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嵇康强调音乐的自然本体论,将音乐从宗教和神灵附庸的地位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艺术的自律,使音乐摆脱了外在功利目的束缚,也肯定了音乐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与汉末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一脉相承,以机械唯物论和实证论来衡量音乐艺术,否定了艺术的情感蕴含,否定了艺术夸张和想象的价值,同时也消解了艺术的神性光晕。嵇康否定艺术情感内涵的目的在于否定艺术与天地神人感通的神秘维度,进而消解统治者对艺术神秘作用的利用,但天人感应的艺术观念依然存在于嵇康及其同时代人的作品中,这意味着"声无哀乐论"并不能在艺术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神秘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感知和体验。嵇康对艺术神秘性的极端否定具有矫枉过正的敝端。与其说"声无哀乐论"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音乐思想,不如说它是嵇康反叛名教政治态度的一种极端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声”和“哀乐”之间的名实问题是作者表达观点的根本角度,也是“秦客”和“东野主人”争论的核心:“东野主人”认为“声”“和哀乐”之间只是名和实的关系,有对应但不是一回事;“秦客”则抓住二者的对应性,强调其一体性。  相似文献   

3.
嵇康的音乐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文章<声无哀乐论>里,他认为音乐是属于外界的客观事物,哀乐是属于内心的主观感情,就是说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声音只有快、慢、高、低的变化与和声的协调,人们听到音乐之所以发生丰富的情感变化也就是人们的哀乐,只是人们内在的情感变化与音乐并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声无哀乐论》看似是专论音乐的文献,但它也反映了嵇康的政治思想。通过强调声音的"自然性",嵇康为音乐的独立性寻求到了依据。通过批判《乐记》所确立的乐论传统,嵇康揭示了"音乐政治一体"背后的政治隐秘。虽有老庄哲学作为背景,但嵇康绝非出世之人,他更是一个政治思想家。重新审视嵇康思想,对了解传统文人和政治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文献,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学研究的两个高峰。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二者是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认为《声无哀乐论》是对《乐记》理论的颠覆。本文通过比较,论证二者分别揭示了音乐不同层面上的本质规律,《声无哀乐论》没有对《乐记》形成正面冲击,是对《乐记》的发展和补充,二者是并立互补的。  相似文献   

6.
《声无哀乐论》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美学著作因其音乐本体论与功能论貌似矛盾的论述,研究向来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本文将针对学术界对《声无哀乐论》的本体论与功能论研究作一述评,以阐明嵇康对音乐本体的真善美综合的规定,并指出,嵇康批判名教要求越名教而任自然,将音乐几乎归于自然,是与阿多诺批判启蒙理性要求艺术不模仿自然,寻求艺术救赎的主张是同样积极和振聋发聩的。  相似文献   

7.
从嵇康《声无哀乐论》看音乐审美主体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论著,嵇康的音乐审美思想是一种关于审美主体差异性的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的自然观念和对于人的自由意识在音乐审美理论领域的具体落实和运用,并孕育出了重视和弘扬审美主体能动作用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我国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声无哀乐论》中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音乐与情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的分析论述,结合我国音乐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了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与创作者的情感无关,并否定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却对音乐形式表现出高度的关注,不少学者批评这种观念带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但事实上,《声无哀乐论》包含着"审美的普遍性"、"审美的纯粹性"等深刻思想,体现出高度自觉的审美意识。《声无哀乐论》的"形式美"音乐观并非重形式轻内容的"形式主义",而是魏晋玄学与美学思想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0.
嵇康《声无哀乐论》不但是音乐的,而且是哲学的,隐含了嵇康对生命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与价值认同,代表了魏晋士人探索主体性价值的成就。其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性认识的新的理论趣味,既奠定了嵇康音乐新解的历史价值,也建构起他所主张的个性自由和逍遥的理想"音乐"人格。  相似文献   

11.
鲁迅和嵇康:越文化人格的同源性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嵇康是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化人物,但由于相同的文化传统--越文化的浸染,使他们在精神品格、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等方面表现出许多趋同性;究其原因,乃区域环境中固有的文化思想精髓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民间的积淀影响产生作用.鲁迅对先哲的有意追摹,使其得以承续先贤又超越先贤,成为现代中国最卓著的反封建反传统的思想革命的斗士.  相似文献   

