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政之举在于人,选人用人是关键。选人用人,标准当先。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选人用人标准。怎么选人用人?党中央要求“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而这一标准和方法的具体化,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靠得住、有本事”。  相似文献   

2.
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很重要的带头人。日本有一位公司的主管,他不仅是一个企业家,他还写过40多本书,一个企业家能够写40多本书,很不简单。他在最后一本书的封面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公司的命运,百分之九十九决定于那个领导人。用中国话讲,这个人就决定了这个机关团体或所有人的命运,这个人是谁呢?当然就是领导。什么是艺术呢?艺术中有技巧,  相似文献   

3.
刘步蟾这个人,在一些近代史的著作中,大都被定为反面人物。对此,不少同志早有怀疑。过去,我在一本小册子里,曾用“奋勇督战”四个字来概括刘步蟾在甲午黄海之战中的实际表现。我们研究历史,要尊重历史事实,这是应有的科学态度。历来否定刘步蟾的理由,主要是两条:一日擅改阵形;二日贪生怕死。其实,这两大罪状都是莫须有的。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我愿意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请从事近代史研究的同志批评指正,并希望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进入这个拥有27人的单位工作了近5年的我,发现其中有3位同事仿佛从没遭受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总是时刻保持精神饱满,生活愉快,身心健康,与为工作为生活所累而精神萎靡、面容憔悴的同事对比鲜明。他们分别是老张、老李和老周。同事称呼他们时虽在前面加个“老”字,其实他们并不老,均四十来岁,这只是昵称而已。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着我,引起了我对他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进入这个拥有27人的单位工作了近5年的我,发现其中有3位同事仿佛从没遭受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总是时刻保持精神饱满,生活愉快,身心健康,与为工作为生活所累而精神萎靡、面容憔悴的同事对比鲜明.他们分别是老张、老李和老周.同事称呼他们时虽在前面加个"老"字,其实他们并不老,均四十来岁,这只是昵称而已.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着我,引起了我对他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十七世纪初期,法国有一位不平凡的公民出生,他就是用其心灵力量渗透、改变他那个世纪和以后世纪社会的──雅克·卢梭。而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同样有一位才华横溢,以其人格力量和叛逆意识彻底粉碎吃人社会的斗士──鲁迅。他们两人都是单枪匹马、孤身一人进行战斗;他们傲视群雄、蔑视社会,让所有与他们战斗的人都胆战心惊;他们都走过了人生短暂的五十几个春秋。然而,卢梭与鲁迅毕竟生活在两种不同的世纪、两个不同的国度和文明中,他们所表露出来的思想和艺术手法也就自然不同了。对他们不同的思想和艺术手法,我们有必要进行探…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去拜访朋友,当我们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东西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各拿着一支烟,穿着很新潮,身上都有刺青.两个人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这让我很感慨.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有“有效期限”.  相似文献   

8.
解读爱情     
爱情可能圆满吗? 有个故事说,上帝之所以让人一半为男,一半为女,就是为了让人一生饱尝缺损、孤单、饥渴的感觉,除非他/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半.找到彼此相属的过程中伴随的欣喜、失落、甜蜜、痛苦与悲欢离合,这些混乱惶惑的情愫就是我们所称的爱情.不过,也许这个故事背后还有一个隐情,人其实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半,也没有那一半.  相似文献   

9.
<正> 人类历史中是“只有一个决定作用”,还是“有两个决定作用”,这个问题兼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应当把它搞清楚。为了解决好这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我们应持这样的态度:一要完整地理解有关的经典论述,避免断章取义;二要从概括最基本的历史事实中来立论,不搞抽象的逻辑推演;三要主动地求同存异,力戒走极端的片面性。我们认为,“只有一个决定作用”和“有两个决定作用”这两种看法,应该统一起来,而且可以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新的科学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于这个新概括,需要用实践和发展的观点来把握。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和基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个思想是邓小平新概括的突出特点。我们知道,社会形态的性质是由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的。由于不同时期这两对矛盾的不同内容,从而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形态或本质。又由于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三个层次中,生产力是最终起决定作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是我们这个每两月举行一次的座谈会的名称,也是这个座谈会长期讨论的题目。这个座谈会从去年二月第一次会议开始,一直按期开会,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参加座谈会的人越来越多,有一些同志是后来才来的,因此我觉得应该占一些时间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个概念作点解释。 我打算用拆字先生的办法,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拆成五段,几个字几个字地来作解释。先解释“战略”这两个字,然后解释“经济社会”四个字和“发展”两个字,再解释“社会主义”四个字和“中国”两个字。我想采用这个办法可以使这个概念讲得更清楚些。  相似文献   

