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感说略     
通感说略刘蕴璇一通感是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意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出自希腊语Synaesthesia,直译为“感受之共产”,又称之为“通觉”或”联觉”,意思是“共同感觉”。1891年,“联觉”被作为词条收进了美...  相似文献   

2.
朱志荣  许醴 《学术界》2007,(5):300-301
陈育德教授的《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耗费十余年的心血,对艺术通感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以"心统五觉,六根互用"为基点,认为"艺术是向人的全部感觉开放的",突破了将通感界定为五官感觉之间的挪移和沟通的流行看法,并将之区分为"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三种类型,对通感进行了心理结构分析.书中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通感思想资源和艺术实践,在中西融通、综合比较中建构了中国特色的艺术通感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通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种修辞手法构成要素之间的特点和创新方法,认为通感的构成是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作为基础,其方法就是增加组合词语之间的语义跨度,使本体接纳性质上不可能的乙感觉特征,通感思维是异中求同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通感研究回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通感性质的研究、通感的描写研究、通感运作机制的诠释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对以往的通感研究进行梳理,以便于理清以往通感研究关注的重点,从而为通感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资料.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通感的研究历程折射了近年语言学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
艺术表象是艺术感知和传达中的基本信息元素,它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等多种形式,艺术表象在通感发生过程中的转移形式被称为通感表象.它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当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时引起了记忆表象,潜在地发生了想象表象及其转移和联接,在通感过程中表现为通感表象在通感意象作用下的联通和挪移.儿童艺术活动中的表象的生成与转移、抽象过程与成人相比更加清晰,表述更为简洁直白.儿童画是物理表象和情绪表象的混合形式,因而也是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的混合形式,儿童由"表象储存"形式逐渐发展到"表象改编"形式而向"意象"掘进,最后出现"审美意象"而导致通感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正> 通感艺术的运用作为诗歌创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一种以满足审美需要和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它的审美创造力,就在于诗人在情感的追光作用下,沟通各种感觉渠道,将以艺术直觉捕捉到的生活表象熔炼成新颖生动的多感性的审美意象,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开掘诗的思索广度,创造诗歌艺术所独具的美学价值,并且在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上能够充分利用读者的艺术感受潜力,将其引向诗情画意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论通感与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桂兰 《江淮论坛》2003,(2):152-155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拓意义的思维,其主要特征是求异创新、灵活跳跃和批判继承.通感修辞具有丰富的联想、新颖的表述和大胆的突破等特征.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通感不仅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手法,而且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感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 ,在诗歌与散文中运用较多。本文着重对通感描写的性质、心理基础、主要特征与艺术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旨在寻求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东方审美至境——“通感”再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是东方审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从完整的意蕴上说,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而且是东方美学意境的主要立足点和理念归宿。“通感”作为审美实践,在古代中华文化中有十分丰厚的经验积累,但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却不多见。一般观念中认为“通感”主要是感官挪移、假借型的修辞方式是不妥当的,“通感”范畴诚然在知觉表层有时会表现为感官功能的错位效应,但那只是追求混融一体的直觉经验的副产品。在东方哲学境界里,对直透本心的全息经验往往视为最佳心象体验,而将明晰的语言符号表述置于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位置上,因为“言不尽意”的困境确实是存在的。为了突破这一遗憾,先哲们创造了“通感”的表现形态,利用语言符号作为踏板来指代超越符号所指的混成审美体悟,如佛学的“九识论”、道家的“得意忘言论”、禅宗高僧们大量独步象外的诗偈与语录,这一切,岂是视听挪移的传统“通感”观念所能包容的!进入“以心观物”全息境界后的“真意”揭示是打成一片的内省经验,堪称东方美学的理论精髓。所以“通感”的中心应是全息化的整体经验,局部的修辞方式只是相当次要的表现。人类对于圆融心象流的解读和传播努力是人生格局的重要提升,这不仅由古代先哲们的不懈追求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是指语言描写中的“感觉挪移’现象(详1962年第1期《文学评论》)。这是一种修辞格式,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巧,可以造成特殊的文学效果,给人以新鲜感,朦胧美,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属于描写听觉感受的“闹”字,以形容视觉中的感受——红杏花的繁盛,按常理,是说不通的,因为人的感觉分析器的“单项性”决  相似文献   

