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人口移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总是伴随着人口移动,人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贫穷地区流向富裕地区,改变着聚落的空间类型和开发的强化。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移动以及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曾经给发达国家造成很大障碍,也一直在缠绵着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因而人口移动问题研究得到许多政府决策者的重视。事实上,乡村向都市的移民以及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一直是都市人类学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集镇社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即一定地域内的人口共生集团,简言之为地域共同体。考察当前的社区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外有关社会学著作中至今仍将人类地域共同体的类型划分为都市社区和乡村社区;在人口学、地理学和建筑学等学科领域中,也都仅对这两种人类聚落类型有所描述。我们认为,仅有都市,乡村两类社区不足以构成今天人类聚落体系的全貌,在都市和乡村之间还存在一种不容忽视的中介型社区,这就是集镇社区。我们通过对周内外不同时期小城镇发生,发展的粗略考察,和小城镇研究的理论总结,感到集镇社区在其漫长的衍化过程中,自身结构不断强化,功能越加完备,社区特征越加明显,已成为社会聚落系统中主体构成之一。明确集镇是与都市、乡村并列的一大类型社区,对于我们从社会学角度系统地研究人类不同聚落形态的社会特征,正确认识社区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我们在当前四化建设中,制定正确的城镇乡发展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之路,有着深刻的战略意  相似文献   

3.
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都市"是都市文化学的一个新范畴。与传统的政治型、经济型城市不同,文化都市是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以高文化含量的现代服务业为文明标志的新城市形态。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城市的文化形态与精神功能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文化"与"都市"在历史上一直密不可分。一方面,大城市聚集的人口与财富直接刺激了城市文化功能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度发达的文化功能又不断地扩展到城市生活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使原本主要倾向于实用目的的古代城市在城市结构、功能上发生变化,由此形成文化都市的古典形态与模式。都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当代都市的形态、结构、功能与性质,使城市文化功能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尺度。以城市文化功能高度发达为基础和特征的文化都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与核心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说都市文明应成为整个精神文明的重点呢?首先,都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传统乡村文明是现代城市文明之母,现代城市文明包容、保留了传统乡村文明中一切有价值的内容。都市的出现,一般和这样几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是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需要规模,需要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而人的大量聚集,便形成了都市。无论国内还是  相似文献   

5.
广东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明确于2011年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历经几年努力,初步建成红山村、白山村等美丽乡村。需求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都市旅游者增长的近郊旅游消费需求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都市旅游者对近郊旅游的需求进行分析,在不同类型的近郊旅游中找出需求共性。结果显示,都市旅游者对近郊旅游需求很大,且近郊旅游需求呈多样化、休闲、娱乐、体验的趋势,并且对近郊旅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期待。基于巨大的旅游需求,黄埔古港美丽乡村建设与之契合,成为了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协商治理是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发展方向。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协商遭遇乡村协商主体"虚置化"、协商渠道"堵塞化"、协商会议"形式化"、协商成本"高企化"、协商监督"短缺化"等诸多困境。化解路径在于: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夯实乡村协商基础;完善乡村协商制度,建构乡村协商机制;建构协商法治化路径,促进治理现代化进程;发展乡村网络协商,降低外出农民协商成本;构建参与型乡村文化,强化农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展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藉此可以探视"乡土中国"的生存本貌。现代文学文本中的民俗风情呈多样展开态势,诸如观照暗陬的宗法制乡村社会的"乡村风情",描叙"古老"和"现代"都市的"都市风情",探究神秘原始世界的"边地风情",表现在近代文明大潮中蜕变的"沿海风情"。凡此种种,都从不同角度昭示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提升了文学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都市文学”的兴起已成为当代台湾文学最为重要的潮流之一 ,它意味文学重心从乡村向都市的转移。都市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变 ,是由文学创作与批评话语共同推动的。本文着重讨论台湾都市文学批评话语的诸种类型及其分岐 ,试图更切近地认识当代台湾文学思潮的脉动。  相似文献   