12.
用哲学追求和创造希望--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一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今年10月,高清海先生离开我们即将整整一周年。先生是当代中国卓有建树的哲学家,在此我无法、也不愿意用寥寥数语来全面概括和评价先生的思想,其范围之广、思虑之深,无法用短短一篇文字抵达其际涯。我只想略微阐释贯穿先生长期的哲学跋涉历程中的一个词汇,一个一再被人提及然而却又最容易被人遗忘的词汇:那就是“希望”,并借此来展示先生广阔的人文世界里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以作为对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正如人们经常提到的,高清海先生最富创造性的哲学探索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曾先后经历了对前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反思和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刘开普 《云梦学刊》2009,30(5):21-26
钱穆的大学理念可以用“调适”二字概括。即在“居家”与“作客”之间、在职业和生活之间、在为学与为人之间作一种调适。  相似文献   

14.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简称“两变”),仅仅属于认识论,还是同时也属于唯物论?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科学概括,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科学概括?这是我省较长期以来争鸣和讨论的焦点。为了继续深入争鸣,我想就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与“两变”的关系,以及“两变”是否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诸同志。一、怎样从“哲学就是认识论”和哲学基本问题也是认识论基本问题来理解“两变”兼有认识论和唯物论的意义有的同志划定一条界线:只能从认识论方面来理解“两变”,如果超越于这个范围,看作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概括,这就违背毛泽东同志的原意,造成混乱和荒谬。我们要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同志提出“两变”的原意,既要着重从“两变”哲学思想本身,从《人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个大类。它们中间存在两种空隙:字间空隙和词间空隙。字间空隙就是字和字之间的空隙。这是所有文字必须具备的。任何一种文字体系,在视觉上不可能是不能分解的—个图形或者线条集合,它必须分解成可以  相似文献   

16.
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汪丁丁:我想从两个角度,把这次报告的主题引出来。其实,我们今天的报告是一个跨学科问题。阐释这个问题,仅仅依靠经济学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把它放在整个社会科学的视角上,用一种统一和演化的社会理论来谈我们人类的合作秩序。从演化社会理论谈这个问题,有两个角度可以切入。第一,我们假设,一个外星人突然来到我们地球,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想知道,统治这个星球的动物,即我们人类究竟是怎么回事。作为外星人,他不会去考虑你是怎么行动的,你的动机是什么,或者你行为的背后是什么理论体系。他要把握的其实是最简单、最直观或者最宏观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理论界》2000,(2)
原苏联和东欧的巨变 ,使社会主义进入了令人忧虑的低潮。一切关心社会主义事业命运的人都在问这是为什么?并竭力寻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刘建川、王增杰在《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一文中 ,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社会主义作为思想、制度、运动的统一体 ,有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过程 ,而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正处在这个转变过程之中。社会主义要取得胜利 ,取决于两点 :一是制度选择 ,二是发展模式选择 ,其中发展模式是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关键。在和平环境里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的群众路线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18.
有的人说如今的“红学”,已经成了“曹学”了。按说,研究曹雪芹,就应该名为“曹学”才是。可是“红学”这个词儿,既然已经叫开了,并为世界所公认,大可不必再加改动了。因此,有的学者也常愿把外国研究莎士比亚的“莎学”来和“红学”相提并举。这个并举我看大有好处,可以互相比较,找出他们和时代的关系来。在研讨方法上,还可以交流借鉴。何况,“莎”“曹”两人还有个相通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实质上都是诗人! 据说,现在由南京黄龙副教授提供的笔记中证明当年曹頫曾听欧洲人向他介绍莎士比亚的某些情况,曹頫的儿子因“窃听”而被责打。姑不论这孩子是否就是曹雪芹,但  相似文献   

19.
抛开为功名、为学历的读书不论,我们每个读书人都有一种潜在意识,决定着我们对书的选择——这就是寻找灵魂的对应点。 茫茫书海,你看哪类、看哪本,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选择,即使选择的是同一本书,从中要寻找的东西仍是千差万别。我们要寻找的那些其实正是我们渴望滋润的灵魂,是我们孤独心灵对外界的呼唤。因为人的灵魂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思维寻找与创作,我们在阅读的过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里,“作”与“做”,不仅同音,而且意义上也有某些微妙的联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少人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那么,这两个字究竟有无联系,它们的区别又表现在何处?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谈这两个字的历史渊源和用法,并祈大家指正。一、“作”与“做”的历史渊源“作”字的字形出现较早,它在上古时代的《论语》、《诗经》、《楚辞》等经典著作中已经出现。《说文解字)}中“作”的字形是聪,基本义是“起也”,就是站起来的意思。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作”的意义概括的范围有所扩大,可以分为两个大的义项①:(-)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