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陆九渊在论及"人以宇宙天地为己任"等到问题时,把人视为宇宙天地之主体,具有一种强烈的主体责任意识;他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融为一体,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道德自律作用,进而倡导"收拾精神、自作主宰",铸成理想的君子人格.本文主要从人作为宇宙天地之主体、道德认知体验之主体、道德实践之主体、君子人格之主体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主体观.  相似文献   

2.
人天观,哲学上称“天人之辨”,古人则概括为“天人学”,是研究“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大宇宙”与“小宇宙”相互关系的理论。古希腊人提出人是“小宇宙”的学说,说人是“宇宙的缩影”,或者说人是同“大宇宙”(自然界)极其相似的“小宇宙”。古中国则有“天人学”,亦称自然界为“大宇宙”,那“秉天地之正气”而生之人体即为“小宇宙”或“小天地”,并以“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  相似文献   

3.
董仲舒的宇宙系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仲舒(公元前176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他是西汉时代大思想家。对于他的哲学思想,近年来,学术界颇为重视,也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文章。笔者也想谈谈不成熟的想法,以求教于学术界同行。一、宇宙本原关于宇宙本原问题,董仲舒提出了“元”的概念。他说:“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又说:“《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候之位,五者俱正而化大行。”“元”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在宇宙“正”的顺序中,“元”又是在最前列。这些说明,在董仲舒的心目中,“元”是宇宙的终极本原。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与“中和”精神,对古代诗歌的内容题材、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等皆产生不小的影响。中国古诗中表现出来的“人本”与“中和”精神,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一、“人本”精神对诗歌的影响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种“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在道家和佛家思想中也有所反映。如儒家董仲舒指出,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要“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  相似文献   

5.
存在与境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冯友兰新理学关于存在与境界的思想作了阐发,指出:冯友兰用纯形式的逻辑分析与逻辑构造的方法所推绎出的“真际”本体,在逻辑上先于“实际”的世界,并相应地先于人的存在,这一在人的知行过程之外规定存在的本体论路向,使其未能真正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而其人生境界说则首先定位于人的存在,在“觉解”程度最高的“天地境界”中,人与宇宙大全相合一,从而打通了天道与人道、本体世界与人的存在,建立了本体论与价值观的联系。作为终极意义存在的天道与作为人的存在最高形态的天地境界,都具有不可言说的一面,哲学言其所不可言说,一是使用“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的方法,二是使用“负的方法”即讲形而上学所不能讲;天地境界所涉及的已不仅是“说”的问题,而更多地是“在”的问题,在“转识成智”的智慧之境中主体的存在融合了其境界,而境界又在主体的“在”中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6.
古人对天地奥秘的探讨,按现代科学来分,有的属于宇宙论、天文学,有的则属于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朱熹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没有写成专著。我们将他的这些方面的零散议论,抽出几个问题来加以述评。这几个问题就是宇宙演化论、天地结构论、日月左旋说、日月面面观等四个问题。一、宇宙演进强化论从先秦道家提出“道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一元论的宇宙演化论后,宇宙演化论就成了古代一些思想家关注的问题。《淮南子》对道家的道一元论进行改造,把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一”、“二”、“三”改为“虚霩”、“字宙”、“气”、“天地”。东汉张衡则把道演化成万物的中间环节称为“溟津”、“庞鸿”、“元气”、“天地”。而  相似文献   

7.
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人类占老而永恒的课题。人类的天文观测手段经历了裸眼时期、光学时期、射电时期和全波时期等几个发展期;相应人类宇宙概念的科学演进也经过了裸眼所见的天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里系以及已观测到的150亿光年的天区等几个阶段。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借助裸眼观测比较简单,以为大地是块平面,天穹是个半园球冠,扣在地上,天地毗连连在一起。古希伯莱人、甚至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都持这种“天地毗连”的观点。中国的“盖天论”更是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8.
张载的"民胞物与"论及其现代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载哲学以《易》为出发点,在“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基础上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新伦理体系。在张载看来,人与万物之间有广泛意义上的伦理关系。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人应该将天地万物视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以宏大的气魄、广博的视野来审视宇宙人生。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无疑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夏“和”文化与民族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以家族、家庭为本位,最终形成了“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特色,形成了包含一系列做人说教在内的“人教”文化,“礼教”便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华夏“和”文化即是由“礼教”派生的一种子文化、这种“和”文化表现为一个多维的行为文化系统。 首先,古人为了给人间之和找到一个本体论依据,便把“和”设想为宇宙天地的根本法则,这便构成了“天地之和”。《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春秋繁茂·循天之道》曰:“中者,天下之所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干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 其次,作为“天地之和”必然反映的“人间之和”体现为“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两大形态。“天人之和”是人们在处理与天的关系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原则。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天与人是  相似文献   

