随着巴基斯坦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条件的改善,巴基斯坦的区域内贸易也正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20亿元,增长12%左右。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5亿美元(新口径),增长115%。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改革:预计到年底,辽宁省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面可达到60%以上,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可达到80%以上。经济布局: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辽西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三农”:全面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