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科学建制化以来,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经历了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的演绎。科学家角色由传统的单一“学院科学家”转变为包括学院科学家、产业科学家和政府科学家等多元角色样态的“后学院科学家”。随着科学活动与社会因素的深度交织,不同类型科学家的角色定位面临角色错位与异化、科学场域与社会场域“越界”、角色定位制度保障不健全、公众对科学家角色误读等诸多问题和困境,从促进科学共同体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健全科学家角色协调协作机制、构建具有实践针对性的科学伦理规范体系、推进科学教育和公众参与科技治理等多重维度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根源及应对之策,对促进“后学院科学家”发挥角色功能、优化科技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造成中西方杰出科学家行政任职差异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背景、科学建制化路径、科学家个人心理动机三个方面。中国杰出科学家过多地担任行政职务会对中国科学建制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造成中国科技人才资源的浪费、扰乱中国科学建制的运行机制、增加中国科学家角色失范的可能性以及阻碍中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与社会贤达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当科学家以其专业成就获得较高的社会声望,成为社会贤达之后,常常容易发生两种解色之间游走的情形,亦即功能倒错.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能从科学家转变为社会贤达的.  相似文献   

4.
自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不同流派都提倡在阅读小说和判断其中人物角色时应采取开放性态度.本文采取新批评的角度,对简·爱和瑞贝卡·夏普两个角色进行了比较分析,概括了维多利亚时代家庭女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从孤儿身份、家庭教师职业和摆脱职业桎梏的斗争等),通过比较两位不屈不挠的家庭女教师作为主流社会边缘人群的代表,展现其何以能够积极地改变其社会地位的努力和抗争.  相似文献   

5.
建构儒家角色理论——以竞小康致大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角色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的相关性、实用性及其贡献.讲解比较了古代儒家角色理念与戴维斯角色理论的历史、概念、哲学观及技术应用,以便促进社会工作者有效运用东西方理论.比较东西方角色理论的历史观念,西方理论主要是指角色理论,东方理论包括阴阳说、五行理论以及易经--古代华人的世界观.历史溯源的比较涵盖儒家角色理论,戴维斯角色理论.角色理论的基础方面,比较了东西方学者的观点.作者分析论语的内容,将其作为新儒家角色理论的依据,提到儒家角色的观念与实践在历史中如何被统治者曲解误用.近期的文献考察证明儒家角色理论仍存在于各不相同的华人社区中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及在美华人.作者根据当前的现实状况提出新八伦理论为当代新儒家角色理论的基础,研讨了它的优缺点.结论指出该理论可被应用于全球性社会工作的教育和实践中,以竞小康致礼运大同.  相似文献   

6.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使科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既特殊又普遍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不仅表现在科学家应为社会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技术层面的强大的动力支持,而且同时还应当在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承担起引导和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从小接受西方式教育,深受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对于教育问题,他从自己当学生、教师及科学家的经历中感悟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见解。钱学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注重传授科学方法,倡导技术科学思想。他晚年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了大成智慧教育。作者运用逻辑推理、案例分析、求异比较等研究方法,剖析西方科学文化与钱学森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后者的核心理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是以科学研究为社会职业的角色,必须履行科学家的道德义务。献身真理、造福人类是科学家道德义务的核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家的道德义务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如何?道德义务的判断和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界定选择”在义务冲突中的作用?本文就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辛克莱·刘易斯《阿罗史密斯》中科学家纯洁的爱情、真诚的友谊及社会机构与科学家之间理想的合作观进行了分析。长期以来,西方学界主要聚焦于刘易斯小说对美国医学社会的讽刺批判这一伦理层面,对该小说中美国文化精神肯定一面的探讨,无疑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刘易斯这位文化反叛者的叙事伦理态度,也有助于从刘易斯小说中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的民族文化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0.
借助职业社会学中榜样角色的概念,探讨杰出科学家角色能否成为科学精神的载体,从而影响青少年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看法.研究发现,良好的科学家榜样角色是示范和激励青少年认同科学、对科学感兴趣和形成青少年对科学家职业认同的重要教育方法.心中有榜样角色的青少年更相信科学的重要性,更认同科学家职业.因此,媒体对科学家榜样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借助职业社会学中榜样角色的概念,探讨杰出科学家角色能否成为科学精神的载体,从而影响青少年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看法.研究发现,良好的科学家榜样角色是示范和激励青少年认同科学、对科学感兴趣和形成青少年对科学家职业认同的重要教育方法.心中有榜样角色的青少年更相信科学的重要性,更认同科学家职业.因此,媒体对科学家榜样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英汉互译在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因为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使得两种语言拥有各自的文化特色,所以在英汉互译的内容上存在很多不同。因此语言翻译的成功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中西方社会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本文将通过对英汉互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比较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差异,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尽量消除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权利与义务是法学理论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权利和义务哪个是本位的问题,在中国和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文章通过对古代中国和西方社会公民法律角色的比较研究,指出中国义务本位法的形成与血缘关系、家族宗法制度以及特有的“礼”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西方社会城邦政治的确立、法律的发达和人本主义的兴起对西方社会权利本位法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权利本位法和义务本位法互为条件,辩证统一。中国当代社会应以权利法为本位,以义务法为补充,以趋早日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法治思想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之所以难以如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法治进程,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其原因在于中西方法治观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社会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等是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社会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中外学者对礼貌问题的研究进程,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社会礼貌原则的差异,揭示了中西方礼貌原则及策略差异的本质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东欧各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的定位,第二部分分析了西欧、美日等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的定位,第三部分综合二者的利弊,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定位。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东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采取的两种不同的道路,综合分析,比较择优,吸取二者之长,剔除二者之短,寻找到有独具特色的中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7.
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医生角色不时地作为一种承担特殊社会意义和负载作家审美理想的独特形象进入文学的视野.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和文学语境的变迁,文学作品中的“医者”形象与内涵亦不断演变.以“医者”形象变迁这一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相关文本,研究西方文学不同时期作品中“医者”形象所呈现的不同面貌——从《圣经》神话中医治一切的上帝到现代派作品中接受过医学教育并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医生,西方文学经典中的“医者”形象经历了去神性化的过程.同时指出,不同时期的“医者”形象又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医学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作家对医生角色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中西方社会构成的历史差异出发,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阐述了中西方服饰的差异.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人文思想的不同决定中西方服饰的种种不同,然而中西方文化不断的发展与融合,体现了二十一世纪未来服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研究的国家目标化时代,科学家的个人自由应该是一种责任自由。责任自由是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的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的统一,其中,内在自由即科学家角色责任的实现是责任自由实现的根本。科学家角色责任的实现具体体现在认识论、道德论和政治论三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20.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后,从女权到女性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从女性的社会政治、地位、个人价值追求、历史与现实等方面进行考察,对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