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网站     
有资料说,美国19世纪末开发西部时,很多人跑到西部的加州去淘金,恨不得一锹挖出个“金娃娃”。其中有个老头并不加入淘金行列,而偏要以卖水为生。原来,美国西部多是沙漠荒野,视水如油,淘金者总得要饮水才行。于是,淘金者淘了金,老头也发了财。 这“老头卖水”的事,耐人寻味。时下,中国西部大开发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地许多企业,个人跃跃欲试,总  相似文献   

2.
成功如登梯     
张前 《成才与就业》2013,(20):20-20
19世纪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被证实后,一批批冒险家纷纷向太平洋西岸的圣弗朗西斯科挺进,试图一圆淘金的梦想。随着一拨拨淘金者发了横财的消息不断传出,迈克和史蒂芬终于按捺不住了,他们也先后加入了这个浩浩荡荡的"淘金大部队"。迈克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目标是寻找并开发一个大金矿,并最终成为一位令人仰慕的大富翁。来圣弗朗西斯科之前,迈克就设想了各种各样甜蜜、快乐的前景和无与伦比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3.
清代东北流人诗中有很多反映东北流人社会生活的句子,通过对这些诗句的阐释、分析,勾画出清代东北流人社会生活的全景,认为清代东北流人的社会生活是苦中带甜的,他们有极其困乏的物质生活和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两部分构成了清代东北流人社会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4.
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的悲剧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榆树下的欲望》表现了西方现代人在失去"上帝"这一精神信仰后的惶恐和不安。受物质主义文化影响,他们把追求财富作为一种新的精神寄托,在这种追求中,他们的人性与物质主义产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导致他们人性的丧失,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本身的意义,同时也造成他人的悲剧。欲望本身成为他们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他们失去正常人精神和道德生活的标志。在物质主义造成的复杂矛盾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沦落为物质关系,无论他们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都必然是悲剧性的。奥尼尔通过表现他们在和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时所表现出的悲剧力量,从而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思想:人只要能在绝望的境地里继续抱有希望,他就获得了生命的悲剧美感。  相似文献   

5.
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是人的权利,人追求幸福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天然的正当性,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幸福问题是人所面对的所有问题中的终极问题——是一切目的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也是一切原因最终所导向的目的。探讨幸福问题就是探讨人类的精神出路,这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人们对于幸福的认识即幸福观,却是大相径庭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思想家是人类的‘大脑’,政治家是人类的‘双手’",3 000年来思想家们关于幸福问题的思考,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幸福、认识幸福、创造幸福和把握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人类对幸福的认识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期不久,人们对于幸福问题的探讨还是初步的,认识也比较肤浅;意大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幸福问题的认识已比较深入,且带有强烈的反经院哲学的性质,言辞激烈但不够深刻;欧洲思想革命-启蒙运动时期,人类已比较成熟,对幸福问题的探讨也更深入,不仅讨论什么是幸福,更关注怎样才能幸福;近200年来人们关于幸福问题的讨论已较少关注物质层面的因素,而着重关心意识、观念、精神、制度等对幸福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预示的以消灭私有制、彻底解放生产力,从而建立和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满足实现人类期望的最大幸福的充分条件,是实现人的个人幸福和全人类幸福的必由之途。3 000年"幸福论坛"的主要结论是:人是地球上唯一同时生活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拥有物理空间和思想空间的生物。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生活;人的享受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享受;人的幸福离不开物质,但主要是精神幸福。精神追求是人的幸福之路的唯一正确出口。值此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之际,人的个性张扬而又思想纷扰,人人都在自己的幸福观的支配下为"幸福"而奔忙,但不少人陷入误区、走上歧途。在这种情势下,回头看看人类幸福观的演变过程,听听先哲关于幸福问题的论述和争辩,对于矫治和修正自己的幸福观不无益处。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幸福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而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对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可能的。我们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从五个方面将这种可能性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亚偷情     
随着中国城市暧昧文化的兴起,亚偷情出现。与偷情者不同,亚偷情相关双方发乎情而止于性,类似于婚外密友。亚偷情,发生在中国熟人社会解体之后,发生在中国人对婚姻关系和婚外男女关系的评价出现很大变化之后,发生在各种即时通讯交通工具拉近人与人距离之后——这一系列的社会条件下,潜伏在人内心的情欲很难不被点燃。所以,有一种观点说,现在的社会难的不是偷情,而是能偷情却保持不偷的境界——亚偷情者貌似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们发生的是"无性外遇"。这决不简单地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出轨。在一个崇尚物质而不是精神的时代,和亚偷情分子过多的讨论精神话题,是一种奢侈。■■——_’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人口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不仅仅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更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情有独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追随者。在组织开展老年群体业余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弘扬中国民族音乐,可行、可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9.
精神断想     
这诺大的世界,什么都有.但却不外乎是两个东西.一个是"物质"的东西;一个是"精神"的东西.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东西往往总比只可"感知"、只可"寄托"的"精神"的东西实惠得多.其实,殊不知这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统一体.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神经正常的人,没有哪一个人是只需要"物质"的东西,而不需要"精神"的东西.我们不可否认,物质上的进步、富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飞跃,然而,精神升华的推动力量更能使人们获得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创造世界,美化世界.必须承认,如  相似文献   