9.
乡贤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成为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中坚力量。分析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动机和模式,结果显示:(1)乡土情结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推动因素;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拉引因素;宗族情感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情感因素;土地及不动产是乡贤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本考量;(2)乡贤参与乡村旅游模式大体有"出租土地、不动产和声誉"、"作为协调人"和"作为投资的主体"三种模式;(3)知青乡贤是福建内陆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和特色力量;90后大学毕业生,在父母辈乡贤的引导下,通过农村淘宝等"互联网+"的新模式参与乡村旅游,在农村创业,成为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198-202
出于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和复兴中国的责任感,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积极地参与到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他们对乡村建设的主要意见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以李景汉等社会调查家为代表,主张对农村社会状况做系统的调查,为复兴乡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准备;一类是以许仕廉、杨开道为首的乡村建设派,他们是乡村建设运动的支持者和实践者,认为乡村建设运动是符合中国社会利益的全面民族自救运动;还有一类是提出"都市救农村"理论的吴景超、陈序经等人,他们认为以都市救济农村,以工业救济农业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探讨了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模式,即通过文化创意推动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地区朝着特色乡村旅游聚集区的模式转变,并提出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聚集区的五大路径,为都市旅游者提供近距离的、文化内涵丰富、体验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后的创作经历了文化话语解构叙述、个体血缘寻根神话、都市问题女性故事和乡村风情寓言抒写四个时期,其中存在一个共同的心理基点,即为了步入中年"不惑"境界而广泛体察最终却无法消解迷茫的心态.它既表现为以基本生命感觉探寻人性之常的人生觉悟和思维视界,又暗存着作家都市和乡村双重"外来者"个人经历的独特印记,其中深刻地体现的,是一个成功女性面临的人本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戴嘉树 《东南学术》2011,(2):194-203
各种形态的都市小说对"都市"的解读和书写不尽相同,有理解、认同、包容,也有利用、抗拒、批判,更有把"都市"与"人"等同的认知。左翼都市小说因对"都市"的独特想象而在都市小说"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它关照"都市"的视角是意识形态作用下的必然选择。在左翼都市小说文本中,"都市"与"政治"成为一种共生现象,即意识形态下的"都市"被政治化,反过来被政治化了的"都市"又加强了意识形态力量的投射,其终极目标是"都市"被意识形态所"奴役",沦为附庸,甚至隐退幕后,其立意并非建构一种平等关系;结果是,意识形态与"都市"双双失却了本真。  相似文献   

14.
乡村创业是乡村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移民就业经历对"城归"人口创业类型与动机的影响。结果显示,移民就业经历对"城归"人口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明显提高了"城归"人口个体型创业的概率,但对企业家型创业概率的提升作用较弱,这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移民就业经历使"城归"人口形成积极的社会认知,进而对创业产生积极影响;具有移民就业经历的"城归"人口在严格实施正式制度的社会氛围中所建立的社会信任与阶层认同,是其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张明 《河北学刊》2007,27(1):151
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仍然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属于单一的社会形态。但笔者却认为,中国近代都市与乡村决不是单一社会形态内的城乡关系,乡村与都市是两种不同的亚社会形态,其理由如下:首先,都市与乡村生活着两种不同的相互封闭、各自独立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6.
农业问题不仅是农村的问题,都市农业的发展与都市农业观的形成表明,都市也有农业,农业问题也是都市的问题.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世界农业现代化历史上的"石油农业"相似.生态农业是针对产业性农业的缺点进行改进的一种农业体系,要从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战略高度来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三大差别"的非本质性差别是永远也不可能消灭的,所谓的"二元结构"总是有其必然性的,解决"三农"问题要消灭根本性的"三大差别".  相似文献   

17.
王长华 《河北学刊》2012,32(2):253-254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急速转型的时代,转型的必然结果是旧有的农村生活方式、乡风民俗、人际关系逐渐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袭,人们在欢呼着奔向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不无惋惜地感叹自身所熟悉的乡村文化的遗失.许多从农村逃离出来的现代知识分子,在离开了家园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患上了"都市怀乡病",无论是以理性的态度批判农村的愚昧贫穷、农人的麻木冥顽,还是以浪漫的情怀追忆乡村的简单淳朴、诗情画意,乡村都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心理情结.因之,乡土文学也成为20世纪文学中的"显学",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瞩目的事实.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队伍中,无论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还是剧作家,大多都涉及到乡土题材创作.  相似文献   

18.
刘士林 《学术界》2008,(1):70-85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渐形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昭示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内转"的创新模式,代表了中国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与方向.出于现实的与学术发展的需要,以环境、生态、精神健康为对象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并出现越来越繁荣的研究局面.对GDP的怀疑与批判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悔其少作",幸福经济学成为"对经济学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一种回归".都市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地理-民族-国家的传统分界,也融化了文化、意识与心理等方面的隔膜,带来了一个产生大思潮、大思想与大学术的大时代.城市(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在都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城市与文化都市研究、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新农村"与"城市群"关系研究、都市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运河"申遗"相关的运河城市群研究、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都市文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市文化学研究在2007年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口迁移出现了新态势,以农民工回流创业为表征的新的人口红利正在乡村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补位,是长期"民工潮"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乡村实践自我变革的一种现实需求,乡村发展的主体缺位也呼唤着农民工返乡创业,而既定制度与政策体系基础上的乡村振兴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一种内在需求。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诸内涵——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等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可成为未来精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依赖主体。因此,应当在增强农业基础发展动能、巩固保护型乡村基本制度体系、提升人力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等多个层面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新诗的都市话语中,革命语境制约着中国诗人对都市的感知.在革命视角下的现代都市表现呈现出双重属性:现代化标志与罪恶性深渊,"母亲"和"妓女"的二重形象成为革命诗歌经典的抒情模式.都市"复活"的神话构成其主要的精神指向.新诗的革命话语与都市话语的复杂联系与内在矛盾形成中国新诗发展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