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厄瓜多尔南部的洛哈省比尔卡班巴山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的气温常年在摄氏18-24摄氏度之间,湿度平均为68%,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年迈的老人随处可见。他们既没有人搀扶,自己也不拄拐杖。居住在这里的土著有3000多人,百岁以上老人就有近百位,八九十岁的老人算是“壮年”了,因此,这里被人们称做“长寿谷”。生活在“长寿谷”里的老人都是“闲不住”的人。  相似文献   

2.
伉丽情深多寿星任新华“夫妻恩爱,遐龄年迈”;“夫妻和好,白头偕老”。我国民间传诵的这些民谚,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确是不刊之论。科学家1978年对广西巴马地区的50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发现夫妻谐和同居20年以上的占68%,同居50年以上的...  相似文献   

3.
徐元龙 ,1899年农历六月初八日生于长沙市浏正街 ,现住长沙市育才学校。老人出身贫苦 ,16岁出嫁 ,后随丈夫从事我党地下工作 ,不怕牺牲 ,备尝艰辛。如今 ,老人除听力稍差外 ,其它一切正常 ,行动自如。她一生爱劳动 ,爱卫生 ,从来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每天 ,她起床后便打扫卫生 ,被子要叠得整整齐齐 ,房子要收拾得清清爽爽 ,室内每一处都要擦拭打扫 ,一尘不染。几乎从早到晚 ,她总在手脚不停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老人的起居有常规 ,睡眠好 ,一日三餐素食为主 ,喜杂食 ,量少。饭后习惯用盐水漱口 ,至今仍有一口…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1,(31):41-41
江苏省太仓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完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规定为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尊老金。2010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调整老年人尊老金发放标准的通知》,将90~99岁老人由每人每月100元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100岁以上老人由每人每月300元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5年末的统计,上海市市区人口总数为698.30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为100.15万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7.61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市区人口总数的1.09%,占60岁以上老人的7.60%,并呈上升趋势。 高龄老人较之于一般老人更为衰老,会带来更多的特殊需要与问题,它对社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中国就迈入了老龄社会的门槛。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7.69%,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03%,两者的绝对数分别为1.0亿人和1.4亿人。从现在起到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还要进一步发展。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人将近1/3,65岁及以上的老人将近1/4。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2000,(5)
晏昭琳 ,1897年农历十一月初六生于湖南浏阳市升田村。他家离浏阳市区10多公里 ,是个绿树环抱的小山窝。老人身高才1 58米 ,但体格健壮。旧社会 ,他一人佃种地主30多亩田 ,终年辛勤劳作 ,却养不活一家人。如今 ,老人苦尽甜来 ,儿孙满堂 ,衣食无忧。他一日三餐 ,荤素随便 ,对饮食从不挑剔 ,最吃不厌的是红薯。他劳动惯了 ,现在每天还鸡鸣即起 ,去菜地和鱼塘边走走看看 ,做些零碎事 ,一天到晚闲不住。他生活自理 ,喜欢户外活动 ,很少呆在家中 ,但一到晚上8点钟就准时睡觉。他性格温和 ,不急不慢 ,与人相处十分友善102岁寿星晏昭琳…  相似文献   

8.
姜萧氏 1897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生,家住湖南省宁乡县黄材乡月山村。她家建在山脚下,独家小院,周围绿树成荫,清泉常流,环境宜人。   她 18岁出嫁, 36岁时丈夫就去世了。现在她与外孙一起生活。她因小时缠足,不能干农活,但纺棉花、做针线活非常里手,饲养家禽家畜也是能手。   老人性格内向,特别好静,整天沉默寡言,忙时手脚不停,闲来闭目养神,不爱与人交往,喜欢独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一上床, 3分钟内可进入梦乡,至今饭量尚好,一天 8两米饭,荤素随便。图文 /李明玉 特别好静的女寿星——姜萧氏@李明…  相似文献   

9.
王吉卿,1898年农历七月十八日生于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水口乡禁牌村。老人住的是依山傍水的独家小院,门前梯田层层,屋后翠竹满山。他14岁跟人学篾匠,此后以这为生,吃百家饭,免疫力强,一生无病。他身高一米七,手脚粗壮有力,80岁能下田操犁耙,90岁能上山砍柴火,100岁以后还能种蔬菜。老人喜抽烟,不喝酒,喜吃软食,荤素不限,一日两餐自己烹煮,生活费由儿女供给,政府也给予关照。老人现在无忧无虑,安享天年。篾匠寿星——王吉卿@李明玉  相似文献   

10.
蔡九英1898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生 ,家住湖南省岳阳市吕仙亭塔前街。其母生有九胎 ,活下来的仅她一人 ,排行第九。她18岁出嫁 ,生育九胎 ,活下来的也只有第九胎的女儿 ,女儿今年58岁。老人中年丧夫 ,历尽生活磨难。如今 ,老人除听力稍差外 ,其它都正常 ,记忆力相当好 ,心算能力也不减当年 ,眼睛特别有神 ,看书报和穿针引线不用戴眼镜。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 ,她现住进了岳阳楼区梅溪敬老院。眼神特好的女寿星蔡九英@李明玉  相似文献   

11.
要为77岁的邹城农村老人王计兰养老的,不是她外出打工的子女,而是同样年迈的78岁的黄兴梅、80岁的张召娥.自今年4月以来,这种"互助养老"模式在山东省邹城市100多个村庄落地开花,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内陆县级市邹城的人口结构犹如全国老龄化的一个缩影.据2013年一季度统计,当地60岁以上老人17.9万人(其中城市老人5.53万人、农村老人12.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49%.严峻的养老形势下,"互助养老"模式也就更显珍贵.  相似文献   