10.
我们做古诗的朋友走在一起,很喜欢说说温州老一代人的诗话故事,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个年代有很多"范儿"。在社会公众形象中,他们有气节,有精神,有成就。在个人的生活中,他们有经历,能忍耐,做出了文化人的榜样。特别是在物质生活穷尽的时候,他们生活得非常简单,而精神却富有。  相似文献   

11.
M:你是怎么理解"居住改变生活"这句话?Z: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住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居住直接影响着物质生活的质量;另一个是精神生活,通过居住,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我们的思维模式,最后沉淀为文化。所以居住改变生活,通过住房的改变,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传统生活的一个理想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工作及其部门、单位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绝大多数人 ;必须以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最高和根本利益 ;满足他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的合理需要 ;给他们以人文关怀。需要具有两重性 ,应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 ,满足人的合理需要 ,遏制不合理、不正当需要。人的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是人的内外解放 ,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回归自然的意义--陶渊明和梭罗的自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陶渊明深受魏晋时期玄学的影响而梭罗继承美国超验主义的衣钵,但是他们在扬精神生活抑物质生活层面持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崇尚自然并回归自然是保全并防止人的异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她渴望精神自由却无法摆脱物质享乐。通过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丽莉以死亡逃离了物质社会,换取了精神的纯洁。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丽莉的逃离是必然的,而"精神共和国"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单独存在。丽莉"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尽管辛酸,但其中却蕴含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体现了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自身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种生产活动。三者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协同发展,共创人类历史和文明。人类自身生产是物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原始动力;物质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因素;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内在精神文化力量。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者,生产劳动的主体。劳动也创造了教育,教育的全部作用又集中于人,不断地“再生产”人类,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力。教育就是通过培养人而作用于社会、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三种生产劳动之中。这种作用是巨大的、与日俱增的、永恒的,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共存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宁静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空前热闹起来。那红红火火的边境贸易,使许多中俄商人、百姓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但是,自古淘金多艰险,应运而生的罪犯贪婪凶残的目光瞄向淘金者,他们软骗强夺,杀人越货,使淘金者大受其害,甚至命财两失。当然,象有羊就会有狼一样,有狼就会有猎人。中俄警方联手打击,大刹犯罪气焰,保证了边境贸易正常进行。但是,受害者留下的教训,则可以长久地启迪着众多善良的后来者……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活植根于社会经济生活,并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和发展而变革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延边朝鲜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日益多样化,日益寻求更加丰富的,更加有益的文化生活。于是出现了一些文化生活中新的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8.
奥古斯丁把人的灵魂同身体割裂开来,并且仅仅从内在于灵魂的理性、自由和智慧来说明人所具有的"上帝的形象",所以他最终因为片面强调上帝的子民在精神灵性上的合一性而忽视了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特性与现世生活的多样性。朱熹虽然继承了先秦儒家注重形体和形神统一的传统,却未能认识到精神存在的相对独特性及其与物质存在的差异性,所以他对个体性的认识很容易被"理一"的绝对性所取消。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基本上已经解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由物质需求转到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生产力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价值,其要素构成与内涵本身体现了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文化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本身,并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社会三层关系上对人的主体性建构;文化生产力的载体——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突出以人为本,不仅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且以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认为,人类社会生活过程是四元一体的:即由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生活过程为本源,派生出并决定了社会的政治、观念的上层建筑即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与四大生活过程相对应,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由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组成。而社会结构则是指人类自身生产即"种的繁衍"的天然的家庭体制,与之相对应的个体人的心灵生活以及人为的"市民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可是,这样一个重要概念在以往的哲学教科书中却是受遮蔽的,这样就使得我国现行哲学教科书理论体系表现出严重的"无家性"倾向。在现阶段,惟其归依社会结构理论的立场,才能在四大建设之"宏大叙事"中夯实社会关爱的价值观念,并且在"人的世界"重建的基础上构建人民美好家园,最终实现包括西部社会繁荣景气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