11.
阐述通感隐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系统的分析作为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异同,认识到通感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人的认知思维方式。通过以诗歌为语料,深入分析通感隐喻在语言表达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心理动词中普遍存在着通感隐喻,通感隐喻可以作为一种构词的方式和理据。通过对心理动词的考察,我们发现各类感官词构成的心理动词数量不等,在数量上未完全体现通感层级分布的规律,这主要体现在嗅觉类感官词上。像其他隐喻一样,"通感式隐喻"也是语言中新词产生、词义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填补了许多词项空缺,扩大了词语的语义范围。  相似文献   

13.
艺术通感,是指艺术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能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从而左右逢源,促进创作。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古今许多优秀艺术家身上,而且各行各业的有心人也往往在其本职工作中感觉到类似的情形。可见,通感的存在,决非某些人故弄玄虚。但是,如何从认识论的角度,并落实到心理活动上,来解释通感的产生和运用,这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 对于朦胧诗的“新”和“奇”,许多人的看法是相似的,原因就在于朦胧诗人的艺术感受敏细,艺术想象丰富,特别是注意运用如通感、象征、意象迭加等各种表现手法。从而使诗更能含蓄、丰富地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物我合一,天地合一,时空合一,给读者留下了再回味、再创造的机会。诚然,朦胧诗人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如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但我们通过大量诗作的验证可以看出:“通感”这种朦胧诗中所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诗论中早有阐述。  相似文献   

15.
岳好平  匡蔷 《云梦学刊》2011,32(5):135-138
通感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方式。运用动力意象图式理论,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隐喻意义构建过程中的后台认知操作,即通感隐喻意义的构建条件、构建方式及其意义构建的最终结果,可以论证在动力意象图式理论框架下通感隐喻意义解读的可行性,并能揭示通感隐喻背后"带镣而舞"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16.
刘坤  唐桂兰 《江淮论坛》2007,(4):140-142
通感是鉴赏艺术品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读意境”,“引起共鸣”,“发挥想象、联想和再创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通感现象在鉴赏美术作品中的巨大魅力,使人们在鉴赏艺术品时获得更丰富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是一种多元的美感概括。 通感之于诗,我国古今均有见用。近年尤甚。这是一种新的诗美学的流势。但因为文艺理论界忽视了对这一艺术手法的规律及其美学价值的探讨,以致一些运用通感手法写的诗,常被人斥之为“朦胧”、“晦涩”、“怪奇”,甚至定为“病句”,故有必要予以具体分析。 通感,在生活中 关于通感现象,应该说人们早已注意到了。 北宋词人宋祁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为人称道。清人李渔却不以为然。他在《窥词管见》中说:“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闹’宁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针对李氏的观点,时人方中通曾予以反驳:“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红耳。诗词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但,什么是诗的“理外之理”?方中通也未讲出个所以然。  相似文献   

18.
通感的工作机制主要指通感的形成过程.即表达者将外界感知信息加工成性线语言流的工作过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讲,就是表达者对感知信息的编码、操作进而制作成语言文本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有亮 《社会科学》2007,(6):185-189
人体感觉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整体性的动力结构系统,而视觉正是这一系统进行运作的"特殊中介".视觉具有工具性特征,其它知觉都须借助视觉意象的参与,才能确立起自己的感觉形象;视觉还具有主动选择功能,这就使任何感觉都具有了某种倾向性.这即是"视觉意象"在诸种感觉活动中所起的特殊作用."通感"的发生,终究是诸种感官活动在某种特定情态下,向视觉这一最重要、最能接近事物本质联系的感觉形态转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李勇 《社会科学》2007,(1):177-184
就其内在精神言之,通感有一种向“哲”的精神,一种对于宇宙人生深层“真实”透视和关怀的冲动。这种哲学向度使得通感突破了研究者的修辞学和心理学防线而接通哲学的求“真”精神或“哲”性品质。这可以从对中西关于通感的理论史和实践史的梳理中得到证明,还可以从通感的心理学与语言学特征求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