12.
在湘西北边陲,武陵山片区,全省37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之一的湖南省石门县,60岁以上人口达12.17万人.其中,生活不能自理老人0.95万人,半自理老人2.4万人,生活困难老人3.4万人(其中五保老人5886人).面对非常严重的老龄化形势,石门找到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周朝,每年要举行一次隆重的“乡饮酒礼”。目的是“正齿位,序人伦,敬老尊老,息事端,敦睦乡里。”  春秋战国时期,“凡七十岁以上老人免其一子赋役,八十岁以上老人免其二子赋役,九十岁以上者,全家免赋。”  汉代尊敬老人蔚然成风。汉文帝时期规定, 8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由国家发给当年新精米 12担,醇酒 5升; 90岁以上老人,另加发丝绸 1匹、丝絮 3斤。所发米、丝等物品由县令检验,并责成县府县丞亲自送上门。朝廷还要派出大臣到各地巡察,如查出有违令者即予严惩。  西汉文景帝也规定,朝廷对 80岁以上的老人赐一根雕镂华…  相似文献   

14.
陈桂秀,女,生于 1896年农历十二月初一,现年 105岁,家住湖南省常宁市兰江乡夏华村。   童养媳出身的陈桂秀, 37年前亲人相继去世,唯一的女儿远嫁他乡后杳无音信。老人生活孤苦零丁,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80岁那年,老人搬到当时的生产队长张常光家过日子。张常光过世后,其儿子张积照继续赡养老人。张家两代人已赡养陈桂秀老人 27年,敬老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孤寡的陈桂秀,日子过得比有些儿女成群的老人还要安适。她是幸运的。   老人一生勤劳,手脚麻利,还能绣花。现在身板硬朗,能穿针走线打补钉,…  相似文献   

15.
《健康报》2002年5月6日第一版刊登了一则题为《安徽有个富硒村,耄耋寿星逾一成》的消息,报道安徽省石台县发现了一个国内罕见的富硒区,这块面积大约为3000亩的“宝地”位于该县的大山村,全村480多人中8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就有50多人,占到了12%,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据合肥市微量元素检测中心检测,该区每克土壤中的硒含量高达44微克,比一般的黄壤土高出10倍。在富硒土壤上长出的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也都富含硒元素。居民长期吃这些食物,体内硒含量增多,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富硒”缘何多长寿呢?科学研究指出,硒是构成…  相似文献   

16.
洪江市安江镇89岁的老寿星刘满英,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一家四代同堂,日子过得清清淡淡,却也甜甜蜜蜜。家里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老人,被人们传为佳话。老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16岁那年,刚脱稚气的刘满英就与同龄的汪景堂结为夫妻。不久,丈夫进了纺织厂当工人。夫妻俩先后生下了四儿四女。丈夫一份微薄的工资,应付全家,光打汤喝也不够。为了糊口,刘满英舍下儿女外出,给人家当保姆,帮烟店卷烟叶,什么事都做过。解放后,生活有了转机,但由于子女多,日子依然过得艰难。1972年,丈夫突然病逝,这对刘满英来说更是…  相似文献   

17.
李寿华,女, 1899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生于湖南望城县高塘岭镇原佳村,现住望城县黄金乡桂芒村。老人住的是独门独户,房屋竹林环抱,空气清新,幽雅宁静。   老人共生 8胎,现有四女一子健在,大的已 81岁,小的也 60岁了。多子多苦,她在旧社会曾经携儿带女乞讨度日,历尽苦难。丈夫 50多岁去世,她又一人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她的生活习惯是早起早睡,一日三餐吃素,基本不沾肉类。平时喜欢喝开水,原因是过去家中缺粮,饿了只好饮水充饥,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如今一天至少要喝一热水瓶水。她从未生过病,现在仍然健旺,一天到…  相似文献   

18.
卢望平1898年农历六月十一日生于湖南宁乡县喻家坳乡立山村,现住该县大成桥乡仁寿村。她9岁丧父,20岁丧母,30岁才出嫁。她十几岁跟人学裁缝,后来以此为生。她心灵手巧,剪裁、缝制、绣花样样精到,在当地远近闻名,生意兴隆。直到96岁她才停止裁缝生涯。她...  相似文献   

19.
田冬云 ,1894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生于湖南湘潭县银田镇。老人的家安在一处开阔地带 ,房屋周围均为良田。她9岁做童养媳。丈夫是乡下的教书先生 ,70岁去世。所生的三子两女 ,大的已73岁 ,小的也有66岁。家庭虽然人口众多 ,但由于她样样能干 ,善于持家 ,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老人的一日三餐与常人无异 ,但有个特别的偏好 ,就是喜吃酸菜 ,每餐必有。她吃的酸菜必须是自己泡制的 ,市场上买的和别人做的都不吃。因此 ,她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腌菜坛子。编辑 /陈涌波爱吃酸菜的女寿星@李明玉  相似文献   

20.
桃花江畔的寿星之家□/曾瑞华俗话说:“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寻百岁人。”然而,在美丽如画的桃花江畔,记者却见到了一位104岁的女寿星。这位跨世纪的老人,名叫范香秀,家住桃江县黄泥田乡苏团村,生于1890年农历八月初四。我们见到她时,她正在庭院散步,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