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别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指谓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各民族普遍交往中形成的。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把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正确、全面地运用于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提出,不仅是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状况深入考察的结果,而且也是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学说的逻辑发展。本文着重阐明马克思“跨越”思想所蕴含的研究“现实历史”的方法论原则,即从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视角来寻找一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发展道路,进而认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跨越”思想从理论向实践的伟大飞跃和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可以看出:(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共同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的历史哲学范畴.(2)世界历史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不仅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且还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3)世界历史发展的“三阶段”与“五阶段”是马克思分别从社会生产和生产方式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世界历史发展过程所进行的不同划分;二者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演化.(4)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欧洲中心论,但他并不否认世界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有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4.
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是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思想。从这种思想出发,马克思将“社会经济形态”设定为一个超验的、超民族的主体,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视为它的进化目标,据此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存在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单线”演进。同时,马克思在看待各民族经验性历史的发展时持“多线论”立场,认为世界各种社会文明分别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历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审视中国发展道路的最高视野,它包含着地域性世界历史与全球性世界历史两个维度.地域性世界历史维度以俄国公社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内蕴着破解中国“从何处来”的思想线索;全球性世界历史维度以欧洲资本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内蕴着破解中国“向何处去”的思想线索.从两大维度的统一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有利于我们在理论根基处防止“左”与“右”两种倾向,在实践根基处把握民族性格与市场经济的有机互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在介绍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年马克思介入世界历史理论之初,世界历史的客观进程和维科、伏尔泰、康德、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构成了其推进该理论的思想前提。正因如此,青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并非空泛的“世界视野”或“全球眼光”,而是包含着丰富的具体理论规范,这些内在密切联系的理论规范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梳理青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进程,把握其从一般性言辞到萌芽到初步形成再到正式确立的3次逻辑跃迁,构成了一种历史性解读路径,从而发现青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以新的方式提出并解决了旧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方法。青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哲学批判的方法,从逻辑分析的理论高度创立唯物史观;中老年马克思主要运用经济学方法,解剖“市民社会”,使唯物史观由理论假设变成了活生生的科学;晚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全球史观方法,从世界历史整体上完善唯物史观,以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为其方法论实质,解构了包括“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在内的民族文化中心论。三种方法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是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时代和社会制度的三重向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如何理解改造世界的主体———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和历史,是我们创造性地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重读马克思的若干经典文本,可以梳理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到“生产方式”其理解范式的推进,从而,理解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其思想相对于“异化劳动”时期的推进以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理论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误解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四种生产方式”说的原意,把它与苏联学术界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五阶段”单线发展论混为一谈,马克思“四种生产方式”说的主旨是揭示人类历史演进的一个网络系统和逻辑序列,以便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的历史源流,并非给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确定一个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社会历史割裂开来,以抽象化的、纯粹的自然界为立脚点,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唯物主义向上的发展。而马克思改变了传统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历史截然二分的前提本身,站在人类社会的立场上,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研究整个世界,从而建构起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把哲学的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了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从而使哲学的主体也发生了彻底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人道主义历史观颠覆了神道史观的“神”和“上帝”观,建构起历史的“人性”观念,但历史本身却被当作是一个“人-→非人-→人”的人性完善或复归之路。唯物史观则将人道主义历史观的“人”和“人性”从抽象的思辨世界“拉回”于“粗糙的物质生活”,把“人”、“人性”都放置于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来解析,结果就发现(借助于费尔巴哈哲学),不是“上帝”和抽象的“人”、“人性”建构着我们的历史,而是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往活动在建构着我们的历史,从而建立起科学解释历史的观念,实现了对人道主义历史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和解决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告诉我们,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历史就不能只从狭小的民族圈子中来演绎,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即要有世界历史眼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并运用于分析当代世界历史的基本走向和发展大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的主题,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在于本国特色,体现了现代化、全球化与民族化、中国化的对立统一,这就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历史科学"和"历史观",更主要是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新世界观的存在方式"以及"前反思状态中的世界观"三个方面把作为"世界观"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清理出来,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15.
神道史观以“神”和“上帝”来解释人和历史,结果形成宗教神学的救赎历史观念;人道主义历史观颠覆了神道史观的“神”和“上帝”观,建构起历史的“人性”观念,但历史本身却被当作是一个“人-→非人-→人”的人性完善或复归之路。唯物史观则将人道主义历史观的“人”和“人性”从抽象的思辨世界“拉回”于“粗糙的物质生活”,把“人”、“人性”都放置于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来解析,结果就发现(借助于费尔巴哈哲学),不是“上帝”和抽象的“人”、“人性”建构着我们的历史,而是现实的人的生产和交往活动在建构着我们现实的历史,从而建立起科学解释历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在产生、发展中的每一次重大思想或理论突破,总是伴随着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它是立足于“世界历史”高度,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全球化视野和方法,分析处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情,总结历史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并经我国二十几年实践被证明为卓有成效的理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的21世纪,邓小平理论将继续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贯穿价值论思想。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体现在其世界观理论中,丰富了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内涵。价值论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使认识具有能动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思想根据。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历史学领域,“苏联体系”公开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最先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创建工作,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苏联世界史体系也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对苏联世界史体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从实践出发理解整个世界,人类社会是它的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史上导致了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0.
探讨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史学的文化存在论基础,阐述了唯物史观与史学在人的文化存在处的交汇。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理解范式的变革,从意识哲学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将人的存在建立在感性的生活世界,并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核心来展示人的生存意义结构和价值根基;而史学作为人文科学,本质上属于意义领地和文化世界。二者对人的存在的理解,都摆脱了“自然科学化”的视野;正是在对人的现实关怀和人之生存的文化视域里,唯物史观与史学具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