12.
魏末阮籍、嵇康处于全身远害的忧患心理状态之下,在诗歌中大量抒发了渴望隐逸的思想感情,因此,表现出由忧患避世到企慕隐逸的思想发展轨迹。但由于他们企慕隐逸此时只是存在于思想层面,诗人并未真正归隐山林,因此以隐逸缘由叙述与希企隐逸的志向表述为主要结构模式,由于性格、观念的不同,他们的隐逸诗中意象、情感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嵇康玄学落实了“自然”一语的生命内涵 ,在此基础上 ,他论证音声之和来自生生之气的和谐 ,也表征着生生之气的和谐 ,音乐境界是和心与和气交相映发的体验之境 ,在和气为天和 ,在和心为至乐。嵇康关于音乐之体和音乐境界的辨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论乐模式 ,这是对传统儒家乐论的反拨 ,反映出魏晋玄学思辩对于发展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嵇康是多才多艺的美男子,竹林七贤中的真名土。他尚奇任快,刚肠嫉恶,始终不买司马氏的账。本文从科康走出竹林,投身批判王甫(司马昭的妻父)的太学辩论活动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嵇康与司马氏集团的斗争历程。文章还探讨了《嵇康集》的传播源流。《嵇康集》十五卷录一卷,历经一千二百余年,到明代中叶仅存八卷左右,明人重组号称十卷。其中,吴宽(1435-1504)丛书堂抄本一部,源出来本,为世所重。周树人录辑校,历十余年始成,1956年影印出版,堪称当今之善本。  相似文献   

15.
《广陵散》为嵇康所作得到了历代的公认。王德埙《琴曲〈广陵散〉流变初考》及其续文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观点作了论证。近有袁家浚撰文质疑。王德埙的文章从“常识错误 ,不便原谅”、“以偏概全 ,难以服人”、“尽信书 ,不如无书”三方面作了反批评。即主张以中古琴界所理解的“清”来释“清散” ;指出《太平引》之例为孤证。孤证不立 ,乃史学常识 ;所谓《广陵散》为“清商之散”之说 ,纯系缺乏常识所致的笑话 ;袁文对王德埙的后续成果一无所知 ,如业已通过对《广陵散》作谱系鉴别 ,在古谱统计学的基础上找到了嵇康作曲的直接证据。三国时代部分典籍有时忌之局限 ,其撰述简略 ,犯不着“百思不得其解”。嵇康为曹操的重孙女婿 ,官拜中散大夫 ,故有“忠君”思想。释“非汤武而薄周孔” ;关于《文士传》误传的《太平引》一例 ,已为信史《晋书》舍弃 ,成为史学“垃圾”。  相似文献   

16.
曾宪文系晚晴民初的辽宁诗人,为辽北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一生仕途多舛,在担任银冈书院校董期间是否曾假公济私亦有争议,因而其诗集《浮生梦记》长期以来并未未引起足够重视,但解读《浮生梦记》是了解曾宪文及近代辽宁文学的必要一环,应当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从地域文化角度解读鲁迅的文学创作 ,解读鲁迅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是鲁迅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简述了鲁迅故乡的吴越文化特征 ,分析了鲁迅对浙东越文化的感悟、认同 ,及其在现代文化思想启迪下对吴越文化传统的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流浪作家,艾芜以自己的流浪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南行记>.本文以作家创作为基点,围绕作品的分析解读,探讨作家流浪作品的主题旨趣与审美追求,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视野中解读艾芜的流浪作品.  相似文献   

19.
人们通常将嵇康诗之"清峻",理解为"清高"和"峻切"两个相对立的美学概念的混合,所以常有关于嵇康诗是清高还是峻切的争论.但是刘勰、钟嵘所说的"清峻",就诗风而言主要是"清高"的意思.验之于作品,嵇诗主要表现为形象的清超和意境的清空.嵇诗之清峻的独特性,在于作为美学概念的"峻"还有阳刚美的内涵,只有这一点才可与"清"相统一相补充.  相似文献   

20.
嵇康美学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学说,蕴涵着朴素但却极为丰富的生态智慧.嵇康美学在具体的言说形态上既有抽象的玄思,也有具体的感悟,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但最终指向都是人之生命的充盈与和谐."和"是嵇康美学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言与行、情与理的全面的生态和谐是嵇康美学的最高追求.对自然的诗意化观照和体验,对主体性和人之本性的彰显,对生命的认同和热爱,对人生和现实的超越,是嵇康美学最富有生态智慧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