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学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系当中,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个专业学科当中,也就是业内常说的课程思政。加强课程思政的融合教育和考评体系构建,是为了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养。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如何参透思政教育的精神内核,使之与各学科的专业知识相融合,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得更顺畅。在未来的工作中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智育和德育,以二者融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思想价值观念。为此,本文讨论了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结合课程思政的创新优势和当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困境,制定并构建适用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孙艳  杨叶 《人才瞭望》2016,(18):40-41
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组织的政治核心,在高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体制的不断改革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更加开放和富有挑战性的环境,践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目前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以及制度健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着重提出了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健全完善支部制度体系和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的有利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与社会主义方向相一致。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在这一时期做好学生工作,成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了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体育教育快速发展以及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中,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需要注重对学生们思政思想的建设。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需要动用全身关节的运动,对促进学生们的敏捷思维以及运动能力等各方面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理念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5.
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使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是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笔者将对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矛盾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建立二者协同发展机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笔者首先介绍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党建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党建的创新方向,最后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创新具体途径,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大思政”教育的有效举措。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思政面临着部分“双创”课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方法实施合理性欠佳、个别学校创新创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标准仍不明晰、个别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育人氛围有待优化等问题,通过梳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存问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方法路径,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授课质量与思政素养、优化课程建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关系辨析入手,理清二者各有侧重、互有交叉、相互支撑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剖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症结基础上,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为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学生工作平台考察学生服务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效地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合在学生工作之中,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达到创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生活思政”是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是构建“三维”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深入研究“生活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和实践路径,探索其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和意义。“生活思政”以生活为主线,在鲜活的生活事迹中实现思想引导;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和平台,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实践教育为方向和基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在当前社会快速变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成长需求。“生活思政”通过不断创新实践方式和深化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应积极挖掘各学科思政教育内容,发挥育人功能,将教育效果有效增强,依照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将更多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中,为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才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无限魅力与历史内涵,有着较高教育价值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拓宽学生文化视野,而且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解析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教学难点,针对性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入策略,以此帮助高校学生塑造崇高理想,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美术概论作为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基本原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课程内容同直观形象紧密结合,是当前课程思政背景下,倡导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美术概论课程思政的目的要求、基本现状,实践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美术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从深入培养学习兴趣入手,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内容,旨在丰富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术概论课程有机结合,实现专业教育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2.
董晴睛 《人才瞭望》2017,(14):77-78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注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主要是注重高校学生创新精神、能力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之间有着目标上的相通相融性和相互的助推作用,鉴于此,高校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就需要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了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关键性。近年来,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关高校纷纷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但是对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思政改革相关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提出对人工智能公选通识课进行课程思政研究,从内容重构、施教策略与考核评价三方面进行研究。重构思政无痕融入的课程内容;针对学生专业背景与课程基础,分专业形成“一拉一推”时空延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与动手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价值引领;最后,在考核评价中体现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本文基于高职IT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经验,从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视角,探讨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每一位IT类专业学生来说,都应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努力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的优秀人才。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抓手,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提高IT类专业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诱发学生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思想。尽管自课程思政实施以来,双创教师开始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但是由于其本身在思政教育课程中,双创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课程思政能力不足,学生的思政引导效果并不显著。双创课程该如何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因此,要加强学生价值观引领,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兴趣,多举措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配套课程思政考核体系,多措并举,加强双创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现双创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通过提高网络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创新网络思政教学模式、加强网络思政课程建设等路径实现,以全面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是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培养工程人才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重视高校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并将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以矿井通风课程为例,探讨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分为新工科和课程思政融合素材的选取、增强教师对两者的融合意识和提升课程教学与现场实践的紧密程度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对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徐辉  官媚 《人才瞭望》2017,(8):64-66
"互联网+"模式为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推动"互联网+支部共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主要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联动共建、协同发展的对策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领悟“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充分挖掘和运用军事理论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考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的方法,探讨高校军事理论课思政建设的困境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思政为背景,分析了高职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阐述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高职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