10.
性命范畴展开为力命和心性。力命是讲主体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与客体的自然必然性、法则性;人力、人为与天命、命运的关系。船山说:人珍惜人的生命存在,“胥为生矣,举行喙息、高骞深泳之生汇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治万物也;举川涵石韫、敷荣落实之生质而统之于人,人者天地之所以用万物也”[1]。人是天地所以治万物和用万物的根据。若无人,天地何以治?何以用?治万物和用万物是人的特有的能动性,所以人能“参天地”、“赞化育”、“御万物”,强调人的能动性和有为性。(一)力与命的关系船山认为,人的能动性和有为性,可以改…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一篇关于宇宙生成和天地结构的楚国道家遗文。它以“太一”(“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太一”和“岁”为起止,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和各级生成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水”的重要地位和“神明”的作用。但它关于天空形态的看法既与“宣夜说”有关,又与“天圆地方说”有关。  相似文献   

12.
塞尚后期作品有很多“不确定”笔触,这些模糊变幻的话语形式再现了宇宙生命的交融合一,开启了艺术的真实境域。本文从现象学视域分析塞尚的绘画艺术,认为不确定的语言形式表现了宇宙生命“不断流变的”本然状态,折射了画家体验宇宙生命时融入其中的浑然一体境界,说明画家在进行体验的话语转换时,以审美意识超越了“人自限隔宇宙”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大":修辞原型和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作为分布极广的修辞原型,广泛延伸至艺术、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领域,与人的社会活动紧密联系。汉字“大”,是以正面直立于天地间的人的形象,指称天地人的属性。古人对于“大”的认知在天地人这一巨系统中开始和延续:天地与人互为隐喻,古人对宇宙、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审美体认交融会合,通过“大”奇妙地关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合一衍万”的先天象数学、天地万物“本一气”、“一阴一阳之谓道”三个方面论述了邵雍的象数学实际上是宇宙生成论的观点,并阐发了邵雍的“太极”的内容为“恍惚阴阳”,是物质气,而不是通说的“虚无的太极”或“主体精神”,天地万物本源于物质气;揭示了邵雍在卦象中的“一阴一阳”和天地人物之道体现的“一阴一阳”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而这种智慧主要表现为对境遇的时机化体认,可称之为“时”的哲学。不能将《周易》之“时”简单理解为一个线形的时间流,而应理解为一个表征宇宙万物存在方式的全面撑开的境遇。人作为宇宙大化流行中的一种存在,必然也是一种境遇性的存在。天地之“时”的品格为生生不息,人生顺天应时就应自强不息。《周易》对这一充满玄机的宇宙之“时”的探究,正是为了观照人生,以提高人的生存品质,而这也正是《周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主要由“宇宙”和“本心”这两个根本观念构成。宇宙观念反映了陆九渊对于“理”的超时空特性和人的主体精神的无限特性的思考,是其心学体系的基础概念;本心观念侧重于对心、理本来合一的自然自在状态的表述,标志着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江林昌 《学术研究》2005,(10):79-95
大量考古材料说明,太阳昼夜循环观念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根源。“易”、“道”、“太一”等表示宇宙本源的哲学术语实际上都是日出海面而循环运行图像的概括。郭店战国竹简《太一生水》、《老子》甲篇、子弹库战国帛书《宇宙篇》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太阳循环而有天地四时的宇宙观念。由此,中央四方与明堂、太阳崇拜与君权王权的统一、太阳神推步规天与宗教垄断、“东西”称物与“东”、“南”为尊等等政治观、哲学观、文化观,都是太阳循环宇宙观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集技术集成、生存空间和数字媒介于一体,它将带来人、世界及其人与世界的互动中介的变革,形成不同于自然人的“智能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世界和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数字媒介。这些变革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人叙事主体面临“智能人”叙事主体的挑战,现实叙事场域主导的叙事思维面临虚实融生叙事场域主导的叙事思维的挑战,传统叙事媒介主导的叙事方式面临数字叙事媒介主导的叙事方式的挑战。积极主动应对元宇宙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的挑战,构建不同存在样态叙事主体的协同叙事、新叙事思维引导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和数字媒介支持下的沉浸式交互叙事,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化“危”为“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人择原理”初呈端倪时,许多哲学工作者特别是自然辩证法界激动不已。不少同志认为:“人择原理”证明了客体对主体的依赖,这是主体为第一性在现代自然科学上的绝妙印证。他们认为:“人择原理”的主旨是:我们现存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人类存在和选择之故。对“人择原理”的这种主体为第一性的哲学反思成了自然辩证法界的一种时髦。“人择原理”也成了近来的热点议题设置。对“人择原理”的主体性为第一性很少有人提出异议,但是,笔者不敢苟同。我们有必要对“人择原理”进行认真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象法宇宙”,是为了与天地建立起同构对应关系,实现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审美诉求;它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浑然天成;它以“中”为轴,以“和”为审美旨归,致力于实现伦理礼序的和谐;它以木为结构,以门窗为界口,追求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