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难题。贫困人口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在城镇中也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容和贫困人口的特征及成因都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从我国消除贫困的重点一直放在农村地区,而对城镇贫困人口研究重视较少,但其数量却日益增长的事实出发,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具体探讨了导致城镇贫困人口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并对城镇贫困人口的划分判断提出了具体的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城镇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城镇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思考张茂林,张善余(一)贫困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难题。贫困人口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在发达国家也存在;不仅在农村地区存在,在城镇中也拥有。消除贫困成为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有关机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我国已把消...  相似文献   

3.
“新二元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演变而来。大量流入城镇的外来农民工因户籍制度的限制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不能与城镇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而成为新的城镇贫困人口。本文主要在分析新二元结构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异同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二元结构下的城镇贫困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贫困人口就业培训和思想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若干缓解新二元结构下城镇贫困人口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贫困人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变革的时代往往也是“多事之秋”。市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被重新构造,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也在随时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当不在意料之外。如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路线是自乡村而城镇展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突出地表现在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上——从改革开放前夜的2.5亿降至目前的6500万。与此同时,随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打响,昔日的保障就业制度开始瓦解,不少国有企业面临极为严峻的生存问题,在“低工资、多就业”模式下存在多年的“隐性失业”现象开始公开化,大量冗员被推向社会,相当一部分下岗人员因为收入的突然减少而陷入了贫困的境地;问题的另一端是,大量的离退休职工也因为所在单位不尽人意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去面对离退休金得不到保障的窘境,本来这些老职工的收入就十分有限,如此一来,自然是“雪上加霜”。新贫困阶层的出现和脆弱人群的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性社会问题业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新话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松 《人口学刊》2005,(1):14-16
分析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是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必要前提。我国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行业特征、地域特征明显,结构性、阶层性贫困人口并存,大部分属于相对贫困,但自救能力较差。与这些特征相适应,应该从提高劳动者素质等七个方面着手解决城镇贫困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镇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城镇贫困人口社会救助多主体并存现状的认识,分析社会救助中存在的规模过小、水平偏低、标准不统一、贫富倒挂等现实问题。认为,现阶段,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救助的最大障碍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及体制不健全,要解决以上问题,政府的宏观调控、法律监督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中国城市不同地区贫困人口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城市贫困人口向中年集中的年龄分布特征,并试图对其年龄分布向40~49岁组的积聚现象进行探讨性解释和研究。认为40~49岁组贫困的实质是一种剥夺性贫困,如果脱离“文化大革命”对这批人教育权利的剥夺,以及社会转型对他们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冲击,孤立地分析这批人贫困的个人层面因素,是较为偏颇和不全面的。政府应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补偿,并针对贫困人口特殊的年龄分布制定以就业为先导,重在“充权”的贫困救助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的生育控制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过渡。然而,在生育率已然下降到较低水平的今天,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似乎并未减轻,甚至普遍感觉生育控制领域的自由空间在逐渐扩大。工作情况的复杂化和服务对象的游离化,使维系多年的户籍地管理方式难以为继;企业计生机构的空洞化和部门协作关系的离散化,又使长期有效的条块结合管理体制日渐鞭策莫及。种种迹象表明,由于原管理体制的运行背景在发生变化,管理机制已难以充分发挥即有的效力,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在改革计生管理体制方面寻找途径。现阶段计…  相似文献   

9.
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测定模型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靖 《西北人口》2010,31(4):7-11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的四种基本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应采用收入比例法的测算结果或四种方法测算结果的均值作为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收入比例法,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将从2010年的9465.20元增长到2020年的29212.41元,年均递增11.93%:四种计算方法的均值将从2010年的7438.41元增长到2020年的19189.98元,年均递增9.94%。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社会转型时期 ,城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根本转变。以 1980、 1989、 1995年为例 ,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分别为 2 2 4、 2 2 1、 2 0 0 ,杭州妇女总和生育率分别为 1 4 4、 1 4 1、 1 37,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与西方发达国家德国 ( 1 4 )、瑞士 ( 1 6)、挪威 ( 1 7)接近。在实现了人口类型的再生产之后 ,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目前形势下 ,城市计生工作面临两大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新增贫困人口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净流向城镇。这一方面推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由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其贫困发生率大致在3%以上。为预防和保障人口流动中的城镇新增贫困人口,应该采取措施分类引导人口的城镇化,建立和完善进入城镇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城镇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避免过度的城市化带来城镇贫困问题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一个颇具魅力的字眼,多少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是那么的神圣和完美,为能成为城市中一分子,曾令多少人为之竭尽全力。的确,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进入了城镇,便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贫困,然而,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迈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城市这道美丽的光环也出现了日益增多的暗点,那就是,城镇不仅存在着贫困,而且近年来有着上升的趋势。据财政部估计,我国1989年城市相对贫困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3.
