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中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特别是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其处境更令人担忧。他们生活在城市,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同时在城市又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没有归属感,可以说是游离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群体。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其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对这一困境的反抗或者说是宣泄方式,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法,以期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德昂族在仪式活动中频繁地使用茶叶和草烟的组合,这种组合含义很深,凝结着德昂族的礼物之灵。茶叶是德昂族自产的,草烟是外购的,德昂族用自产的茶叶向他族换取草烟以备生活之需,恰好印证出不同群体之间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互通有无赖以生存的事实,揭示了一个亲属社会与周围其他群体和谐共处互通有无的生存逻辑。  相似文献   

4.
张青 《阴山学刊》2012,(6):85-88
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类的存在方式。类本质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产生,是人类的生存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以类认同为中介,从类差异走向群体差异再向个体差异发展,最终走向类的和谐——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5.
个体性思想在中西哲学源流处均确切存在.先秦时期个体性思想具体呈现为个体与群体间之辩证关系,儒、墨、法等家力主以群体为主导,以群体价值居先为优.道家主张应把个体价值置于首位,只有个体价值得到高扬,个体生存得以保障,群体价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彰显.先秦诸子所论之相同点在于均站在价值论视域中力主研究世界对于人的意义,目的是促使人能够不断认识、反思自我,以创造更为和谐之社会.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需要的视角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需要是人的需要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内心深处产生的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慰籍、满足,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需要的正当满足是人自身和谐的福祉、是人与人交往和谐的纽带、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前提。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关注社会成员的心理需要,即关注社会成员的个体心理需要和群体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7.
人际和谐是人地和谐的前提。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中的群体性失落,指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群体因利益预期没有得到较好满足而对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有所不满、抱怨甚至冲突的不和谐现象。比较突出的失落现象有当地居民因生存利益受冲击而产生的家园性失落,政府因经济漏损而产生的政治性失落、旅游企业因竞争环境不佳而产生的发展性失落,旅游者因景观受损、景区混乱而产生的体验性失落。本质为人际利益失衡、利益失和的自然风景区旅游开发中的群体性失落,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虚拟生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该群体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虚拟生存中出现了成为科技奴隶、人际交往淡化、自我认同危机和网络道德失范等异化现象.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上的科学主义、人生观上的享乐主义和道德观上的功利主义是导致其虚拟生存异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着重从树立科技人文价值理念、践行虚拟实践教育活动、提高网络信息素养能力及构建虚实相生和谐境界四个方面,探寻化解大学生虚拟生存异化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是在群体中进行的,社团群体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丰富和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的感染对学生心理成熟及人格整体的和谐发展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了解人类发展中对环境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从中找寻并验证真正适合人类长远生存的重要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对人类发展历史中环境观念的追溯和各个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比较分析,文章得出了人类发展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对环境忽略、对自然进行征服统治,最终正视环境、与环境和谐共处,形成循环经济全新理念,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一历史结论.这对于探讨人类与环境实现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强势群体所推行的“环境观”、“自然观”通常无法给弱势群体的生存以关照。人类社会权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最终转变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人类行为越来越与自然法则的要求背道而驰。各社会利益群体的自然观、环境伦理观及人类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直接决定了其对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境问题的法学表达  相似文献   

12.
做好离退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宇兰 《天府新论》2006,(3):106-107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逐渐演变为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坚持老龄工作方针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是搞好离退休工作的重要措施.要构建符合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并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重视"银发人力资源"利用,实施"老龄效益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杨玉 《学术探索》2012,(6):159-161
语言生存的环境依赖它所托的文化环境,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造成极大威胁,打破了语言生态平衡。为此,民族外语教育应以加强学生文化认同为目标,从教师、教材及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方面改革来抵制文化帝国主义,从而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相似文献   

14.
强调安全生存和生存伦理,是道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观点。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生存为研究对象,将城市生存的概念操作化为经济收入、社会权利、文化适应三个分析维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存方面陷入的具体困境,主张从国家政府作为保护人角色层面建立保护与补偿制度,从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互动层面建立平等与互惠机制,从雇主阶层的利益角度建立适度剥削与劳工人权建设等三个方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城市生存的支持体系,最终降低威胁其在城市生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群体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他们虽在城市工作、生活,却不能成为城市市民,而是以流动人口的身份长期存在.在从生存向尊严保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已经不能用那种“恩赐”心态对待农民工群体,同时,农民工群体已不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要通过他们积极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和制度安排,使政府在进行社会利益格局的设计时作出有利于他们的决定,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只有农民工群体应有的利益得到认可、保证,他们才能成为社会的和谐力量.  相似文献   

16.
没有一个人能在他的一生中完全单独地生活.为了生存、繁衍;为了在动物和人类的敌人中保护自己;为了有效地利用环境,他需要与人合作.合作则意味着交往的开始,交往是神奇的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在社会之网中交往是联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桥梁,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保持社会有机体稳定发展的强有力的纽带,同时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乞丐在20世纪初的西藏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西藏社会的宗教信仰催生了乞丐阶层,西藏社会的等级制度保证了乞丐的生存,而西藏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又维持了乞丐群体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8.
白崇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41-144
在梁山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座次安排体现了梁山群体不同阶段的目的。早期排座次综合运用了能力、声望、门楣、年龄等原则,必要时也采取权宜的方法。这些不同的人事安排基本符合梁山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在维护群体和谐上具有关键作用。但最终座次的排定,却因为指导思想的变化而抬高了门楣原则,为招安服务,导致和谐群体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D.H.劳伦斯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通过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描述了主人公保罗的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揭示了英国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和谐生存状态的破坏。同时,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探索了人的潜意识及如何在现代文明中构建和谐生存之道。劳伦斯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重建两性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才能克服现代文明社会带来的弊端,实现生存状态的和谐。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探索不仅为同时代人提供了获得救赎的全新思路,在当今呼唤和谐社会的时代,仍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生存论的关注是文艺学不可回避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人的和谐生存为构建基础,将爱意生存作为必然的情意指向;和谐与爱意生存促成人的生态生存的必然,生态生存内存并结晶着和谐与爱意生存的结果,进而实现并展示人的和谐—生态化生存的过程及意义性,这应该是文艺学生存论关注的理论旨归。日常生态审美化基于和谐、爱意及生态生存的链条,以生态与审美融合拓展人的现实及可持续生存的活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