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经济学家和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公共产权下会导致自然资源租金的完全耗尽,因而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但他们的分析是建立在一些严格的假设下的.本文分析表明,当这些假设不能满足时,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孰高孰低,取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性质.一般情况下,两种产权形式下都会偏离社会最优劳动投入量水平并导致社会净福利的损失,私有产权主要表现在资源所有者的剩余(租金)最大化,但它往往可能会侵蚀其他资源和要素的剩余,而公有产权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私有经济在法制健全、执法严格、市场体系完善的现代社会,从利益关系上分析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所有私有经济都带有公有经济的属性。私有经济的存在仅仅是从法律关系上对企业资产的占有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但这种法律关系上的差异却决定了它具有与公有经济不同的治理结构优势。  相似文献   

3.
公有产权经济效率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文献中,自然资源在公有产权下进行配置会导致租金耗尽,因此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但本文的分析指出,这一结论即便不是错误的,起码也是不严密的.因为这一结论依赖许多预设的前提,而这些前提并不具有逻辑意义上和实践意义上的必然性,一旦这些前提发生变化,我们就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私有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但私有经济最大的劣势是它的封闭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私有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从私有私营模式走向私有民间(社会)经营模式.中国加入WTO,引入成熟的市场规范,是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转折,也是中国私有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5.
私有经济在我国存在发展的条件和必然性,决定了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具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不是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私有经济,而是放弃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让私有经济取而代之,那就意味着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实践证明,私有化在中国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6.
刘黎佳  喻阳 《天府新论》2005,(Z1):162-163
在一个逻辑上完整的经济权利中,私有财产权居于最为核心的地位.同时,财产是保障人的生存所必需的,因而它也是其他人权的基础.因此,如何对私有财产权进行保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做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话的形式论述了为什么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采用 ;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介绍了广东、浙江发展私有、个体经济的经验 ,提出了全国进一步发展私有、个体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将公有经济企业家与一般企业家混为一谈,而不加界定,这不仅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企业家及其历史作用,而且也影响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推进。本文围绕这一点,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国企领导人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2.是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环境下,新型公有经济企业家的成长途径。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中提出来的。改革开发以前没有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不但要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而且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于是就出现一个二者是什么关系的问题。目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因而很有必要进行深入讨论。一、历史与现实我国现阶段的私有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习惯上包括这样三个部分:个体工商户,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政P资经济主要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其中的前两种有相当的公有制成份,把它们简单地看成为私有制经济,并不准…  相似文献   

10.
对公有资本代理人不可能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是私有制优越论。不宜把拥有私人资本当作激励的着力点。建构公有资本代理人的激励机制,应当以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关系人格化的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他经济成份并存的公有资本体现的经济关系,规定了对公有资本代理人的行为约束机制和利益关系约束机制,规定了由管理劳动收入、政策性追加收入构成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方式,它们综合构成对公有资本代理人的激励机制。公有制经济关系决定了公有资本代理人承担责任后果的方式和物质基础不同于私人资本所有者。  相似文献   

11.
从市场经济“经济人”与公有制“社会人”的本质看,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确然存在对立的客观性和兼容的困难性。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必然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简单对立起来的做法,思考两者兼容的可能性,并寻求将两者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路径。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探索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两者相互兼容已具有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颖 《晋阳学刊》2009,(5):22-24
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在人学思想方面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人学思想上的心理相容性也许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两者都以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实践性是两者共同的理论目的;群体本位是两者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是两者共同的理论品质;追求和谐是两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今天进一步挖掘两者的共性,既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富的思想,也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经济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形式,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也必然需要发展虚拟经济。如何正确处理它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人本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兴瑞  王志国 《河北学刊》2007,27(4):194-197
人本经济是与以物的增长或利的增加为目的的物本经济相对而言的.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所有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来,人本经济就形成了.但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人本位还是物本位的斗争却经历了长期艰辛的历程.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着人本经济和物本经济两种博弈力量.就社会全体成员和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政府而言,人本经济已成为共识、内在要求和行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文化经济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宇宏 《中州学刊》2003,1(4):163-167
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及交流中存在着两大悖论、两大反文化现象 ,此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作好四个转化 :从“无”到“有” ,从“死”到“活” ,从平面到立体 ,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参与等  相似文献   

16.
在创意经济时代,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以及传媒业引领作用的日益凸显,使整个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创意为灵魂的文化产业、以设计为导向的制造业,不仅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传媒业虽然在文化产业中起着引领作用,但也必须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与档案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 ,档案馆在馆藏信息资源、服务方式、人员素质等方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充分认识档案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确定适应知识经济的档案馆发展战略 :转变观念 ,探索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改变服务方式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网络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论特色经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阎恒 《中州学刊》2001,(5):25-29
特色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优质部分,是以特色要素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能使资源、科技和市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吸引,使优势要素得到放大和扩大,并进而体现区域特色的经济.在以市场作为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的社会里,从效益最大化原则来看,区域经济的成长最终依赖于区域特色,具有效率较丰的区域资源配置应是一种区域特色经济的扩张与互补.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依托区域的优势条件,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开发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并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从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和循环经济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是互补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形式,使后者得以循环;后者是前者的内容,使前者承载更丰富的经济内容。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活动的量化和精确化成为可能,也使循环经济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只有借助网络经济,循环经济系统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和彰显,网络经济对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随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所面临的客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经济环境,将导致人们对现行一系列会计理论的再思考;阐述了新的经济形态冲击着传统的会计制度并促使会计变革与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