14.
上海市贫困人口就医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新贫困不仅构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陷阱",而且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正,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并对社会稳定构成了直接的冲击.目前,城市贫困家庭就医问题业已成为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一项挑战.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贫困家庭人口就医问题的调查,分析贫困人口就医问题现状与就医障碍,探讨了贫困人口就医问题的社会危害,提出了解决贫困人口就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贫困人口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与开发性扶贫移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在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及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机制、类型划分及作用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集移民、扶贫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三位于一体的开发性扶贫移民这一扶贫攻坚新措施,并以甘肃疏勒河流域开发移民及农业开发项目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 ,分析目前我国大城市流动老年人口的特征和流动原因 ,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表明 ,中国老年人口流动主要以家庭团聚为目的 ,老年人口流动是基于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理性决定。决定老年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老年人口的自身因素、流入地子女的经济状况和与老年人的关系以及流入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 工商人口是我国古代城镇居民的主要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构成上也有很大变化。同时,古代城镇工商人口在来源上又显示出与当代不同的特征。这里,拟对此作一探讨。一、中国古代城镇工商人口的构成变化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此所论述的工商人口是城市中身份自由的民间工商业者,而不包括那些于国都和其它地方的官府手工作场中劳作的工匠,那些完全依靠官府力量进行商业活动的官商也不是本文所论述的对象。相对自由的工商业人口只有在封建社会中才能产生。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比较倾向于把春秋战国作为封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定义与内涵出发,选取流出人口比重、城镇化率、014岁少儿人口比重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四个指标,采用综合测评法从县域尺度对中国1 995个县(市、旗)的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ESDA-GIS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指数均值分别为14.22、23.45,呈现时间上的动态大幅上升趋势,高值区主要为胡焕庸线以东区域以及黑—蒙北部,低值区集中于胡焕庸线附近、滇—藏南部以及川西地区;200014岁少儿人口比重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四个指标,采用综合测评法从县域尺度对中国1 995个县(市、旗)的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ESDA-GIS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指数均值分别为14.22、23.45,呈现时间上的动态大幅上升趋势,高值区主要为胡焕庸线以东区域以及黑—蒙北部,低值区集中于胡焕庸线附近、滇—藏南部以及川西地区;20002010年1 892个县(市、旗)农村人口空心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103个县(市、旗)农村人口空心化有所改善。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呈现西—东、南—北加剧的空间格局,南北向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差异大于东西向。2000年、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全局Moran’s I分别为0.615 2、0.616 5,存在全局空间强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加强,区域差异正逐步拉大。高—高型集聚区域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川渝地区、皖豫交接区域扩展,北部高—高型集聚趋缓,不同聚类区域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内部异质性有所加强。地方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就业扶持、信贷支持、宅基地使用、社会保障及教育医疗等方面多管齐下,破解农村人口空心化困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一个村庄的个案访谈与统计资料探讨了农村新近出现的“小二胎”现象的内涵、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一、二胎生育间隔大于等于7年的“小二胎”大量涌现,其中计划外生育占据多数,且随着间隔的拉长其所占比重更大。与此相对应的是生育妇女以30岁以上的大龄妇女为主。作为农民的理性选择.“小二胎”是农民在内在动机与外在条件共同交织下的合力结果.其中农民的生育意愿是核心,基层计生环境的放松为诱因,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为此提供了经济基础。希望本研究能从微观视角为思考我国计生政策的下一步走向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农村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现阶段人口变动的情况,对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进行了预测。人口预测的模型不仅考虑到城镇、农村在生育、死亡等方面的差异,而且也反映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动态迁移。在人口预测的生育模式上采用了总和递进生育率的指标,将妇女按所生孩次的结构分类。本文所作的预测为长期预测,对中国至2050年的总人口、城镇和农村人口发展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